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的山东地名与孙恩海战地名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2-23 阅读:1002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
周运中
【摘要】东晋孙恩利用南迁的山东人从舟山群岛起兵,我发现舟山群岛的很多岛名源自山东迁来的地名。孙恩攻打的沪渎垒在吴淞江出沙冈的口门处,筑耶城在黄浦江出竹冈的口门处。东晋有很多北方人迁到上海的沙冈,所以东晋要在此防守。海盐沿海的大柱很可能是海堤的铁柱,孙处征讨孙恩余部所到广州城东的东冲应是东涌。涌的本字是永,本义是小河注入大河,闽语的涌引申为波浪,宁波的简称甬源自波浪。
【关键词】孙恩 舟山 山东 上海 宁波
据《晋书》的《孙恩传》《卢循传》《刘牢之传》与《宋书·武帝纪》等篇记载,琅邪郡人孙恩,世奉五斗米道,迁居江南。叔父孙泰师从钱唐(今杭州)人杜子恭,在江南势力很大。司马道子诛杀孙泰,孙恩逃入舟山群岛。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孙恩从海岛起兵,进攻会稽郡上虞县与山阴县(治今绍兴),有众数万。会稽、吴郡(治今苏州)、吴兴(治今湖州)、义兴(治今宜兴)、临海(治今台州)、永嘉(治今温州)、东阳(治今金华)、新安(治今淳安西北)八郡响应,浙东死者十有七八。刘牢之俘虏其部二十余万人,孙恩逃入海岛。四年(400),孙恩再入余姚、上虞,又退回海岛。五年(401),刘裕坚守句章县城(今宁波慈城镇王家坝),又在海盐县打败孙恩。孙恩北走,破吴淞江口的沪渎垒(在今上海),吴郡内史袁山松战死。又进攻建康,败后从广陵(今扬州)入海,北走郁洲岛(今连云港云台山)。刘裕追击,孙恩退回舟山群岛。元兴元年(402),孙恩攻打临海郡败亡,余部在妹夫卢循率领南下,攻占广州。义熙六年(410),卢循从赣江、长江而下,进攻建康,次年败归,克合浦(今广西合浦),到交州龙编(在今越南)败亡。
孙恩起兵非常重要,刘裕正是因为平定孙恩起家,取代东晋,建立刘宋。孙恩摧毁了繁荣的吴越之地,打击了东晋朝廷和世家大族,给刘裕等寒门崛起提供了绝大的机会。
一、东晋山东人沿海南迁
东晋在今江苏镇江到常熟一带海岸侨置徐州,宋文帝元嘉八年(431)改名南徐州。《宋书·州郡志一》南徐州:“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之北境为东海郡,立郯、朐、利城三县……穆帝永和中,郡移出京口,郯等三县亦寄治于京。文帝元嘉八年立南徐,以东海为治下郡,以丹徒属焉。郯、利城并为实土。”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九江阴军古利城县城条说:“《舆地志》云:晋元帝以海虞县北境之土山立利城县,以处流民。宋元嘉八年,迁利城于武进之利浦。《寰宇记》云:在奉国寺南。战国时筑城,名若溪。唐武德三年,并入江阴县。古今迁徙虽不常,而今利城镇西南三里相传为子城基,城壕遗址尚可仿佛,疑古县治云。”晋元帝时侨置东海郡,就有利城县,在今江阴市璜土镇利城村,现在长江岸边,当时为海口。利城县原在今江苏赣榆县西,所以利城县人通过海路南迁。因为大量山东流民从海路来到江浙沿海和舟山群岛,所以孙恩利用了这些人发动大战。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明州说翁洲(舟山岛):“其洲周环五百里,有良田湖水,多麋鹿。”
前人未曾发现,舟山群岛(图一)的主要岛屿的名字居然都是来自山东!下文逐一分析其主要岛屿的名字与山东地名的联系:
1.舟山岛原名翁山,唐代建翁山县,东晋葛洪《抱朴子·金丹》:“若不得登此诸山者,海中大岛屿,亦可合药。若会稽之东翁洲、亶洲、纻屿,及徐州之莘莒洲、泰光洲、郁洲,皆其次也。”会稽之东的翁洲即翁山岛,翁山可能源自青岛东南的大公岛。
2.蒙山,《梁书》卷三十九《羊鲲传》:
(侯)景于松江战败,惟余三舸,下海欲向蒙山。会景倦昼寝,(羊)鹍语海师:“此中何处有蒙山!汝但听我处分。”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
胡豆州在今南通市,松江即吴淞江。有人误以为侯景要逃往的蒙山是今山东的蒙山,或安徽蒙城县的蒙山。蒙山在海中,肯定不是山东或安徽的蒙山。侯景叛齐奔梁,不可能再去北齐。我以为蒙山或许是翁山、蒙、翁音近,总之应在舟山群岛。舟山岛屿很多,能为侯景提供藏身之处。蒙山,令人想到山东著名的蒙山,今有蒙阴县。
3.舟山岛,一说古名珠山,此名或许来自今山东胶南市东南沿海的大珠山、小珠山。大小珠山在齐长城入海之地,南有著名的徐福航海基地琅邪台,是山东沿海名山。
东汉末年的战争中,有很多人从海路避难,经过大小珠山,当时就叫州山,读音与舟山完全相同。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
