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3364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给您说说天津市老地名的由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6-08 阅读:1080 次

来源:今日头条

    每个城市的地名都有很多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天津市也不例外。尤其与唐太 宗李世民东征有关的地名就有不少,如河西区的挂甲寺和蓟县、宝坻区一些地名。 与李世民有关的地名 据民间传说,蓟县地名中的“擂鼓台”是李世民东征时筑台擂鼓点将之处;“东二 营”、“西二营”是李世民东征时,驻扎兵马的两个营盘;“大安宅”、“小安宅” 是李世民曾于此安营扎寨,初名大、小安寨,后改今名;“验甲宫”是李世民东征 途中晾甲的地方; “邦均镇”原名“商君店”,因传说战国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 后唐太宗东征至此,因地名谐音“伤军”犯忌,故改名“邦军店”,后民间演化为 “邦均镇”;“马伸桥”是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地,御马劳乏伸腰,故村名马伸腰, 后演化为马伸桥。 据民间传说,宝坻区石桥镇有两个相邻的村子——大小“黑豆窝”,传说当地 盛产黑豆,唐王征东回师路过此处时曾用黑豆喂马,故名黑豆窝。石桥镇还有一个 叫“歇马台”的村落,传说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地高台歇马,故名。“帐房衢”是 李世民东征途中设帐房之处。 与宋辽时期有关的地名 历史上,宋朝和辽国相隔大清河、拒马河南北对峙,辽国曾多次越过界河与宋 军杨延昭部激战。今静海县与河北省交界一带,就是两军驰骋交战之处。传说静海 县南部的古城洼(今子牙河与南运河之间的堤外洼地)一带,就是杨延昭军队的大营。 其辕门就设在古城洼的北部, 后形成村落初名 “辕门口” 元朝时更名为 , “元蒙口” 。 为侦察搜集辽军情报,杨延昭派出两个侦察机构,一处设在辕门以北,后形成聚落 初名“探马庄”,后演化为今名“谭庄子”。另一处设在辕门以西的寺庙内,由杨 五郎弟子(僧人)刺探敌情,人称“禅房”。后形成聚落,现为“东禅房”、“当禅 房”、“西禅房”三个村落。 静海县子牙镇所在地名“王二庄”,原名“望儿庄”,传说每当杨延昭临阵与 辽兵交战,其母佘太君常于此眺望观战,故名。距王二庄一里多远有“宗保村”, 传说是杨延昭之子杨宗保领兵驻扎之处。附近还有“孟庄子”和“焦庄子”,传说 是杨延昭部将孟良、焦赞的驻地。宁河县“潘庄”,因是宋将潘仁美的封地而得名。 据民间传说,武清区“牛镇”是杨六郎当年抵御辽兵大摆牤牛阵的地方。最具浪漫

给您说说天津市老地名的由来

色彩的地名是宝坻区的“南仁浮”,相传杨六郎在此与大刀王怀女交战被俘,在王 的威逼下杨被迫与王怀女成婚,故名“男人服”,后演化为今名。 作为宋辽战争的另一方,关于辽国和萧太后的故事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反映。宝 坻区有“打扮庄”,相传辽国萧太后督军南下,与宋兵交战,曾在此筑梳妆楼,梳 洗打扮,故名。宝坻区大口屯镇绣针河东岸有毗邻两村——大小“绣针口”,相传 辽代建村,绣针河当时为萧太后的运粮河,此处为巡查护卫运粮河的哨口,故名。 另外,武清区有黄花店乡,始建于辽代会同年间,据《东安县志》载:“省抑 宫在安次南, 辽会同中建。 以禁嫔妃之有犯者。 元时屡迁废后于其地。 今属武清县, 俗名皇后店。”此地原属安次县,明初划入武清县。今称“黄花店”,系由“皇后 店”谐音演化而来。与之对应的地名是泗村店乡的“太子务”,辽代成村。传说辽 太子曾前往皇后店(软禁失宠遭贬后妃的冷宫), 探视被罢黜的母亲, 途中在此留宿, 故村落得名太子府,后演化为太子务。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