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这些地方入选嘉兴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背后的故事你听过吗?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4-02 阅读:586 次
来源:快资讯网
地名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城市的根。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一些老地名发生变化,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也渐渐为人所遗忘……
日前,嘉兴市公布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古镇”保护名录中我市硖石、盐官、长安入围。“自然地理实体”保护名录中,我市西山入围。
今天,一起来看看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
西山
旧称紫微(一作“薇”)山,位于硖石街道,山高46米。与东山相对得名。
紫微之得名,传说不一。据万历《杭州府志》载:“唐中书舍人白居易登此山,望硖石湖,中书本紫微省,因名。”旧志及多数史籍还有类似记载。宋·咸淳《临安志》引旧志及明赵维寰《宁志备考》引宋《图经》记载:“唐紫微舍人刘禹锡作刺史时,行县至是,登山望硖石湖,因名。”据王国维在《乾隆通志考异残稿》中指出,谓紫微以刘禹锡得名,乃旧志之误。因刘禹锡当时未尝为杭州刺史,惟白居易、裴夷直自中书舍人出守。清王德浩《硖川续志》并载有“唐长庆三年(823)白居易刺杭,秋八月登山望硖石湖,作诗勒石”一事,认为此行是为访顾况(海宁人)故里,同时以明代孙一元“白傅断碑樵斧砺”之句为证。但《硖川续志》还载有秦瀛《硖石紫微山白刺史祠记》 :“白傅断碑樵斧砺”之句……,当时元明间人附会。而一元沿习传伪,未可遽信”。此两说,待后考。《硖川续志》还载有白居易《等西山望硖石湖》一诗:“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平障烟浮低落日,幽溪路细长新苔。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读书台”。另一说,据元代范椁在其所作《宋宣抚使沈正传》中云:“紫微俗称西山,盖取夷齐之义”。
△当年的紫微亭
△1964年的建设路(先西山公园段)
关于紫微山一名,应始于唐,据《海宁州志稿》云:清光绪11年12月紫微山曾出土唐永贞元年(805)《唐朱府君墓志铭》,其中已有紫微山之名。较旧传白居易来此之时尚早十八年,可订正史志之误。
西山原有白水泉、紫微洞、葛洪丹井等许多胜迹,因年深月久、几经沧桑,大部已毁废或湮没无闻,有的现已整修恢复。位于西山南麓的惠力寺,始建于东晋宁康(373—375)年间,相传为东晋尚书张延光舍宅所建,为海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前有唐代咸通石经幢两尊,距今约有1100余年历史,2013年3月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硖石
古称夹谷,以两山相夹而名。原名峡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东游,发囚开夹谷,更名为“峡石”。峡石:以两山相峙,中通河流,故名。自秦始皇在此开山浚河,始有峡石之名,并形成“两山夹一水”的自然景观。据学者周广业《宁志余闻》云:“长水自秦凿后,由两山峡中北注,硖石得名,正以此故”。唐以后“峡石”更为“硖石”。硖石一名,最早见于唐元和二年(807)《万仁泰墓志》。《史记》和明史《河渠志》中“峡”作“狭”。硖石历史悠久,据1988年东山出土文物,经考证属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4500余年。硖石自有文字记载的,始见于春秋战国(前770~ 前436)。《春秋》、《左传》记述:鲁定公十四年(前446),越败吴于檇李。吴伐越,勾践御之,吴王阖闾卒于陉,去檇李七里今硖北七里鲍泾港,相传阖闾卒处。宋《图经》记:“秦郡县天下,定江南郡会稽,置长水县……乃置县硖石,曰由拳。”自唐始,峡石更名为硖石。唐开元十一年(723)置硖石市,会昌中(842)置硖石镇。南宋建炎四年(1130)置硖石寨。元元贞元年(1295)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改名为海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海宁县,属杭州府,硖石仍属镇。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升海宁县为州,硖石为州属镇。民国17年(1928)硖石为县第二自治区。1949年5月,硖石解放,6月,县人民政府由盐官移硖石。1951年5月,建立县直属硖石镇人民政政府。1987年2月,海宁撤县建市,硖石为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硖石古迹众多,有唐代经幢、惠力寺、智标塔、紫微桥、南关厢等。硖石历代名人辈出,唐代诗人顾况、一代廉吏许汝霖、清代数学家李善兰;近代名人蒋百里、徐志摩、史东山、张宗祥、吴世昌等,且故居保存尚好。硖石灯彩,是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宋时已驰名,并列为贡品。历千年一脉传承,形成了雅俗共赏的传统艺术品,在国际上两度获奖。
古镇硖石,唐永徽六年(655)立为镇后,商业日振,古时硖石,绿水青石板,儒商容八方。千年古刹惠力寺,百年东山大戏台。明代祝允明到硖石有诗名:“一段江南好图画”。
