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16069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吕卓民:西安亟需加强地名保护 保留古村落地名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4-12 阅读:870 次

来源:新浪网

西北大学教授吕卓民。

西部网讯(记者 李媛)“西安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把很多的村名都没有保留下来,新建小区有的还取了洋名。这些地名如果不加强保留的话,西安与其他城市就没什么区别了。”西北大学教授吕卓民近日在接受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的城中村大多是历史沿袭的反映,体现着文化传承,如果不加强保护,历史遗留将不复存在。

未征得村民同意 开发商将回迁小区改名

“‘金花落’这个名字已经沿用上千年了,是一段历史的传承,也承载着我们的美好回忆。现在没经我们同意就把村名改了,一段历史也被抹掉了。我们强烈要求把名字改回来!”早在2014年,西安市东二环附近金花落村完成城中村改造,村民回迁到金花落村原址,但“金花落”这个名字却成为历史,原址上建造的小区被命名为“紫落澜庭”,为此,69户村民希望通过诉讼讨回原有的村名。

据村民回忆,传说金花落与唐皇选秀有关,是八方秀女训练与居住之所,秀女一旦被选中,可成嫔妃,犹如金花一般,故名金花落,这在碑林历史博物馆有关古代长安地图中都有记载。另外,传说金花落是个菊花盛开的地方,花开时一片金黄,皇上见此龙颜大悦,遂命在此建造宫殿,赐名‘金花落’。”

据历史专家考证,金花落是唐朝玄宗开元年间修的,天宝年间重新扩大,里面有殿、楼、阁、亭等二三十所,是唐兴庆宫建筑群中的一个,当时确实是皇帝选秀时,一些秀女暂时居住的地方,属于皇家建筑群。

然而,最终因为新建小区已经通过审批,没法更改,“金花落”随之消失。“这样的情况在西安来说不止一例,许多村庄都是历史地名的反映,代表着这片土地曾经的历史痕迹。”吕卓民告诉记者,如果不加以保护,西安的地名文化跟其他城市将没有区别。

在新增城市干道上 尽量保护和传承有价值地名

吕卓民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增地名较多,变化比较大的是,城镇数量和范围在增加,街办县城和新建小区数量也在增加,而以乡为单元的地名数量在减少。“地域人文情况改变了,我们现在正在补充登记新增地名,就是与时俱进。”吕卓民说,让他最为担忧的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尽量保持传承有价值有历史底蕴的地名,不管村庄是否拆迁,也应该在有条件情况下对地名进行保护。

西安城周边的村落,往往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既是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又与西安古都文明相联系,共同成为西安地域深厚文化底蕴的见证。因此,在西安城区拓展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重视地名、村名保护和区域历史文脉的传承无疑是一件大事。

在吕卓民看来,现在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西北大学桃园小区附近的怀德路的名字,就是根据唐长安城怀德坊的历史记载来命名的。“这条路开始没有名字,后来叫了怀德路就非常好,以后的孩子们在认识地名的过程中了解这段历史,非常有意义。”

西安地铁一号线穿越古城墙玉祥门后沿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至朝阳门里,穿越古城墙朝阳门后,沿长乐路东行,跨浐河后沿纺北路至终点纺织城车站。19个站点由东至西依次为纺织城、半坡、浐河、长乐坡、万寿路、通化门、康复路、朝阳门、五路口、北大街、洒金桥、玉祥门、劳动路、开远门、汉城路、枣园、氵皂河、三桥和后卫寨。“我认为这些地名起的就比较好,保留了沿线的历史地名,不管是西安市民还是游客在乘坐地铁时,都能感受到西安的古朴和文化底蕴。”吕卓民建议,在未来的地名命名中,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考虑该地的历史文化遗留,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地名。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