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403065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海南地名故事》开播!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1-16 阅读:612 次

来源:地名世界

2020年11月13号  星期五 
目     录

壹:《海南地名故事》开播!         


贰:建置两千多年 绵阳的地名变迁





壹:《海南地名故事》开播!         


由海南省民政厅指导,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民生广播主办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广播类节目《海南地名故事》于2020年11月9日起,每周一至周五17:00-18:00在海南民生广播频道播出。
海南远离大陆,海洋文化、移民文化和黎苗文化,在此融汇交织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留下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有由来,它们像无数的珍珠散落在海南的各地,在山里在湖畔在林中在海上,等待着人们去采集去诠释,串联起悠久动人的海南故事。
为宣传海南地名文化,加强海南传统文化保护,彰显海南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并丰富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海南省民政厅与海南民生广播联合举办《海南地名故事》栏目。
来源:海南省民政厅;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联系。 





贰:建置两千多年 绵阳的地名变迁


绵阳老城。(图片由杨松林提供)


绵阳老城。(图片由杨松林提供)


地名是一座城市的根脉,是延续记忆的最好媒介。因为有了地名,城市才有了名片,才有了一切发展的可能,才有了世代传承的延续,才有了生生不息的文化。
自汉置涪县以来,绵阳有史可查的建置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瑰宝,铭刻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绵阳从涪县始,后改为巴西县,隋置绵州,又有绵州巴西县之称。元代以后省县入州,绵州成为标准地名。明末清初,一些私家笔记称绵州为绵阳。民国初年,绵州退出历史舞台,绵阳成为标准地名。


从古涪县到绵州


涪县位于东山(今富乐山)下,古东津(今芙蓉溪)上,在汉代就享有“剑门锁钥”“蜀道咽喉”的美誉,因其“水陆四通,惟急是应”,沿水路可达沿海城市,沿陆路可经金牛大道和阴平小道出川北上,因而成为兵家常争之地。其后从三国时期的蜀汉到南北朝结束,涪城都被当作成都东北屏障,可见位置的重要性。随着朝代的更迭,行政区划的变化,慢慢的脚下这片土地,从涪县变成了绵州,最终固定成了绵阳。
“记得江东诗句好,淡烟乔木是绵州。”绵州,最初其实是因水得名,设置绵州时,州辖内有万安县(今德阳市罗江),绵水(今绵远河也名绵阳河)流经万安县西南境,由成都沿古川陕道出川,进入绵州境。其时绵水河面宽阔,径流丰沛,故以此水名命州名。《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五年,改潼州为绵州,因绵水为名也。”《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也都写到过“(绵州)以绵水得名。”
古代绵阳包括德阳、绵竹等区域,和现代的版图不同,当时绵水是在绵阳正中,这是州名得来的关键。笔者在《绵阳市志·建志篇》中发现,最早出现“绵州”两字,是在隋开皇五年至大业二年(585年—606年),当时隶属朝廷,下辖7县。在此之前,此处分别隶属于梓潼郡、巴西郡等等。隋朝结束魏晋以来的分裂局面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废郡立州,绵州正式设立。


用“左绵”代指绵州


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地名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便这个地区居民成分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但地名相对变化不大。绵州名自隋文帝开皇五年启用后,至民国二年(1913年)年裁绵州建县,其间,除被短暂命名为金山郡、巴西郡等外,用绵州为名的共有1302年,足见其稳定性。
翻开历史,绵州从先秦时期巴蜀、氐羌之间的一隅,发展为中原与西南地区交通大道上的重镇。至隋统一中国之前,绵州地名频繁变更,隋唐以后,以绵州为正式地名,在漫长的1302年中,除绵州这个地名之外,不少文人墨客喜用“左绵”来代称绵州。
“左绵”一词最早出自晋代诗人左思的《蜀都赋》。赋中有“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句。其实“左绵”在赋文中的本义并不指绵州,其意为从成都东(北)一直到今陕西汉中地区,“百濮”人据守在各个要害险固之上(“百濮”今有学者认为是“虎巴”人,属古代巴人中的一支,其后裔为今土家族人)。后因地处成都东北方位的涪县为绵州州治,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在绵州时所作《海棕行》中有“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诗句,宋代便有人以此名代称绵州巴西郡为“左绵郡”。此后,常见文人墨客的书画作品落款均以“左绵”代称绵阳。
相比较“绵州”两字,“左绵”多了一份文气,这个名字也是绵州厚重文化底蕴的一个佐证。


“绵阳”取代“绵州”


“绵阳”作为正式地名,出现于民国二年。此后,虽然行政管辖面积有所更改,行政级别及具体称谓有所变更,但核心词“绵阳”一直沿用至今。那么“绵阳”又从何而来?本应对这个问题作出最权威解答的民国《绵阳县志》只有寥寥一语:“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定名绵阳。”
前人认为没必要详细解说的问题困扰了今人,再加上嘉庆、同治两个版本的州志都称,“绵山《旧志》:治北二里,越王台后,与天池山相连,为一州之主山,州以此得名。”于是,今人“顺理成章”地理解为(绵阳)处绵山之南,所以取“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定县名为“绵阳”。
近年来绵阳地方史志研究发现,其实从清早期以来,人们已经在民间俗称及文学作品中使用“绵阳”来称呼绵州了,目前发现最早、且直接表示地名的“绵阳”一词,出现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梓潼知县袁还朴所作县志序言之中。袁还朴说:“(梓潼)东距剑阁,北临江油,西连绵阳,南界潼川。”仅此,已经将绵阳的“生年”上移了227年。
“绵阳”取代“绵州”,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但仍与绵州得名的“绵水”密切相关。处绵山之南得名“绵阳”,这一说法还有待改正。
明清之替,“绵阳河”异军突起,取代了唐宋古地理书上的河流名——“绵水”。主要原因即是处于绵水之北的绵州,在四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但僻处一隅的龙安府不能与之相比,就是涪江中游的重镇潼川府也要退避三舍,人们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绵州时会说:“那块宝地,在绵水之北(阳)……”
“绵阳河”捎带“绵阳”,大量出现于古人的诗文、游记中,“绵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绵阳”一词由此固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联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