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京地名的非遗保护》一书 亮相第31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9-05-09 阅读:674 次
2018年4月3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专门给南京市民政局来函(区函[2018]35号),指出“地名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护传承价值。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多次指出,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6年以来,南京市地名工作者积极作为、先行先试,探索将100个老地名纳入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持续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各地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良好借鉴。为主动展示我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成果,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希望你们将南京市老地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编写成册(双语版),供2019年第31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交流使用。”接函后,蒋蕴翔局长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不久,南京市民政局就将此书编写纳入当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过招标由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中标负责编纂此书。在编书过程中,蒋蕴翔局长、王军副局长、市地名办多次研究指导、审阅文稿等,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欣然为本书作序,南京出版社、东方翻译院等大力支持和协助,编写人员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终于2019年4月25日印刷成书,公开出版,问世亮相。
本书介绍了中国·南京落实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4号决议精神,把南京地名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基础、申报过程、方式方法、逻辑与展望。实践证明,地名纳入非遗保护可以在一个城市率先实行并长期坚持,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我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纳入非遗是地名文化的逻辑必然,有利于地名文化作为公共文化的广泛开展,有利于营造良好地名管理特别是地名命名管理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地名工作者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年4月29日,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主席陈德彧(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等一行出席第31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并将该书交由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秘书处负责人,供大会交流使用。
图为:《中国·南京地名的非遗保护》一书封面
图为:书中U盘《南京地名印记纪录片》截图
图为:中国地名分部主席陈德彧与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秘书处负责人共同展示此书
图为:中国地名分部主席陈德彧赠送该书题词
图为:中国地名分部主席陈德彧与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秘书处负责人交流
图为:中国代表团部分团员与联合国地名专家组秘书处负责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