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洋、怪、重”?重庆拟修订条例规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1-25 阅读:314 次
来源:今日头条
5月24日
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简称“修订草案”)
首次提请大会审议
↓↓↓
重大的地名命名、更名
需征求公众意见
此次审议的“修订草案”共9章43条,在现行《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基础上修改27条、新增14条、删除6条、保留1条。
2001年1月开始施行的《重庆市地名管理条例》对提升对重庆地名管理工作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地名更改频繁、“大、洋、怪、重”地名等问题缺乏刚性约束和源头管理,为进一步规范重庆地名管理工作,有必要修订现行条例。
“修订草案”要求,地名的命名与更名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地名规划要求,用字规范、含义健康、使用方便。地名批准后不得随意更名。因自然变化、行政区划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调整、城市建设等原因确需更名的,应当按照原命名的权限、程序及时申请、审批。
与现行的条例相比,“修订草案”增加了地名文化保护需要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的内容。修订草案第七条提出,地名规划、重大的地名命名与更名、地名文化保护,应当广泛征求、合理采纳社会公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
中心城区内同类地名
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对于重名问题,“修订草案”第十二条规定,地名命名与更名除应当遵循《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地名规划要求,用字规范、含义健康、使用方便;
●乡(镇)、街道一般应当以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和街道办事处所在街巷名命名;
●同一区县(自治县)内道、路、街、巷和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楼宇等名称,市内著名的和重要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巴南区、渝北区等所辖范围内的同类地名,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地名除外;
●跨区域的地名应当保持一致,历史悠久、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地名除外。
中心城区地名命名审批权
下放至区政府
为解决地名重名、同音以及跨区域不一致的问题,现行条例规定,中心城区所辖城市范围内的道、路、街、大型建筑物名称须报市政府审批。
随着当前信息化手段已能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为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修订草案”将该审批权下放至了区政府。
与现行条例相比,“修订草案”还对地名的行政审批时间进行了更为明细的规定。其中,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地名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报批意见。这比现行条例缩减了5天。
“修订草案”还要求民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地名信息库,定期公布标准地名等信息,并要求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向社会主动无偿提供地名信息查询服务。
新闻多一点》》》
什么是“大、洋、怪、重”
2018年12月,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以下简称六部门通知),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六部门通知对“大、洋、怪、重”的定义为:
●地名含义、类型或规模方面刻意夸大、专名或通名远远超出其指代地理实体实际的“大”地名;
●以外国人名地名以及使用外语词及其汉字译写形式命名的“洋”地名;
●盲目追求怪诞离奇,地名用字不规范、含义低级庸俗或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怪”地名;
●一定区域范围内多个地名重名或同音的“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