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门城堡”是伪名称地名吗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1-18 阅读:1323 次
2010年1月18日《现代快报》刊登了一片关于《中华门城墙“怀孕”真相》的长篇报道,本人读罢获益不浅,对中华门城墙建筑和修缮的历史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但对城墙专家杨国庆关于“‘中华门城堡’是个伪名称”的观点不敢苟同,持相同主张的人也为数不少,要求更名为“中华门瓮城”的呼声更是此起彼伏。笔者认为要彻底谈透这个问题,必须做一番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从地名管理工作这一角度阐述对此名称问题的处理见解。
在南京,城门的名称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名群,是古人留下的旷世之作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南京人引以为豪的荣誉和骄傲。首先,让我们在典籍史料中重新回顾一下南京的城门吧:南京现存和废弃的城门,主要始建于明代,因为南京是明朝初年的都城,它由内城和外城两层圈成,洞穿串连的城门俗称“内城十三外十八”。其中内城城墙由砖石砌成,长33公里;外郭城墙由土堆而成,长达60公里,均堪称“世界之最”。“内十三”指的是13道京城的城门,皆与城内的大街小巷相通连贯,分别是:朝阳门(今称中山门,门还存)、正阳门(曾名洪武门,今称光华门,门已废,名还存)、通济门(门已废,名还存)、聚宝门(今称中华门,多次修复扩建,门还存)、三山门(今称水西门,门已废,名还存)、石城门(亦称大西门、汉西门、旱西门等,门还存)、清凉门(亦称清江门,门还存)、淮远门(亦称怀远门,今称定淮门,门已废,名还存)、仪凤门(后称兴中门,2005年城门复建后,复名仪凤门)、钟阜门(亦称小东门,门已废,名还存)、金川门(曾称三民门,门已废,金川门名还存)、神策门(后称和平门,2004年原城门修葺一新后,复名神策门)、太平门(曾称自由门,门已废,太平门名还存)等,除去毁坏坍塌的城门外,已保存下来的城门都经多次维修,焕然一新,雄姿勃发,正在发挥应有作用。“外十八”指城郭的城门,分别为: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今称尧化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双桥门、栅栏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大驯象门、小驯象门、江东门等,这些城门的实体早已化为黄土、荡然无存,但作为地名却继续沉淀下来,并富含很多寓意。自清末至今,南京内城又陆续增添了13道城门,分别是:1908年开筑的草场门(门已废,名还存),1909年开筑的丰润门(今称玄武门,门还存),1913年开筑的海陵门(今称挹江门,门还存),1929年开筑的武定门(门已废,名还存,2007年复建),1931年开筑的汉中门(门已废,名还存)、中央门(门已废,名还存)、小北门(好像门还存),1934年开筑的新民门(门已废,名还存),1935年开筑的雨花门(门已废,名还存,2009年复建),1952年开筑的解放门(门还存),1992年开筑的集庆门(属新辟),2007年开筑的华严岗门(属新辟),2008年开筑的长干门(属新辟),2009年开筑的标营门(属新辟)。截至目前,南京的内城门已由明朝年间的13道增至27道,翻了一倍多,但真正保存下来和修复新建的也只有15道。相信,随着我市对明城墙的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解决道路通行的拥堵问题,南京还会陆续增开一些新的城门,一些分段的城墙正在逐步连接起来。
在地名工作者眼中,城门名称是“货真价实”的地名,属于地名管理的范畴,不管它是否还存在于世,都具有重要的指位意义和地标功能,只要人们提起某某城门名称,大多市民都能知晓它的大致方位,因此城门名称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在地名业界,地名的标准名称,一般是指经过官方(含当地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等)正式命名或历史上约定俗成的地理实体的称谓。上述27道内城门,除了华严岗门、长干门、标营门未经现今地名管理部门审查、上报、批复之外,其余24道门名或是历史遗留的老地名、或是被国民政府更名的地名,虽历尽风雨沧桑,但都得到数辈人的认同,尽人皆知,这是不容置疑也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话说至此,书归正传。通过对南京城门的回溯,可以确定中华门是南京明朝时期13道城门中的一个,那么这段大名鼎鼎的中华门城墙的标准名称应当如何指称呢?我们还是要徜徉在历史长河中,探寻中华门名称的演变过程。查有关资料,中华门最早始建于杨吴天佑年间,自南唐起为都城南门,宋绍兴初年修固并创建瓮城与券门,元为集庆路城南门。明朝建都南京,因在旧门原址重建,易名聚宝门。相传,此名源于江南富户沈万三之“聚宝盆”,其时屡建屡坍,朱元璋遂借“聚宝盆”埋于城门之下,方才建成,因其答应五更归还,南京城自此禁打五更;又云朱元璋嫉妒沈万三之富,遂寻借口查抄其家,得“聚宝盆”埋于城下,并建门于其上。其实二者皆为民间传说,聚宝门乃因正对城门外之聚宝山(即雨花台)而得名。1931年,国民政府认为当时的一些城门名称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不合时代潮流,便下令将更名的7道城门之一的聚宝门改称中华门,其上“中华门”(其中“華”、“門”二字均为繁体字,保留至今)三个镏金大字,据说还是由当年蒋介石亲笔题写,足见其时的统治者对此名称的重视程度,可坊间仍有人俗称之为南门、聚宝门,但难以影响到对中华门这一城门名称的公开使用和广泛称呼,在南京可谓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中华门作为主地名,在1932年还派生出了驰名遐迩的中华路。1957年中华门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中华门被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此可见,“中华门”即为它合法的标准名称,在日常工作中对它的字形书写均应采用简体字。因此,有关部门在简介、报道、宣传、文书等文字材料上,应一律使用“中华门”这一统一的标准化地名,而不应当称其为“中华门城堡”或“中华门瓮城”。至于改革开放初期将中华门扩建成公园后,人们在口耳相传中,称之为“中华门城堡”、“中华门瓮城”等也并不为过,由于先入为主、积重难返等原因,人们想怎么叫就怎么叫,嘴是管不住的。另外,也无需为叫“城堡”或“瓮城”而动议不绝、自寻烦恼,把它看做只是因地名类别的不同,中华门又多了一个别名或雅称罢了,仅此而已。
但从实质上讲,中华门与中华门城堡或中华门瓮城,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地名概念,作为公园名称称之为“城堡”或“瓮城”似乎尚可接受。之所以能叫“城堡”,是因为中华门城门分为四道,城墙上原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城墙内设有27个藏兵洞,可埋伏士兵3000多人,远远看去确像一座城堡,故称之为“城堡”还算妥当贴切;之所以也可叫作“瓮城”,是因为每两道城门之间的空地人们习称为瓮城,敌军来犯,放下闸门即可“瓮中捉鳖” ,但也不能因此就给“中华门城堡”戴上个“伪名称”的大帽子啊!如若斟酌起来,“瓮城”一词还是疑点多多,确实需要好好掂量、细细推敲。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瓮城”词条的解释为“围绕在城门外修筑的小城,对城门起屏蔽作用,也叫月城”。既然权威的语言工具书对“瓮城”的释义已有定论,而现实中的中华门根本不符合称呼“瓮城”的条件,若要固持己见、一意孤行,不是勉为其难、言过其实吗?笔者依据长期地名管理的实践经验以为,作为城门必须仍叫“中华门”,作为游览地则可命名为“中华门遗址公园”,既恰如其分、名至实归,又避免了叫“中华门城堡”或“中华门瓮城”等看法不一、纠缠不清的尴尬局面,不知杨先生和有类似意见的人是否赞同我的解读?
2010年1月19日
备注:本文发表于2010年第1期《南京行政区划与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