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老地名 宁波市第二批历史地名遗产保护名录公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12-27 阅读:715 次
来源:浙江在线城市网
原有建筑消失了,“棋杆巷”标识牌立在了原地。
望京路进入了市级第二批保护名录。
海曙楼
姚江大闸
金雅男 制图
生活在一个地方,人们总会记得自己住在哪一条小巷、小巷的由来,这些地名像烙印一样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地名,就像一个特有的文化密码,是一座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更是安放乡愁的最美容器。
近日,《宁波市第二批历史地名遗产保护名录》正式公布,这批名录共收录地名304条,加上首批收录的地名,已有854条。
历时8年 采集地名约7.7万条
304条入选第二批市级保护名录
海曙楼,是宁波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唐代诗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的诗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写的正是江南新春,太阳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曙光映照着满天云霞的景象。
因为这著名的诗句,再结合宁波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处东海之滨,有着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是中国迎接曙光较早的城市,在明万历年间,鼓楼改名为海曙楼。1951年,宁波区划调整,以“海曙”两字命名了一个区,并沿用至今。
“许多地名因描述一定地域历史和文化而形成,向人们提示着当地自然环境变迁、人类历史演进等信息,是文明的见证。”宁波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余锋说,千百年来,地名世代相传,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最古老、最活跃的部分。
令人痛惜的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在逐步消失。宁波在1991年到2005年的15年间,仅老城区的街巷地名被废止了180个,实际消失的各类地名更是为数众多。
“道路拓宽了、村落消失了,但地名不能就此消亡。待到叶落归根时,还能找到回家的路。”为摸清地名家底,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于2014年展开,为期4年。
本次普查进行了前期试点,宁波是试点城市之一。从2010年作为沿海地区地名普查试点开始,历时8年,在全市各级地名普查机构精心组织和广大地名普查工作人员辛勤努力下,采集地名约7.7万条,更新设置地名标志2.2万个,修测标绘标准地名图159幅,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目前,我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已全面通过入库验收。
结合本轮普查,在推进地名标准化的过程中,我市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地名是历史文化教育最直接的老师,也是保护历史文化的一道“屏障”。在2017年公布了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我市今年继续实施“名录工程”。
如何从数量庞大的地名中甄选出体现宁波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据介绍,主要从地名的历史性、文化性、知名度、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甄选,同时经过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环节。此轮甄选,最终有304条地名入选保护名录。
记住乡愁延续文脉
老地名承载着优秀文化基因
一提到北仑区的柴桥老街,小章想到的就是老街上的小吃和那些总也逛不完的弄堂。和很多地方的老街一样,柴桥老街兼具了人文风情和市井繁华。
在杭州工作多年的小章早已在杭州成家,只有过年,一家三口才有机会赶回柴桥住上几天,这时总要到老街上逛一逛。她对那些弄堂名总是如数家珍:“蒲鞋弄是因为这条弄里有专卖草鞋、蒲鞋的地摊,智昌弄曾出过不少文人和雅士。”
地名,从来不是空荡荡的概念,它和当地气候风俗、经济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们有了身份认同,是地名的功能之一,当我们问起“你是哪里人”,不仅是在询问地域籍贯,更是询问一种情感归属。
本次甄选出的304个历史地名,涵盖了镇、建制村、自然村、河流、山、桥梁、纪念地、湖泊、道路、堤堰、碑塔等类别,代表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刻度,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等多方面的意义。
营房山,原名向头山,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南宋宝祐六年(1258),向头山作为海邑要塞,朝廷在此建造水军、土军两寨。明洪武年间,设向头巡检司,并在山头设置烽堠。明朝中期,向头山下成为倭寇的主要登陆地。镇守浙江的将领俞大猷等多次在此指挥抗倭战斗。清顺治康熙年间,观海卫建立汛地,驻防绿营兵营房,设置炮台、炮房,民间俗称向头山为营房山。清道光二十年(1840),观海卫军民曾在此抗击入侵的“风鸢”号英舰。营房山,一个地名,见证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抗击侵略的烽火历史。
“碶”为宁波方言词,在其他地区甚为少见,是宁波人对“水闸”的特有通名。位于新河与奉化江交汇处的“大石碶”,宋淳祐二年(1242)郡守陈垲主持新建,历经修理改建,现建筑为2001年重建,主要泄鄞东中塘河与前塘河尾闾之水。大石碶与楝树碶同为鄞东南历史最早、功能最卓越的两座水闸,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饱含着历史含义的命名,譬如鄞州的隐学山、海曙的白衣寺、江北的青林渡等,不仅识别度高,也别有韵味。有的蕴含的故事,惹人遐想。姜山镇上游村“让里”,因
