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太原地名中的“却望并州是故乡”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06-18 阅读:987 次
来源:百度网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别称并州、龙城。太原三面环山,濒临汾河,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1、文笔双峰——双塔寺
双塔寺位于东山郝庄高冈之上,是太原市标志性建筑市徽上的主题图案,也是目前太原市内最高的古建筑。双塔寺建于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原名为永祚寺,因寺内的两座高塔被当地人习惯叫为双塔寺。
其实这两座塔有两个名称,且修建时间也不一样。位于东侧的叫文峰塔,竣工于公元1602年,高13层,54.76米。整体呈直上直下,塔整体质朴,没有任何雕饰和佛教色彩,形如一支笔,但在建塔时考虑到风向,塔身轻微向西北微侧。
位于西侧的叫宣文佛塔(又称舍利塔),竣工于公元1612,高13层,54.78米,与东塔相距46米,相比文峰塔,西塔青砖研磨精湛细腻,砖雕装饰精美,且具有明显的佛教功能。
太原双塔原本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灵霄双塔。后因为这两座塔建成后,太原的文章圣手层出不穷,于是人们也把就给两座塔取名为“文笔双峰”。两塔作为太原市的靓丽名片,南北相对,并肩而立,见证了太原的城市发展和变迁。
2、你知道文瀛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文瀛湖以秦穆公的女儿文赢的名字回三点水而得名,传说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初期。现在的文瀛湖畔,一共有7处展示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景观,
孙中山纪念馆坐落在文瀛湖北端,此为纪念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太原在此发表民主演讲而得名。此楼早为叫做劝业楼,1986年改名为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孙中山纪念馆前的是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新中国成立前,文瀛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活动场所,周恩来等老一辈共产党人曾此处进行革命活动。太原青年声援“五四”、“五卅”、“一二九”等反帝爱国运动的集会及太原总工会、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成立大会都在这里举行。此碑建成于1951年3月7日,正面国徽下是毛泽东亲题“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字。
万字楼建于1937年,由阎锡山主持修建于湖东北隅,因格局像佛教“卍”字而得名。建成后作为图书馆,但随着太原沦陷,此楼沦为了日本人的声乐场所。万字楼所采用的古代木结构与近代建筑工艺相结合建筑方式在国内非常少见,同时呈“卍”字的建筑风格除已毁掉的圆明园“万方安和”建筑外,在国内现存也是仅此一家。
山西省立一中(清代贡院)旧址位于文瀛湖南侧,创立于1906年,是山西最早的官立小学,也曾是山西大学堂、晋阳中学堂等,1913年改为现名,后来高君宇、彭真、贺昌等在此读书和进行革命活动,山西省立一中也是山西省、太原市党团组织的诞生地。
崇德庐帖石刻在文瀛湖南端,主要展示的是回民鉴藏家李希和其玄孙李玉成先生搜集的钟繇、禇遂良、苏东坡、黄庭坚、傅山等历代著名书法家真迹,以及李家家藏《崇德庐帖》石刻。
状元桥最早是石板桥,传说狄仁杰年青里在些游玩,行至桥上遇一老人赠其杏花,后来狄仁杰高中状元,为此取名状元桥。
琉璃塔在南湖东的假山上,于1959年从阎锡山五妹阎慧卿居住的新美园移建至此,塔高12层,玲珑精致,与稍北的三角亭及山下湖边的曲桥、凉亭相互映衬。
3、唯一一条以人名命名的街道——狄梁公街
在太原上千街巷里,唯一以人名命名的街道就是狄梁公街。狄梁公街因有祭祀梁国公狄仁杰的祠堂而命名。狄仁杰就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主角,因其去世后被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人尊称为狄梁公。
狄仁杰是太原狄村人,唐代名相,武周时期的国家重臣。明朝崇祯年间,当时的山西巡抚在狄村修建了狄公祠,在清朝乾隆年间,山西布政使将狄公祠搬到了此地,狄梁公街才因此而得名。
狄公街虽然长不到200米,但走在这样红墙掩映、静谧幽然、绿树成荫的小街上,总会产生一种古朴悠远却又淡淡遐思的心绪。
4、关帝庙数量国内之最
山西是关羽的故乡,关羽以其“忠、义、勇、武”名垂千古,广受封建王朝和老百姓所喜欢。据说,现在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关帝庙3万多座。而在太原,关帝庙最多时有27座,现在还有7座,可以说是国内关帝庙最多的城市。分别是:大关帝庙、校尉营关帝庙、南肖墙关帝庙、春秋阁、校场巷关帝庙。其中的大关帝庙是太原市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关帝庙。
5、太原街道之最
滨河东路是最长的道路,踌越四个城区,全长31.6公里,是市区内贯通南北的主干道。
东后小河三巷是最短的街巷,长度约30米长,很多太原人都不知道有这条街,但街东侧的著名古刹圆通寺却是如雷贯耳。
龙城大街是太原市最宽的道路,宽110米,也是市区的中心主干道,并以太原的别称龙城命名。
草市街是太原最窄的街巷,最窄处仅有0.7米宽。自行车或电动车根本无法会车,即使是行人相遇,也得侧着身子。
太原,这个所处三晋之地,又叫作龙城、并州的城市,有山、有水、有塔、有祠,这些文化的地理坐标与金戈铁马、晋商马邦的历史历程相交织,织成了太原鲜活的形象记忆。
大家也可以说出你所在的城市,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和有意思的地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