密州之东,临海有二山。南曰大朱,北曰小朱……汉末,崔炎于高密从郑玄学,遇黄巾之乱,泛海而南,作《述初赋》,其序云:“登州山以望沧海。”据其处所,正相合也。大朱东南海中有句游岛,去岸三十里,俗云句践曾游此岛,故以名焉。《述初赋》又云:“朝发兮楼台,回盼于句榆,朝食兮岛山,暮宿兮郁州。”郁州,今海州东海县,在海中。《晋书》石勒使季龙讨青州刺史曹嶷,嶷欲死保根余山,然则句榆、根余当是一山,亦声之讹变耳。
东汉末年,崔琰为避黄巾战乱,离开不其县(治今青岛市北),从州山(今珠山)登船,经句榆岛到郁州岛(今连云港云台山)。句榆应是今灵山岛,今离岸11千米,在大珠山东方。
4. 岱山,舟山岛之北的最大岛是岱山岛,今有岱山县,岱山来自泰山的古名岱山。
5.舟山、岱山之间的秀山岛,原名兰秀山,由兰山、秀山两岛联结而成。兰山可能来自鲁南的兰陵县,在今兰陵县兰陵镇。兰陵即兰山,此名源头很早,《后汉书》商代的东夷中已有蓝夷。也有可能来自今日照南部海边的岚山,岚山之南就是赣榆县,其南是连云港,古名朐县。
6.衢山,岱山之北的最大岛是衢山,宋代日本京都东福寺塔头栗棘庵所藏南宋末年《舆地图》写作朐山。朐山即今连云港市南部的锦屏山,古名朐山。秦朝设朐县。《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朐县被秦始皇看成海上东门,地位很高。朐县在东晋时也侨置到了南徐州南东海郡,很可能也是通过海路。朐山原来在海边,康熙年间才和郁洲岛联结。朐县从隋代开始成为海州治所,即今连云港前身。
7.黄泽山,是衢山岛之北的大岛,宋代熙宁五年(1072)入宋的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称为黄石山。黄石山名,或许来自齐地的名山黄石山,即传授兵法给张良的黄石公所居之地。《史记·留侯世家》黄石公:“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正义》引《括地志》云:“谷城山,一名黄山,在济州东阿县东。”在今平阴县东阿镇。
8. 长白山,在舟山岛西北,或许来自齐地长白山,在今章丘、邹平之间,即隋代王薄起兵之地。
9.嵊泗县之名源自嵊山、泗山,嵊山之名的本源是山东半岛最东部的成山头。有的人不认识嵊山,读作乘山,读音近成。一说嵊山因为在嵊泗列岛的尽头而得名,嵊、尽读音相近。嵊、尽的古音确实接近,所以嵊山即尽山,成山头恰好也是山东半岛的最尽头,所以山东成山的本名也是尽山。联系六朝山东人南迁舟山群岛的历史,不难想象,嵊山的真正源头山东半岛最东部的尽山:成山!嵊山未必是直接源自成山,即使仅是同源地名,也有关系。泗礁山,可能来自鲁地泗水,今有泗水县。
10.大榭岛,是今舟山岛与宁波之间的大岛,或许源自山东的大谢岛,《新唐书·地理志七》登州入高丽海路记载:“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大谢岛是今长岛县城所在的南长山岛,《太平寰宇记》卷二十登州蓬莱县:“大谢戍在县北海中三十里,周回百二十步。”南长山岛正在蓬莱县北三十里,是庙岛群岛最大岛。
另外册子岛是舟山岛和金塘岛之间的重要海岛,册很可能源自栅,现在山东地名中的册,有的也源自栅,比如郯城县高册村。
大长涂岛在岱山岛之东,此岛有秦王岭,来自东海郡与山东半岛一带的秦始皇传说。
长涂岛之东的中街山列岛,原名中界山。中街山列岛最东的东福山原名是镬山,因为形圆如锅得名,但是后世被附会为徐福渡海之地。徐福是齐人,自琅邪出海,不可能从舟山群岛出海。东福岛之西有西福山,是东福山的派生地名。山东青岛也有福岛,传说也和徐福有关。徐姓源自徐人,在今江苏北部与山东。所以上古的山东就是徐姓聚居地,徐姓的郡望是东海郡。舟山群岛有徐公岛,在泗礁山之西。徐公岛,宋代叫徐翁岛,很可能源自山东南迁的徐姓。桃花岛古代称为安期乡,朱家尖岛有安期洞,传说是安期生居住地,未必是安期生真正的居住地,但是这个传说也与道教有关。
二、山东移民对浙东的影响
舟山群岛的土著是越人,《太平寰宇记》卷九八明州:“东海上有野人,名为庚定子。旧说云昔从徐福入海,逃避海滨,亡匿姓名,自号庚定子。土人谓之白水郎。脂泽悉用鱼膏,衣服兼资绢布,音讹亦谓之卢亭子也。”
庚定子是卢定子之形讹,亦即卢亭,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蜑蛮》说:“广州有蜑一种,名曰卢停,善水战。”所谓卢循遗种是汉人曲解,徐松石指出卢亭、卢循是马来语海Laoetan,卢亭即海人,马来语的海是laut。《北史》卷四一《杨素传》:“泉州人王国庆……据州为乱,自以海路艰阻,非北人所习,不设备伍。素泛海奄至……时南海先有五六百家,居水为亡命,号曰游艇子。”此时的泉州在今福州而非泉州,游即卢之音讹,游为以母幽部,卢为来母鱼部,音近。游艇子、白水郎是南岛民族,古代江浙沿海也有南岛语系民族和文化。《太平寰宇记》这一条虽然出自北宋初年乐史编撰的书,但是乐史此书抄录历代志书,所以很可能来自汉唐时期。经过六朝隋唐时期的融合,宋代的舟山群岛无疑早已完成了汉化。