兄弟争吵、次弟主动让居别处而得名,这段佳话传递的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保护好地名,就是让文化有立足点,让乡愁有落脚点。“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使用。”据介绍,历史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摈弃、废止原址地名,要优先延续、保留、规范使用历史地名,并根据建设实际,适时复活部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历史地名。
留住地名的“根”与“魂”
地名管理相关条例已列入市人大立法规划
家住天一广场附近的“原住民”,一定记得一个叫“棋杆巷”的街巷。随着旧城区成片改造,原有建筑消失了,这个地名的标识牌立在了原地,给宁波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个历史印记。
如何保护好地名这一难得的文化资源?“现有的地名保护方式,除了通过地名志、地名网等文字和渠道,以及开展寻找‘宁波最美地名’等活动,向市民普及地名历史文化,还有比如在旧址上设置标识,‘移植保护’‘派生发展’等保护方式。”余锋介绍。
保护地名文化,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基础。据介绍,有关宁波市地名管理条例已列入今年的人大立法规划。通过立法来明确地名文化保护的范围、主体、手段、管理程序等事宜,使宁波开展地名文化建设有法可依。
与此同时,宁波正通过提前“介入”的方法控制和指导地名的编制。目前,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正在对“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08年的版本虽然提到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但没有设立专章,这次修编,就是要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定规则标准。
除此,进一步做好“乡愁”这篇地名文化建设文章,积极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地名中,继续深入开展“大、洋、怪、重”等地名乱象整治,建立违规使用非标准地名黑名单,加大执法力度。
当下,在宁波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建设中,坚守着对历史的呵护与尊重,比如老街区的道路,在不改变街道空间尺度和风貌的前提下,进行优化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环境。但同时又强调,街区内部街巷属于地块内部道路,不应使用城市道路设计标准进行设计,避免破坏历史环境。街巷道路格局的保留,让历史地名有了承载之物。
“保护历史和城市发展绝不是对立关系。”相关专家认为,只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来保护包括地名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遗产,带着感情,锲而不舍,就能达到城市发展“古今一同,同声共气”的境界。
新闻1+1
宁波街巷地名的形成
濒临三江口的宁波古城,始建于唐,称明州,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史。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光(小)溪迁到“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千余年来明州(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鼓楼即为子城南城门。70多年后,刺史黄晟筑罗城,即宁波外城,今灵桥、长春、望京、和义、东渡等路巷皆以罗城城门命名。
唐宋时期,其行政建制施行严格的坊市制,即“在城邑为坊,田野为村”,街衢巷陌,官为之制。宋《宝庆四明志》载,明州当时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厢共51坊,今开明、迎凤、广仁、惠政等路名系当时坊名。
宋时的明州城已十分繁荣,《宝庆四明志》载,当时明州城市街巷散见于方志的有五六十条。元、明、清三代城市继续发展,但进展缓慢,城内街道基本保持着宋代的格局与分布,如小梁街(巷)、大梁街(巷)、白衣寺巷、孝闻巷、蔡家巷等街巷名一直沿用至今。
此后,宁波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民国《鄞县通志》记载的街巷地名已达46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宁波城市迅速发展,街巷地名也迅速增加。至1990年,《宁波市地名志》(市区部分)记载的街巷地名已达678条。(王佳 整理)
评 说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宁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一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数以万个的老地名,这些伴随着历史沧桑而形成的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名称,不仅是一个街巷、一个村庄的地理位置标志,更是历史人文的记忆。可以说,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当一个游子多年后回归故土,老地名仍传扬在乡音之中,镌刻于石碑之上,摩挲于指尖,精神上就会有所依靠,有所栖居,就不会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改造和建设,地方行政规划和乡村撤扩并,一个个老街道、老村庄的名称在我们记忆中黯然退出,悄然远去。老地名的流逝,不但“断裂”了历史文化记忆,也带走了我们的乡愁、乡恋和乡情,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感和憾事。
有人说,“一个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肤浅的城市,一个没有老街巷的城市是没有文化的城市”历史和文化是城市的命脉,地名保护本身就是一个追忆城市历史和文化脉络的举措。我们感谢民政部门,在“大、洋、怪、重”地名乱象不断呈现的背景下,他们还保持着一份清醒和冷静,做着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们的工作体现了一种在保护城市遗产、传承城市记忆过程中的文化自觉。(李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