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1092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不可磨灭的记忆 难以割舍的情怀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1-02 阅读:1424 次

 ——谈谈南京“老地名”

薛 光

 

近来,南京的《金陵晚报》系列登载了关于“拯救南京老地名”的报道,称15年来有180多条“老地名”从地图上消失;从2001年以来,新地名则以每年200条左右直线递增。紧接着,又适时将主题转移到开展评选“南京十大遗憾消失地名”的活动上来。由于关系老百姓身边的事,引起不少市民极大关注,产生了热烈反响,很多地名爱好者积极参与,提供线索,许多有历史意义的“老地名”的信息和史料纷纷见诸报端。此事不说则已,一说才发现,南京的“老地名”竟牵扯着那么多人的千千情结。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发掘南京的历史文化确是一件意义非凡和不可多得的好事,特别对于城市地名管理部门今后如何加强地名的规范化、有序化管理和提高广大市民的标准地名意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作为一名在南京土生土长了56年的“老南京”和从事全省地名工作25年的“老地名”,为此思绪如潮,百味顿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欲直抒胸臆、坦诚己见。

一、“老地名”是了解南京历史的窗口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地名是反映社会历史的“古化石”、“活化石”,这个观点言之有理、恰如其分。在南京,如留有京都印记的地名有“朝天宫西街”、“金銮巷”、“御道街”、“午朝门”、“明故宫路”、“五龙桥”、“天王府”、“吏部街”、“司衙口”等;留有科举痕迹的地名有“国子监”、“贡院”、“上江考棚”、“下江考棚”、“焦状元巷”、“秦状元巷”、“沈举人巷”、“三元巷”(明代尹凤武,武艺高强,应试武科,三试皆夺魁,人称连中三元,住所之地故名“三元巷”)等;留有佛教影响的地名有“毗芦寺”、“大报恩寺塔”(已废)、“鸡鸣寺路”、“晏公庙”(路)、“观音里”(巷)、“归云堂”(巷)、“长生祠”(巷)、“圆通庵”(自然村)、“大悲巷”、“慈悲社”(巷)、“进香河路”等……。南京历史上已经消失废弃的和现在仍在使用的许多“老地名”,包括路街巷名称、居民点名称、桥梁名称、广场名称、区片名称(如“大行宫”等)大多是早年平民百姓有意识或无意识称呼出来的,所谓习惯成自然,是那个年代人们约定俗成的产物。

倘若那些历经风雨沧桑的“老地名”全部保留至今,确能唤起人们对那段事件、人物、踪迹、市井等古风遗俗的翩翩联想,油然产生怀古之情,升腾起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可谓“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如晚报中曾提及的“朱雀桥”、“邀笛步”、“凤凰台”、“古禅灵渡”、“唱经楼”、“堂子街”等和晚报中没有提到的“黄天荡”(位于栖霞区一带江面,是南宋韩世忠大战金兵之处)、“洪武路”、“文昌书院”、“马府街”、“冶山道院”、“望仙桥”、“白虎桥”、“半边营”、“花露冈”、“柳树湾”等无一不是如此(由于字数原因,不便对它们的来历、含义展开叙述)。可以说,每一条“老地名”都包含一个小小的动人故事或民俗史实,都是当年历史文化的缩影和写照,短短几个字的信息量,足以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勾起对南京那段沧海桑田的追思。从不能割断历史这个角度看,任何“老地名”都是历史的积淀和凝固的记忆,都有保留的价值和凭证的作用,因为在它们“身”上可以折射出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印痕和鲜明浓郁的时代特征。

二、部分“老地名”消失的原因

报道中,部分市民对一些“老地名”消失后的怀古念旧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市民叹息说,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太多刻满历史痕迹的“老地名”,它们的逐渐消失,会不会成为一个永久的遗憾?有的读者惊讶说,许多消失的“老地名”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画龙点睛”(“安乐寺”已废,据传为“画龙点睛”的发生地)、“停艇听笛”(“邀笛步”(已废),据传为“停艇听笛”的出处)这样著名的成语和典故,就出自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不知道消失在历史尘埃里的“老地名”中,还蕴藏了多少让人向往的好地名呢?新闻媒体的苦心孤旨和市民们的热情感言,作为地名管理部门确实应当认真对待,深入思考。其实,人们特别是年长者对“老地名”的情有独钟和缅想抒怀都是十分正常的,作为地名管理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以己之见,光凭表面现象就事论事,难以解决思想疙瘩,还必须知晓它们消失的背景。一旦人们获取真相后,怀念之情可能会淡化些许。经过分析、归类,个人以为部分“老地名”的消失,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1.该地理实体已荡然无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因战火兵燹而摧毁、年久失修而坍塌、时移事易而湮灭、自然灾害而损坏、人为破坏而消亡等种种因素,使得不少自然地理实体或人文地理实体早就“烟消云散”、“事过境迁”,故一些“老地名”人们再也无法指称也就成了“过眼烟云”,所以,造成这些“老地名”的销声匿迹是不足为怪的。正如俗语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凤凰台”、“杏花村”、“百猫坊”、“安乐寺”、“邀笛步”、“沉香街”、“黄天荡”、“古禅灵渡”、“文昌书院”、“大报恩寺塔”等“老地名”,可能就是这样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和记忆的。