其实说疍民是卢循的余部,既不对,也对,因为卢循确实吸纳很多疍民参军。因此卢循能造大船,《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引《义熙起居注》说,卢循作八槽舰,起楼四层,高十余丈。孙恩败亡,卢循仍然能够占据永嘉、晋安郡,说明道教在浙闽沿海的疍民中势力很大。
据复旦大学分子人类学者严实博士统计,江浙越人后裔集中在绍兴、苏州、泰州等地,而上海、宁波、台州等地人的父系血统源自北方汉族的成分更多。我认为,这是因为古代的越人数量总体上少于汉人,而且汉人南迁除了陆路,还有从北方沿海直接南下浙东的海路。所以越人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吴、越都城和里下河湖沼地带,而沿海的汉人后裔比重更高。
舟山群岛源自山东的岛名集中在北部,因为山东移民聚集在北部。源自山东的地名是大岛之名,移入舟山的山东半岛地名,或在移民主要来源地琅邪郡、东海郡,如蒙山、州山(珠山)、兰山(岚山)、朐山。或是山东半岛重要的航海节点,如成山头。或是庙岛群岛最大岛屿,如大谢岛。或是山东半岛的名山,如岱山(泰山)。大量山东移民迁居舟山,原有越人数量很少,所以移民基本替代了原有人口,山东地名也替代了原有主要岛名。
山东移民对浙东的影响还有一证明,《南齐书》卷二十九《周山图传》:“临海亡命田流自号东海王,逃窜会稽鄞县边海山谷中,立屯营,分布要害,官军不能讨。明帝遣直后闻人袭说降之,授流龙骧将军,流受命,将党与出,行达海盐,放兵大掠而反。是冬,杀鄞令耿猷,东境大震。六年,敕山图将兵东屯浃口,广设购募。流为其副暨挐所杀,别帅杜连、梅洛生各拥众自守。至明年,山图分兵掩讨,皆平之。”临海郡人田流,自称东海王,在会稽郡鄞县的沿海山谷中,建立城堡。宋明帝派闻人袭招降田流,但是田流大掠海盐县,又杀鄞县令。泰始六年(470),周山图率兵东征,田流为部下杀害。次年,周山图平定田流余部。田流崛起在刘宋初年,活跃在舟山群岛,其实就是孙恩起事的延续。因为田是齐王之姓,是山东大族。
临海郡在今台州及象山、宁海等地,山东移民很早就通过浙东北到了台州。临海郡治所在的今台州章安镇,出土东晋砖有铭文:“泰和四年八月一日冀州”与“兖州济阳郡济阳县都乡观化里朱伟妻。”泰和即东晋海西公的年号太和,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紧邻山东。
紧邻章安之北的杜桥镇出土古砖有文:“西晋元康四年明氏。”明氏是典型的山东姓氏,现在还集中分布在山东,今邹平县有明家集镇。刘宋泰始年间,淮北沦陷,山东明氏再次大举南迁。《南齐书·高逸传》说平原郡鬲县(在今德州南)人明僧绍:“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淮北没虏,乃南渡江。”其弟明庆符为青州刺史,侨置青州在郁洲岛。郁洲岛正是孙恩的海上基地,此时再次迎来大批山东难民,所以侨置青州、冀州。元康四年(294)在晋惠帝时,说明山东人南迁浙东其实可以追溯到汉魏西晋时期。
很多山东人通过江浙,又南迁到福建沿海,对福建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福建很多大姓是从山东通过海路南下,比如吕、孙、薛、施、池、尤、颜、邹、纪、高、季、柯等。
张光宇指出,汉代的华北汉语,分为东西两组,闽方言首先受到东部的青徐方言的影响。青徐人首先在六朝南迁到江南,再南迁到福建。闽语中的一些所谓吴语成分,其实是青徐话。现在闽南语有的词来自古代的山东,西汉扬雄《方言》卷十一说:“蚍蜉,齐鲁之间谓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间谓之玄蚼,燕谓之蛾蝆。其场谓之坻,或谓之蛭。”现在闽南语的蚂蚁,称为蚼蟓,来源是汉代的山东话,燕人谓之蛾蝆,郭璞注:“蛾养二音。”说明燕人所说的蛾养,接近蚼蟓。关于这一点,我在另文还有论证,本处不赘。
南宋初年,胶东又有很多人从海路南迁江浙,成为南宋海军的重要来源,建炎四年(1130)六月:“初,山东之陷,其士人多不降,有沧州人李齐聚众沙门岛,密州人徐文聚众灵山寺,莱州人范温聚众福岛,会河北忠义人,护送宗室士干,泛海南归,文劫之。至是,文自称忠训郎、权密州都巡检使,其副宋稳,自称忠翊郎、权兵马监押,请以所部五千人、海舟百五十,泛海来归,诏各进一官,赴行在。”绍兴二年(1132)八月辛亥:“枢密院统制范温,以所部至东海军,温在莱州福岛五年,至是食尽,遂与其徒二千六百余人,泛海来归,朝论嘉其忠,诏温以舟师屯青龙镇。”