盐官
盐官以悠久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壮观的“天下奇观海宁潮” 而闻名于世。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名镇。
盐官之名始于西汉,盖因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在会稽郡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司盐之官)。明《一统志》载:“本汉海盐县地,吴王濞于此立盐官,三国吴因置盐官县。”从此沿作地名。盐官之名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
据史料载:隋时,盐官“土泽沃行,商贾并凑。”唐时,以其发达的经济和宗教而名扬中外,是当时全国三个著名的繁华县市之一。宋咸淳年间,盐官古城内有字民坊、崇儒坊等11街坊。明、清时期,更时盛极一时,凭借钱塘江水上运输之便捷,盐官为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千里之舶”、“ 四方之贾” 云集,成为沟通浙东浙西、钱塘江南北的物产重要集散中心。在方圆不到1.5千米的城内,人口达三万余人,集市繁华,为江南之最。又由于“海宁陈家” 之影响,更使盐官名声显赫。
盐官作为千年古邑,唐代已经修筑城墙,元代、明代直至清代又屡次增筑。盐官地处钱塘江畔,为著名的钱塘江涌潮最佳观潮处。盐官海塘(鱼鳞石塘),是一项规模宏大、工程艰巨的水利工程,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堪与长城、运河媲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盐官是名人荟萃之地。宋代学者张九成、明代戏曲家陈与郊、明末清初哲学家陈确、清代书法家陈奕禧、宏文院大学士陈之遴、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陈元龙、一代廉吏杨雍建、文渊阁大学士陈世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教育家郑晓沧、现代作家陈学昭……都是盐官人。
△1969年盐官海塘中山亭
盐官是名胜古迹集中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神庙;有唐代经幢、明代占鳌塔(又名镇海塔)、号称“江南独步”的清代海神庙白玉牌坊、御碑亭、陈阁老(陈元龙)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曾被誉为“江南名园之最” 的安澜园,现尚存曲桥、荷池等遗迹;近现代有王国维故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孙中山先生曾在此观潮的“中山亭” 等胜迹。民间流传一首形象的顺口溜:“一座古塔十座庙,五大城门四吊桥,七十二弄三大街,亭院寺阁九曲桥。古迹要数海神庙,左右牌坊白玉雕,唐代经幢明代松,清出文渊陈阁老,更有天下闻名事,今古奇观海宁潮。”
长安
长安之名,始于唐,因地扼其要,故名。寓“长治久安” 之意。长安历史悠久。唐贞观六年(631)设桑亭驿,八年改称义亭驿,明代设急递铺,延续至清。唐开元十一年(723)置长安市。北宋时改市称镇。始见于北宋元丰(1078~1085)《九域志·两浙路》。南宋咸淳《临安志》云:“长安市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今称镇。”自唐迄今,镇名一如其旧。
长安一名“长河”。 因境内主干河道(上塘河)旧称长河,故亦作地名。北宋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请开河奏议》中首称“长安堰” 为“长河堰”。 南宋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诗人《入蜀记》中称“长河堰,即长安镇,亦小市也,鱼蟹甚富。”长河即指长安。
长安别称修川。明末陆丽京有《与修川诸子燕饮》诗;清代进士周春注曰:“修川,即长安也。”修川与长河同义,是由长河衍化而来,皆以水为地名。
长安也曾讹作“长杭”。 据周春《海昌胜览》云:“长安之‘安’ 土音在‘杭’、‘ 颜’ 之间,故《明志》讹为‘长杭’”。 文天祥诗又作“长堰”。
△长安仰山书院
长安位于古运河两岸。自古以来为南来北往之咽喉孔道,是物资运输重要枢纽,素有“水陆要冲”之称。南宋建都临安后,长安扼其要,西接临平驿,北连石门驿,凡观光上国、迎送官员、传达公文等无不由此进出;加上漕运往来,四方客商聚集于此。因此,长安的经济、商贸日趋昌盛。历史上曾有“临安第一大镇”之称。在元、明、清,长安的经济、商业更处兴盛时期。元代曾设水陆两站,备有船六十条、马六十匹,日夜供官方调配使用。长安古镇沿运河两岸傍水而建,以虹桥为中心,分东、中、西街。明时即有江南巨镇之称,号称“十里长安” 大街。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长安米市”,曾被誉为江南三大米市之一,小市、带市、鱼市、莱市也十分有名,“长安五市” 闻名江、浙、沪等地。清乾隆《杭州府志》称之为“商贾舟辐辏,昼夜喧沓,市无所不有。”
长安之有名,亦缘于“两坝”“ 三闸”。 唐宋时期的“长安三闸” 名闻遐迩。长安名胜古迹甚多。有:长安画像石墓、仰山书院、虹桥、长安闸遗址、圣女小德肋撒天主教堂、古运河等,附近有翟妃墓(一名翟墩)、鲁王坟、管城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汉时期的长安画像石墓,又称“三女堆”, 为江南之罕见。众多遗迹犹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