2.“老地名”被新名称取代。南京和其他城市一样,因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统治者忌讳或受极左思潮影响等原因,一些街巷、里弄名称被更换了新名,而造成部分“老地名”消失,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历朝历代都有。如“二郎庙”这条“老地名”就是被“延龄巷”(具体是何原因将其易名,有待考证)这条新地名所取代的,许多“老地名”的消失与地名的“新老交替”不无关系。再如十年动乱期间,“玄武区”被篡改成“要武区”,因是“文化大革命”造反的“怪物”,所以它寿命不长,到了“文革”后期诸如象“玄武区”、“白下区”(曾名“朝阳区”)、“鼓楼区”(曾名“延安区”)、“建邺区”(曾名“红卫区”)、“秦淮区”(曾名“遵义区”)、“下关区”(曾名“东方红区”)等“老地名”,又都恢复了原名。如若这样具有一定历史底蕴和文化含量的“老地名”不被重新启用,那才是非常令人痛惜的!

3.“老地名”中的小地名被大地名兼并。无论是民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还是现在的改革开放年代,随着城市道路的延伸、拓宽,一些短窄的路街巷、里弄已并入宽广的大道之中,为保持整条道路名称的一致性,便于人们指称认路,也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如编制门牌号码等),故在原路名中挑出一条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整条道路名称,其余名称只能弃之不用,包括忍痛割爱一些有影响的“老地名”,这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如1931年间的“太平南路”,就是由“花牌楼”、“太平街”、“门帘桥”和“朱雀路”合并拓建而重新命名的。再如1977年新建的“王府大街”,也是由“大王府巷”、“三茅宫”和“铁管巷”三条小巷拓并而成。最近即将拓展的“堂子街”和“柏果树”,已被地名管理部门将名称融入“朝天宫西街”名称之中,也属此类情况。个人感觉,上述做法并无不妥之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一地多名、方便社会交往和易于城市管理等问题。

4.地名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要。自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成立了市地名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后,从此有了正式的地名管理机构,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先后在地名普查、地名补查和地名整顿期间,针对一些含义粗俗、一地多名、名实不副、地名重复等情况进行了地名标准化处理。如 “破布营”因名称不雅,根据附近有“正洪里”的情况,故更名为“正洪营”;“土城头路”因名称土俗,与现代道路的风格不相匹配,根据附近大型企业“晨光机械厂”的情况,故更名为“晨光路”,且路名内涵较好,含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意。下关区的“晏公庙东”和“晏公庙西”两条路名因与玄武区的“晏公庙”重名,根据年代的长短,故将前者合并后更名为“淮清路”。这些“老地名”的更改,市民无不交口称赞、佳评迭起。

三、关于如何看待“老地名”消失的问题

1.“老地名”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名,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的产物,地名的出现必然带有明显的各种社会特征,也就自始至终存在于各种历史现象的共变之中,使得许多学科如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测绘学、制图学、地质学、军事学等都与地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产生了林林总总、色彩斑斓的地名文化。但是,地名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发展变化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可谓适者生存嘛。随着人们对某些看法的改变,即使地物本身不发生变化,地名也会更改,使得“老地名”逐步消失,新地名又不断涌现。如“紫金山”,在历史上曾有“金陵山”、“钟山”、“蒋山”、“北山”、“紫金山”和“神烈山”等诸名,但沿用最久的还是“紫金山”和“钟山”,尤以“紫金山”一名的特征最强,既反映了该山紫色页岩的特点,而又通俗易懂,所以沿用1600多年之久。因此,象“紫金山”这样的地名,把它的“前身”老名称废弃了,就没有人会感到可惜;如若有人提出要恢复它的某些老名称,那一定是千夫所指、恶评如潮。