南宋末年又有山东人李全占据山东与江淮,一度想攻占临安(今杭州),在扬州败亡,他的部队也很依赖海上贸易,《宋史·李全传》:“胶西当登、宁海之冲,百货辐凑,(李)全使其兄福守之,为窟宅计。时互市始通,北人尤重南货,价增十倍。全诱商人至山阳,以舟浮其货而中分之,自淮转海,达于胶西。福又具车辇之,而税其半,然后从听往诸郡贸易……有沈铎者,镇江武锋卒也,亡命盗贩山阳,诱致米商,斗米辄售数十倍,知楚州应纯之偿以玉货,北人至者辄舍之。又说纯之以归铜钱为名,弛度淮之禁,来者莫可遏。”李全想灭亡南宋,最终败亡,又与东晋末年的孙恩极为类似。
孙恩虽然失败,但是太平道在江南沿海一直传承,钱塘杜氏等家族在南朝仍然是五斗米道世家。太平道的经书都是在海路被南朝重新发掘,《三洞珠囊》卷一引《道学传》卷十五:“桓闿,字彦舒,东海丹徒人也。梁初,昆仑山渚平沙中有三古漆笋,内有黄素写干君所出《太平经》三部。村人惊异,广于经所起静供养,闿因就村人求分一部,还都供养。”丹徒在长江入海口,是海路往来要冲。或许确实是从海船沉入水中,而不是来自附近居民伪造。
陈朝时从海边山中掘出《太平经》,唐代孟安排所编《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说:“近人相传海嵎山石函内有此经,自宋、梁以来,求者不得,往取辄值风雨冥暗,雷电激扬。至于陈祚初开,屡求弗获,陈宣帝雅好道法,乃屈周智响法师往取此经。法师至山,清斋七日未取,顷之云雾幽晦,法师耸虑纔至天光朗然,乃命从人开函取经。时数十许人开不能得,法师暂用手扶,豁然而启,因得此经,请还台城。”证明太平道在沿海还在秘密流传,陈朝国力弱小,不能和梁朝相比,更需要道教来凝聚人心。
孙恩失败后,太平道似乎仍然在胶东半岛有很大势力,《宋书》卷六十五《申恬传》末说:“清河崔諲,亦以将吏见知高祖,永初末,为振威将军、东莱太守。少帝初,亡命司马灵期、司马顺之千余人围东莱,諲击之,斩灵期等三十级。太祖元嘉中,至青州刺史。”从司马灵期的名字可知是道教徒,这场战乱很可能源自太平道。或许就是孙恩余部北上,经过一段时间再起兵。
刘宋时山东半岛仍属南朝,《魏书》卷五七《崔挺传》说:“掖县有人,年逾九十,板舆造州。自称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彩,藏之海岛,垂六十岁。忻逢明治,今愿奉之。”掖县在山东莱州,这个老人原是南朝人,刘宋泰始二年(466)山东才被北魏占领,南朝出使南洋的也有山东人。
三、沪渎垒的位置
沪渎垒(扈渎垒)在今上海(图二),当时还在海边,《晋书》卷七十六《虞潭传》说:“谭为吴国内史,成帝咸和中,军荒之后,百姓饥馑,谭乃表出仓米赈济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转赖之。”则沪渎垒修筑在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之前,既非始自袁山松,也非始自虞谭。所以说虞谭修沪渎垒,而非建沪渎垒。同书卷八十三《袁山松传》说:“山松历显位,为吴郡太守。孙恩作乱,山松守沪渎,城陷被害。”同书卷一百《孙恩传》说:“隆安四年,恩复入余姚,破上虞,进至刑浦。琰遣参军刘宣之,距破之,恩退缩。少日,复寇刑浦,害谢琰。朝廷大震,遣冠军将军桓不才、辅国将军孙无终、宁朔将军高雅之击之,恩复还于海。于是复遣牢之,东屯会稽。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缘海备恩。明年,恩复入浃口,雅之败绩。牢之进击,恩复还于海。转寇扈渎,害袁山松,仍浮海向京口。”《宋书》卷一《武帝纪》:“五月,孙恩破沪渎,杀吴国内史袁山松,死者四千人。”隆安五年五月,孙恩破吴郡太守袁山松于沪渎垒,杀死四千人。
沪渎垒的具体位置,后世有所争议,南宋华亭县的地方志绍熙《云间志》卷上古迹:“沪渎旧有东、西二城。东城广万余步,有四门,今徙于江中,余西南一角。西城极小,在东城之西北,以其两旁有东、西芦浦,俗呼为芦子城。”西城靠近芦浦,西城很可能是增修的小城。东城的西北部被江水摧毁,应是吴淞江。西城在东城的西北部,东西两城之间就是吴淞江。
胡道静认为西芦浦在曹家渡之南入江,东芦浦在小沙渡之东入江,芦子城在东西芦浦之间,芦子西城在今静安寺东北,东芦浦在黄浦滩。
谭其骧认为很多人误把芦子城与沪渎垒混淆,《云间志》的芦子城在上海县城西北十里的吴淞江滨,不是沪渎垒。沪渎垒在古青龙镇之西,他的证据是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引前代的《吴郡志》:“松江东泻海,曰沪海,亦曰沪渎。”唐代皮日休诗云:“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沪渎在苏州城之东百里的吴淞江边,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今青龙镇旁有沪渎村。”又云:“沪渎,今旁有青龙镇。”明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旧志:“今青浦县青龙镇西有沪渎村。”所以沪渎村就是沪渎垒所在,在青龙镇之西,在今青浦区。《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一苏州吴县:“袁山松城,在县东北百里。”而芦子城距离苏州有一百五六十里,所以不是真正的沪渎垒。
