老地名与古诗词文化联系初探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雍玉国 发布时间:2017-10-13 阅读:1167 次
2007年12月,南京老地名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历经几番周折后,终于纳入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此,南京老地名的保护与传承弘扬进入了非遗时代,至今已经十年。
虽然2008年8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运用非遗思路和通过申报和纳入非遗来推动开展地名文化工作的城市或地区,只有南京一城。值得欣慰的是上级有关部门和相当部分的专家赞同支持南京的探索,南京老地名纳入非遗十周年文化系列活动就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举行的。
2015年,我们在组织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书画展时,再次深切的感受到老地名与古诗词的文化联系十分紧密,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工作构想。老地名与古诗词这两种中华文化的表达和流传方式之间有怎样的文化联系?对地名文化工作有怎样的启示?正是我们想要探讨的。在地名文化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对此问题逐渐形成一些认识,当然还是初浅的,提出来供大家研究讨论。
一、老地名是古诗词的重要创作源泉
古诗词的创作源泉的丰富多样的。老地名作为古诗词的重要创作源泉主要是指老地名所指代的物体及其文化给古诗词作者以灵感和启迪,激发了古代诗人的创作热情,从而留下不朽诗篇。当由于历史久远或战争损毁等原因,当原有物体不复存在的时候,老地名则成为当地人指代原有物体所在区域的地区名称,突显其指位性和独特的历史性。而只剩下老地名的原物体区域,留给诗人的怀念却是一片没有实物框架束缚的、任凭诗人依据自己的阅历理解的无限想像空间。南京六朝繁华的老地名在唐诗中体现的场景,往往是作者运用上述第二种思维方式创作的结果。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人在凤凰台上遙想当年“凤凰台上凤凰游和吴宫花草及晋代衣冠”,艺术的瑕想“凤去台空江自流”;三国吴国宫殿内花草枯萎后的“埋幽径”;东晋时代的豪门贵族们现已“成古丘”。
试想,如果连凤凰台这个老地名都已不复存在,诗人无法面对故地,恐怕要诗兴大减,甚至会导致难以创作。因此,我们说,老地名是古诗词的重要创作源泉,也是古代诗人怀古思悠的索引与路径。
二、古诗词是老地名流传的重要载体
地名的突出特点是其指位性,也正是这种指位性、实用性使地名的流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局限性,过去人们去外地问路都问当地人就是这个道理。而诗词不同,在中国这个古代诗风盛行的国度,一首优美的诗词可以不同方式流传甚广,或成为传世之作。老地名则乘着诗词的翅膀飞向远方、广为流传。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从地名角度上讲,乌衣巷本为当时驻军乌衣营旁的一条巷子,朱雀桥则是城南朱雀门外的一座桥梁,具有明确的指位性和局限性。但因为有了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首诗,通过对朱雀桥和乌衣巷一带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写出了历史的变迁和豪门的兴衰。这种背景宏大并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主题选择,写实比喻与冷嘲热讽兼于一体诗词风格,使这首诗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这首诗的千古传诵也使乌衣巷和朱雀桥特别是乌衣巷这个地名同样的流传千古、广为人知。至今到夫子庙的许多外地游客都想去看看乌衣巷。乌衣巷也成为南京十佳老地名之一,也是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可以说乌衣巷这个老地名真是墙里墙外一样香。
由此可见,诗词特别是古代的名家名诗对老地名的千古流传功不可没。
三、古诗词是当代地名命名的重要词源
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地名命名数量大、类型多,命名的文化资源直接关系到命名的质量。古诗词成为各地的地名专家命名时的重要采词来源。地名命名的实践证明,以古诗词中的名诗名句的通用词进行的命名最易为广大市民所喜爱,即使地理位置上有瑕疵,也能予以包容接受。如,南京的白鹭洲公园,此地原为私家花园,民国时改为公园,并命名为白鹭洲公园。外地文化人自然想到此领略“两水中分白鹭洲”的诗意画境,但却往往失意而归,没有深究者还不得其解。据初步考证,李白笔下的古白鹭洲因长江水面北移,古白鹭洲与江岸早已连成一片。即在今建邺区江东中路一带,雨花台区地名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有趣的是古白鹭洲消亡后,约在明清时,附近长江内逐渐冒出一个新的沙洲,即是今日之江心洲。据江心洲街道办事处地名工作者介绍,每当下大雨长江涨水时,站在江心洲洲头,就能看到长江之水迎面滚滚而来,在洲头来水方向明显地有一道白色的延升水线,而且水大雨急时白色的水线更加明显,越加呈现出“两水中分白鹭洲”的诗意景观。
总之,利用古诗词中名篇名句的通用词汇进行地名命名,是广大市民喜爱的,也是地名专家的通常做法。古诗词特别是名家的古诗词是当代地名工作者地名命名的重要的词源。
四、老地名的传承弘扬需要新作为
保护老地名就是保护我们的回家之路,传承老地名就是传承我们的文化血脉,弘扬老地名就是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复兴的时候,地名文化应该紧紧跟上并有所作为。从地名实际工作的角度来看老地名与古诗词文化研究的意义,今后可主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发挥诗词专家在地名命名中的作用。要在地名命名工作中,特别是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的命名上,认真听取诗词专家的意见,力求创造出更多的广大市民喜爱的充分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新地名。
二是启迪人们对老地名与古诗词文化联系的认识。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古诗词的分布状况,选择一批非遗老地名,作为新编古诗词的目录。在介绍老地名的来历、含义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按时间顺序,把历代诗人歌颂老地名的诗篇集合起来,增强人们对老地名诗意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和重温古人对老地名的赞美,加深对老地名文化的认知,加强老地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是创作新诗词赞美老地名。老地名的昨天是值得赞美的,老地名的今天更应称颂。可采取地名协会与诗词学会联合协作的办法,开展南京非遗老地名新诗创作有奖竞赛活动。为喜爱诗词的年青人搭建一个平台、创造一次展现的机会,也为非遗老地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助力和增趣。
老地名与古诗词的文化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它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探讨正确认识其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指导地名文化和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是我们开展老地名与古诗词研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