2.“老地名”消失是时代进步的明显表现。当下,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翻天覆地,到处是一片大拆大建的火热景象,一个个现代化城市的壮美景象即将展现在人们眼帘。因此地名的命名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最近南京市民评出的“十佳新地名”,就使人们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全新气息、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和韵味十足的文化品位。如果不管什么地名都保持原来的称呼和风味,就好比一个身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人仍戴着一顶旧草帽,使人感到别扭而尴尬。甚至有人质疑,这个城市的地名管理者一定水平不高、素质低下。因此,诸如象“驴子巷”、“狗耳巷”、“泥马巷”之类的有历史而无多少文化价值的“老地名”是迟早要被淘汰而退出历史舞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某些老地名的消失,并不是件坏事。当你徜徉在街头路边花团锦簇、精美雅致的游园广场,漫步于姹紫嫣红、现代格调的林荫大道,你定会感受到祖国一日千里的发展步伐;然若再面对那一个个雅俗共赏且又规范有序的地名时,你更会领略到古老传统与现代意识交融所产生的新型地名文化所焕发出的迷人魅力!

四、关于如何拯救“老地名”的问题

南京的“老地名”情牵众多市民,笔者在参与该报“南京十大遗憾消失地名”活动提名时,无不感慨万端:重提一条地名,便是重温一段情怀。从某种角度讲,“老地名”和文物古迹一样确实应当加以保护和利用,使其名扬天下,千古流芳。如果轻易将某些有历史掌故、群众又十分喜爱的“老地名”改掉,不仅于心不忍,而且会引起众怒。其实,这个观点在该市地名工作者的心中一直是根深蒂固的,也是坚持不懈这样做的,许多历史悠久“老地名”就是这样被挽救而保留下来的。我想,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以下几点应当引起注意:

1.“老地名”要保持相对稳定。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遇到可改可不改的“老地名”一定不要轻易更改。特别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中的“老地名”的更改,更需慎之又慎,并广泛征求意见。在地名管理中,遇到非改不可的“老地名”,要坚持做到:规模方面,保大舍小;知名度方面,保高舍低;年代方面,保长舍短;名称方面,保雅舍俗。只有这样,才能使源远流长的老地名更好地沉淀下来,并发扬光大。

2.将“老地名”张冠李戴。为了不使一些和人们朝夕相处的“老地名”在城市扩建中消失殆尽,使“老地名”不成为永久的追忆,可将它们移植到新建楼房、小区、公交站牌等的名称上,虽然原来小街小巷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但人们看到还“一息尚存”的“老地名”,仍然会有亲和力,产生亲切感。如“香铺营”兼并到“洪武北路”后,废弃的路名被新成立的“香铺营社区”重新启用,群众十分满意。

3.将“老地名”载入史册。通过查找各种历史典籍、资料和实地走访群众、座谈,广泛收集各类“老地名”,并详细加以考证,防止因道听途说而以讹传讹,贻误世人。凡有两种以上解释和传说的,都可以保留并存。利用收集来的资料,编辑《老地名录》、《新旧地名对照表》、《地名词典》(含现势地名、历史地名)等地名工具书,方便人们查找、回忆和利用。

4.给“老地名”挂牌立碑。在“老地名”原来地址的适当位置,给已经废弃消失的和仍在称呼使用的各种“老地名”或挂牌展示、或立碑纪念,使其成为一张生动的历史“名片”。其上要详尽记述该“老地名”的来历、含义和演变情况,以弘扬和保护悠久的历史地名文化,使古老地名不再从老人们遥远的记忆中流失,让青年人中倍加体味、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5.发挥“老地名”品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地名”是一种资源,是一笔无形资产,如能充分发掘,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无比巨大。象画龙点睛的“安乐寺”、停艇听笛的“邀迪步”、流传百世的“杏花村”、神奇色彩的“百猫坊”等古迹遗址,若能恢复当年的勃勃英姿,使之重放异彩,那么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美誉的南京,又将增添一处处旅游胜地,这些“老地名”就将成为一颗颗璀灿耀眼的明珠。

综上所述,“老地名”也好,“新地名”也好,任何亦雅亦俗的地名都来源于发展变化的历史,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来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都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地名管理水平的日益加强,引经据典也罢,推陈出新也罢,地名命名文化定将在南京这个古老的文明大地上,绽放出万紫千红、争芳斗艳的奇葩!

 

200424

 

备注:本论文发表于2004年《中国方域》第2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