我认为沪渎垒确实不是芦子城,但是沪渎垒在青龙镇之说也不对,因为沪渎、沪渎村的名字可能源自沪渎,这个名字未必证明是沪渎垒所在。沪渎是河道,沪渎村是沪渎岸边的村落,沪渎垒是沪渎岸边的城堡。沪渎两岸的村落都可以叫沪渎村。如果青龙镇附近的沪渎村有古城,古人不应该忽略不记。而且按照谭其骧本人的考证,上海的古海岸线是所谓的冈身地带,这是远古自然形成的贝壳堤,从常熟的北部延伸到金山的西部,在吴淞江的北部有五条贝壳堤,吴淞江的南部有三条贝壳堤,吴淞江穿过冈身地带之处就是古代的海口,在今嘉定江桥镇和闵行华漕镇之间。
我认为这里既然是海口,晋军自然应该在此修筑沪渎垒,防卫孙恩的海军,不可能把城堡建在内陆的青龙镇。孙恩最优势的是海军,如果晋军不扼守高冈,放孙恩的海军进入冈身之西的河湖,则孙恩岂不是直捣吴郡?冈身地带地势较高,战争时期必须守卫。青龙镇地势低洼,显然不利守卫。冈身地带,淡水较多,而青龙镇原本水质较咸,显然冈身地带更方便屯兵。谭其骧说沪渎垒不应该在冈身之东,这是当然,但是他没有回答沪渎垒为何不在冈身的口门,而远到冈身之西的青龙镇附近。
所谓沪渎垒在吴县东北百里之说,确实值得重视,沪渎垒不可能远到今上海市区,应在上海之西,但是不会远到青龙镇。因为《太平寰宇记》是抄录各地图志编成,有时会有省讹。如果按照古代里制,从吴县城(今苏州)到青浦西境已有百里。所以百里二字不可信,原文应有省略。
其实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还有一段更重要的话:
“袁山松城,在沪渎江侧,为波涛冲激,半毁江中。袁山松城东三十里,夹江又有二城相对,阖闾所筑以控越处。古人于海道,固为之防矣。”
袁山松城之东三十里,有两城夹江相对,这两个城很可能就是芦子城。芦子城有两个城,夹江相对,中间原来是吴淞江,后来吴淞江改道东城之东,把东城的东部全部冲毁,只留下西南角。那么袁山松城,也即沪渎垒应该在芦子城之西三十里,谭其骧认为芦子城在今芦浦口渡口附近,褚绍唐认为西城在太阳庙一带,东城在上海火车站以东。我认为,考虑到吴淞江改道,芦子城应该在今上海火车站附近。从芦子城向西三十里,正是在今江桥镇,也即古代的冈身地带,这里就是古代的吴淞江海口,南北有沙冈,所以晋军应该在此驻守。沪渎垒在此处,正好守卫冈身,占据高地。
前人考证的古代上海的海岸线偏西,根据虹口区广中路出土的南北朝青釉瓷罐,广中路在南北朝时早已成陆,东晋时已经是滩涂。广中路在上海火车站的北部,证明今天的上海火车站在东晋时已经成陆,因为在海边的滩涂苇荡,所以在此建芦子城。
弘治《上海志》卷六《城垒》说:“阖闾城在二十七保,夹江二城相对。”同卷又说上海县北十里的沪渎垒即芦子城,其实这是抄录前志,不明芦子城就是阖闾城,不是沪渎垒,所以不足为信。卷二《水类》说:“西芦浦,在二十七保,大芦浦,在二十七保。”阖闾城也在二十七保,显然,芦浦旁的芦子城就是阖闾城。芦子城是沪渎垒的外围据点,在海滩上的芦苇荡中,既有芦浦之名,故名芦子城。但是芦子城仅是沪渎垒的外围据点,不如沪渎垒重要,所以《晋书》等正史不记芦子城,而地方志有记载。
阖闾城不可能是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所筑,因为在阖闾时代,阖闾城一带还是大海。在《越绝书》等书中没有看到这个阖闾城,所以阖闾城是后人附会。因为芦、闾古代同音,所以芦子城被人附会为阖闾城了。
四、筑耶城的位置
南宋绍熙《云间志》卷上《古迹》又记载:“筑耶城,在县东三十五里,高七尺,周回三百五步。《旧经》曰晋左将军袁崧所筑,今遗址尚存。”袁崧是袁山松之误,弘治《上海志》卷六《城垒》说:“筑耶城在十六保,高七尺,周三十五步,晋左将军袁崧所筑,今圮。”此城不可能只有三十五步,这是讹误,或留下的残墙长度。
筑耶城也是袁山松为防御孙恩所筑,我认为原来也应该在海口的冈身上,弘治《上海志》卷二《水类》说:“竹冈泾,在十六保。沙冈泾,在十六保。”卷四《庙貌》说:“筑耶将军祠,在长人乡沙冈。正统间重修,其地旧有筑耶城,乃崧所筑,世传祀袁崧云。按崧以忠节死境内,祀之宜也。袁崧即袁山松,筑耶城也在十六保,就在竹冈、沙冈附近,这是冈身地带的两条沙堤,根据前引谭其骧《关于上海地区的成陆年代》《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的研究,绍熙《云间志》说吴淞江以南的冈身分为三条,没说名字。正德《松江府志》说西面是沙冈,通过沙冈庵、马桥镇直抵漕泾镇海边,中间是紫冈,在沙冈之东三里,东边一条竹冈,还在紫冈之东六里,经过莘庄、颛桥、北桥、闵行、南桥等地,直抵柘林城西的海边。谭其骧前一文把竹冈、紫冈位置颠倒,后一文改正。根据马桥遗址的年代可知,沙冈、紫冈的形成年代在五六千年前。根据现代科学测定,沙冈的形成年代在6800—6000年前,竹冈的形成年代在4200—4000年前。沙冈泾、竹冈泾就是沙冈、竹冈下面的河流,即夹在紫冈两侧的河流,因为三条沙冈之间地势低洼,所以形成河流。沙冈泾、竹冈泾今名沙港、竹港,黄浦江北为北沙港、北竹港,黄浦江南为南沙港、南竹港(图三)。
沙冈地带是古人聚居地,所以有很多古代遗址,筑耶城附近就有董家村遗址,再往北有著名的马桥遗址,是马桥文化命名之地。上海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在沙冈地带之西。
我认为筑耶或许源自竹涯,即竹冈下的水边之意。筑、竹同音,耶、涯音近。说明筑耶城在竹冈之旁。具体来说是黄浦江穿过竹冈的水口,在今闵行区上海电机厂和汽轮机厂一带,今无遗迹。弘治《上海志》卷五《堰闸》说:“将军堰,晋左将军袁崧所筑,因名。竹冈堰,沙冈堰,俱在十六保。”将军堰似乎也在筑耶城附近,是否为袁山松所筑,今不可考。
袁山松庙即筑耶将军祠,1951年改为仓库,1969年彻底拆除。据说闵联公司建造大楼时,挖出的城砖上有筑耶两个字。有学者提出在其西2千米处的金星村沙冈东西侧发现两个大黄泥墩,即筑耶城,墩有古墓。还有人提出沙冈之东也有两个黄泥墩,这两处黄泥墩是古代海岸的烽火台,但是此说未必可信,因为墩中有墓,也有可能是後世的烽火台。
我以为筑耶将军祠可能在筑耶城内,弘治《上海志》说祠在城中,所以这两个黄泥墩未必是筑耶城。既然墩中有古墓,很可能是城外的陵墓。筑耶城如果是源自竹冈之涯,则应在沙冈之东的竹冈附近,而不在沙冈。或许筑耶城最初在竹冈旁,或在竹冈和沙冈之间,有可能在不同时代存在移动,具体位置需要通过考古发掘确定。总之筑耶城是在黄浦江穿过沙冈地带的口门处,印证我在上文提出的沪渎垒也在吴淞江穿过沙冈地带的口门处。
黄浦江成为吴淞江的主流虽然是明代才被夏元吉改成,但是黄浦的名字很早就有了。上海奉贤区黄浦江南岸李家阁村附近出土的洪武二十五年(1392)的陆征的《故中宪大夫福建汀州府知府陆公圹志》记载:“先考始徙上海黄浦桥之南居焉。”则元代已有黄浦,位置吻合。原来的黄浦江虽然不是一条大江,但也是一条穿过沙冈、注入大海的河流。这是一处重要的沙冈口门,所以东晋必须在此筑城。
南宋时期的海岸线,虽然已经向东推进到了今黄浦江以东地区,但是闵行区东南部一定仍然水质苦咸,所以要挖井取水。现在闵行区古藤园里保存一块来自黄浦江大转弯处的古井栏(图四),上面铭文说:“弟子项妙明,发诚心舍财,命工□□□□,开凿义井一口,以□为□功德,专用报荐亡妻陆□□弟子,超升佛界。绍定五年五月十三题。”宋理宗绍兴五年(1232)在南宋晚期,义井可能指公共用井,或许在佛寺附近。
五、东晋华亭海岸的北方移民
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华亭大蛇》:
吴郡海盐县北乡亭里,有士人陈甲,本下邳人。晋元帝时寓居华亭,猎于东野大薮,欻见大蛇,长六七丈,形如百斛船,玄黄五色,卧冈下。陈即射杀之,不敢说。三年,与乡人共猎,至故见蛇处,语同行曰:“昔在此杀大蛇。”其夜梦见一人,乌衣,黑帻,来至其家,问曰:“我昔昏醉,汝无状杀我。我昔醉,不识汝面,故三年不相知,今日来就死。”其人即惊觉。明日,腹痛而卒。
这则史料虽然出自《搜神记》,但是非常宝贵,反映了东晋初年北方移民进入上海的历史。陈甲是下邳人,古代下邳县城在今江苏省睢宁县北的古邳镇,西晋有下邳国,辖今泗阳县、泗县到邳州市一带,所以此处的下邳也有可能是下邳国。下邳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东晋初年晋元帝司马睿原来就在下邳,所以东晋初年,自然有很多下邳人南渡到江南。陈甲与乡人出猎,说明来到华亭的下邳人很多,是同乡集体移民。
早期华亭史料极少,正史不可能详细记载东晋初年的华亭移民。此条记载说明北方移民来到华亭,住在东野大薮,也即东部沿海的荒野大泽。这样避免侵占原来华亭居民土地,引发矛盾。陈甲见冈下有大蛇,其实就是上海的冈身地带,也即古海岸的沙冈。
六朝时期东南各地出现很多杀死蟒蛇的记载,最著名是就是《搜神记》卷十九的李寄斩蛇故事,前人早已指出这种杀蛇的故事是指东南越人的传统信仰被摧毁。李寄是将乐县令之女,将乐县是孙吴在闽西北新设六县之一,因为汉末大量北方移民来到福建,所以孙吴设县。李寄所斩的闽中大蛇原来是巫师用童女祭祀,其实是越人的信仰。李氏代表汉人文化,自然要斩蛇,李寄斩蛇的实质是北方移民的汉文化取代越人的传统文化。
除了李寄斩蛇,还有很多类似故事。刘宋临川王刘义庆所作《幽明录》说安息国(今伊朗)王子安世高出家,学佛于印度舍卫城,又到中国广州:“随至会稽,过嵇山庙,呼神共语,庙神蟒形,身长数丈,泪出,世高向之语,蟒形便去,世高亦还船。有一少年上船,长跪前,受咒愿,因遂不见。广州客曰:向少年即庙神,得离恶形矣。云庙神即是宿长者子,后庙祝闻有臭气,见大蟒死,庙从此神歇。前至会稽,入市门,值有相打者,误中世高头,即卒。广州客,遂事佛精进。”传说安世高来到会稽嵇山庙(在今绍兴),庙神是一条大蟒蛇,见到安世高,随即流泪,而且随他上船,不久大蟒死去,此庙荒废。崇拜蟒蛇是东南土著越人的传统,这个故事显然是指佛教降服东南沿海的土神,东南民众改宗佛教。蟒神追随安世高上船,说明蟒神庙在海边,信众是航海者,所以这个故事反映了六朝时期佛教在东方航海者中发展的历史。《幽明录》还有一则会稽郡人杀死蛇神的故事,说明这种故事在六朝时期的江南很流行。
陈甲杀死大蛇,既反映了早期移民开垦荒地的经济变迁,又反映社会文化变迁,还与两晋之际全球气温干冷有关。大蛇长六七丈,无疑是蟒蛇,说明原来气候较热。西晋开始,中国气候显著趋向干冷,《宋书》卷三十一《五行志二》记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到太熙元年(290),连续十一年大旱。晋惠帝时又有四年大旱,到晋怀帝永嘉三年(309):“河、洛、江、汉皆可涉。”黄河、洛河、长江、汉水旱到可以走过,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旱景象。晋元帝时也有两年大旱,干旱为南方湿地的开发提供了便利。魏晋时期,中国气候还显著变冷,《宋书》卷三十三《五行志四》说:“吴孙权赤乌四年(241)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鸟兽死者太半。”西晋时期又有多次大雪,到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十二月冬,雪平地三尺。”建业(南京)、洛阳都有一米深的大雪,说明气候严重变冷。
因为气候干冷,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必须南下,这就是所谓五胡乱华必然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北方汉族也必须南迁,即使不出现五胡乱华,或许也有很多北方汉族南迁。陈甲是东晋初年人,到东晋末年又有很多移民来到华亭。所以东晋时期的上海沿海早已不是荒无人烟的海滩,而是移民聚集之地,到处都有垦荒建村的热闹场面。东晋时期的上海沿海移民,可能有人参加了孙恩起事,即使未参加的人也被东晋政权所防范,东晋政权也利用这些移民修筑沿海的沪渎垒、筑耶城、芦子城。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东晋时期的上海沿海大移民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沪渎垒等城堡修筑意义。因为有这些移民,才有在上海沿海筑城设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因为早期东南沿海的史料较少,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地图集等著作,在东南沿海往往是一片空白,这使得我们的脑海中往往形成这些地方空无人烟的错觉。其实正史对东南沿海的早期记载往往是概述,必须结合笔记、小说、文集的细致记载,才能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形成东南沿海早期历史的具体历史场景。早期东南沿海的历史并非不可探究,研究早期东南沿海的历史对于我们贯通地域历史的认识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六、海盐大柱
南迁的东海郡人虞丘进是征讨孙恩的重要将领,《宋书》卷四十九《虞丘进传》:“隆安中,从高祖征孙恩,戍句章城,被围数十日,无日不战,身被数创。至余姚呵浦,破贼张骠,追至海盐故治及娄县。于蒲涛口与孙恩水战,又被重创。追恩至郁州,又至石鹿头,还海盐大柱,频战有功。”
蒲涛口在今江苏如皋市白蒲镇,《宋书·州郡志》孙恩被平定后,晋安帝设蒲涛县。清代人的《白蒲镇志》,记载白蒲镇出土古砖上有蒲涛县三字。《南齐书》卷十八《祥瑞志》记载蒲涛县有亮野村,我认为亮野村源自琅邪,是琅邪移民建立。
谭其骧考证秦代海盐县城在今上海奉贤区张堰镇南部的甸山、查山附近,沉没为柘湖,西汉迁到今平湖市东南二十七里的故邑山,在今乍浦镇。东晋咸康七年(341)迁到今海盐城东南,因为秦代故治已经成湖,所以孙恩和虞丘进打仗的海盐故治很可能在今乍浦镇。
海盐大柱前人未曾考证,我想到万历《淮安府志》卷三盐城县:“铁柱冈,治北二里海岸上,世传秦王系马柱,蛟龙畏铁,作此镇之。”书中有很多宋元地志内容,南宋盐城县城还紧靠海岸,秦始皇确实经过盐城海岸,《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唐代封寅《封氏闻见记》:“海州南有沟水,上通淮、楚,公私漕运之路也。宝应中,堰破水涸,鱼商绝行。州差东海令李知远主役修复,堰将成辄坏。如此者数四,用费颇多,知远甚以为忧。或说梁代筑浮山堰,频有缺坏,乃以铁数万斤,坟积其下,堰乃成。知远闻之,即依其言而塞穴……盖金铁味辛,辛能害目,蛟龙护其目,避之而去,故堰可成。”海盐县海岸的大柱很可能类似盐城海岸的铁柱,可能是为稳定海岸或其他原因。
浙北海岸和江淮海岸有非常类似的传说,《水经注》卷二十九《沔水》引《神异传》记载秦始皇长水县(今嘉兴)沦陷为湖与《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二海州朐山县(今连云港)引《神异传》记载秦始皇伊莱山之南六十里的县城沦陷为湖,基本相同,但这个故事不是从江南抄来,因为下文还提到北齐天统时干旱露出湖底的古城。
七、东冲应是东涌
卢循从建康退回广州,刘裕派孙处航海去广州,万里偷袭(图五、六),《宋书》卷四十九《孙处传》:“孙处,字季高,会稽永兴人也……少任气,高祖东征孙恩,季高义乐随……卢循之难,于石头捍栅,戍越城、查浦,破贼于新亭。高祖……遣季高率众三千,泛海袭番禺。初,贼不以海道为防,季高至东冲,去城十余里,城内犹未知。循守战士犹有数千人,城池甚固。季高先焚舟舰,悉力登岸,会天大雾,四面陵城,即日克拔。循父嘏、长史孙建之、司马虞尫夫等,轻舟奔始兴。即分遣振武将军沈田子等,讨平始兴、南康、临贺、始安岭表诸郡。”
现在广东珠江三角洲,还有很多地名称为涌,读作chong,我认为这条记载中的番禺城外十里的东衝就是东涌,是史书最早记载的涌字地名。现在珠江三角洲还有很多东涌,但不是孙处作战的这个东衝。
今天广州市中心的东濠涌是明代的广州的东城壕,六朝的广州城壕在其稍西的德政路。从此开始计算,六朝广州城东十里的东涌,很可能是今天的沙河涌。从白云山南流,注入珠江。原来杨箕村的西部是沙河涌,东部是火甲涌。现在杨箕村东南的冼村东部,原来还有多条河涌,现在因为城市建设已经从地面消失。六朝的冼村很可能还是一片沙洲,也许尚未成陆。杨箕村的西北水均岗,原来是水军的驻地。杨箕村的南部现在已经远离珠江,但是古代南面就是珠江。杨箕村西南到东山,原来也是沙洲。杨箕村到冼村,六朝时是人烟稀少的沙洲,再往西的东山是番禺之东的屏障,所以孙处在沙河涌以东驻足观察。
孙处在东涌停船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现在珠江南部的磨碟沙到琶洲,及其南部的赤沙、小洲等沙洲,当时都尚未形成。赤岗到凤岗、花岗、牛眼岗、石榴岗等小山岗,突出在海口的沙洲之前,北山、仑头和长洲上的一些小岗当时都是海岛。当时的海口就在赤岗和杨箕村之间,海面到此处突然变窄,所以孙处的海军到杨箕村的南部才进入内河,所以要在杨箕村的南部停留。
八、涌、甬、永
很多人认为广东的埇、涌是岭南土俗地名字,其实不是,湖南常见的地名冲即河谷,是同源字。有些看似岭南特色的地名,其实源自湖南。比如澳门有氹仔岛,氹是凼的讹误,凼是荡、塘的俗字,湖南有很多凼字地名。再如香港有红磡,湖南也有很多磡、勘字,应该是坎的俗字。粤北、粤东的塅,是湖北和湖南的常见地名。广东的围就是湖南的垸,广东的澳就是湖南的坳。广东有深圳,湖南也有圳字地名,洞口县有大圳,平江县有圳勘。广东三水有大塱山,湖南耒阳有观音朗山,衡东县有上朗山。表示山的朗、塱又写成崀,应即山梁的梁,现在北部吴语也把上说成浪。珠江三角洲表示水道的滘字地名也源自湖南,澧县东北有青龙窖,华容县西南有花兰窖。东莞有企石镇,湖南娄底有企石村。深圳东南有沱泞列岛,湖南湘阴县西北的庭湖有沱涟港。香港有铜锣湾,湖南也有很多铜锣、同罗地名。现在粤语表示看的睇,西汉扬雄《方言》记载是南楚之外的用语,证明历史上楚语对粤语影响很大。
涌的本字是永,汉字的永是左边的小河注入右边的大河的象形(图七)。永字反过来写,就是字,是派(沠)的本字,字是左边的大河分出右边小河的象形。许慎《说文解字》:“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所以派、脉是同源字,由分出河流引申为派生、分支。从语言文字学来考证,可知华南的涌字不是一个土俗字,而是来自古汉语。如果不认真研究语言文字学,往会误以为很多通用字是土俗字。历史上有湖南到岭南的移民,也有江南从海路到岭南的移民,广东的涌字地名可能来自湖南,也可能从海路来自江南。
宁波简称是甬,甬就是涌。《史记·越世家》记载楚国灭越之后:“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此句的江南指浙江(今钱塘江)以南,湖南常德夕阳坡楚简记载:“越甬君羸,将其众以归楚之岁。”这个甬君应该是甬地(今宁波)的一个越人君长,他归楚的年代,李学勤据该简所记历像定为楚怀王二十二年(前307)。
宁波虽然也在余姚江和甬江汇合处,但是古代受到海潮的强烈影响,所以早期不是郡县之城,唐代才成为州城所在。永的本义是小河涌入大河,因为涌入会激起波浪,所以引申为波浪。现在闽语的涌是波浪,福建连江县的东引岛原名是东涌岛,闽南语的涌读作yin。宁波城所在的三江口,原来就是江潮和海潮的波浪冲击之处,故名为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