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0491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城市地名

南京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12-28 阅读:884 次


彭雪开


南京境域,唐虞夏商时属古扬州之域。公元前十二世纪,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让奔荆蛮,以避季历,乃立国于江南称勾吴,为吴太伯。[1]周武王十三年(约前1122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于勾吴,号吴国。南京境域属之。[2]

史载南京政区建置约有2500多年,十代为都历487年,实属国内罕见。其县以上政区地名(即古代金陵大体范围内)多达56个,尤以棠邑、濑渚邑、金陵、秣陵、建业、建康、江宁、白下、应天、南京、天京、扬州、丹阳等著称于世。今择其要作地名源流考释。

棠邑。春秋末期,楚之古邑,棠,字出古匋;树名,又称甘棠。《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郭璞注:“棠梨也。”《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当释为此树之意。

邑,字见甲骨文,从口从邑。字形似城区有土地的人,示意为都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3]《管子·乘马》:“官成而立邑。”棠邑之“邑”,当指官方于此建立的城邑。

棠邑应为楚之县邑。

其一,春秋初五霸始争雄时,楚国最早灭权国为县(见顾颉刚《禹贡卷七・春秋时代的县》)。后置县较普遍。据《左传・庄公十八年》追记:“初,楚武王克权,使缗尹之。”据《左传・庄公六年》《庄公十四年》《春秋・僖公五年》《僖公二十六年》《春秋・文公四年》《文公五年》《文公十六年》等载,楚文王灭周边小诸侯国为县,设县尹理之。春秋时期,楚国在边境都邑置县的有武城、折、白、叶等。[4]

其二,棠邑当为楚共王(前600-前500)首置的军事邑(前570年)。公元前597年,楚申公巫臣携夏姬叛楚,由郑国逃至晋国任为邢大夫。楚子反灭全家。公元前584年(鲁成公七年),巫臣建议晋国联吴抗楚,并亲自至吴国教人驾驶战车,训练士兵,教之阵战。吴始伐楚。从此,吴、楚关系一直紧张。[5]公元前570年(楚共王二十一年),楚伐吴为吴所败。吴与晋及中原诸国通好,进一步与楚为敌。约在这一年于吴、楚两国交界处,楚设置军事棠邑,驻军防吴。

其三,公元前560年,楚置棠邑县。据《春秋左传・二十年》载:“棠君尚谓其弟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杜预注:“棠君,奢之长子尚也,为棠邑大夫。”尚与父伍奢死前,一直任棠邑大夫(县尹)。由此推测,楚棠邑置县应在楚令尹子襄帅师伐吴之前,最有可能是公元前560年,在军邑棠邑基础上,设置棠邑县,借以提供兵力、粮草,以便伐吴取胜。结果楚败吴胜。楚子囊(?-前559年)返回楚郢后,死前已预感到吴对楚之威胁,遗言楚子庚:应该加修楚郢城墙。[3]611

其四,棠邑县地望当在今南京市六合区一带,治今六合区程桥镇。六合县,隋开皇四年(584)改尉氏县置。六合县治今南京市六合区雄州镇。《元和郡县志》载:“六合县因六合山以为名。”或如明万历《六合县志》接嘉定《六合县志》云:梁武帝登云山望六合,遂改名六合。据六合区相关史料载:春秋时为楚之棠邑。“棠邑是南京市长江北岸最早的城邑。”[6]今考六合区程桥镇周围先后发掘三座吴国贵族墓,出土一大批青铜鼎、缶、编钟等青铜礼器和剑、戈、矛、戟等兵器,以及车马器、玉器、铁器、铜剑、铜匝等,尤其是出土了带铭文的“臧孙”编钟。由此推断:古棠邑在今六合区程桥镇一带。

周景王四年(前541),吴国在今南京市高淳区筑固城称濑渚邑,《越绝书》:“东欧,越王所立也,元王四年范蠡筑。”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后,筑长千城,[7]为南京城区建军邑之始。《至正金陵新志》有“大长干、小长干”之载。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6),即楚威王四年,楚置金陵县邑,属江东郡。筑邑城石头山,为南京城区建置之始。

金陵邑。金,字出麦鼎,可释为金紫色之意,此为金陵邑“金”之本意。《诗・小雅・车攻》:“赤芾金鳥,会同有铎。”郑弘注:“金舄,黄朱色也。”唐孟郊《送淡公十二首》之九:“橙橘金蓋槛,竹蕉绿凝禅。”皆释为此义。

陵,古今文中多指高大的土石山。《国语・齐语》:“陆、阜、陵、瑾、井、田、畴、均、则民不憾。”《诗经・小雅・天保》:“如山阜,如冈如陵。”《说文》“陵,大阜也。”金陵之“陵”当为此义。

金陵得名,历有三说:一说宋《景定建康志》云:紫金山古称金陵山,楚威王置邑时“因山立号,故号金陵。”二说唐代许嵩《建康实录》云:因“地接华阳金坛之陵,故号金陵。”三说明代《金陵・图经》云:“若楚威王见此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经多数学者考证及相关文献载,今多从“因山立号,故号金陵”之说。[8]

金陵邑,当以金陵山为名,而金陵山与阳光映照山峰岩石相关。

其一,金陵山,据志书记载,钟山即紫金山。汉时称钟山,三国吴孙权为避祖讳,改钟山为蒋山(宋复原名)。因山上有紫页岩,阳光映照,远望呈紫金色。东晋时又叫紫金山。[9]金陵、紫金山,皆因早晚阳光照射山陵之意。楚筑城邑于山陵之上,故曰金陵邑。

其二,中国大陆以“紫金”名山名县者,皆与金色阳光映照山峰相关。如今衡山县城西郊紫金山(亦名紫巾山),传为南岳山脉72峰之一,现辟为紫金山森林公园为县内名胜,有历代文人登山览胜,多有诗文题咏。[10]广东省紫金县,原名永安县,1914年为避福建、广西永安县重名,易名紫金县,以紫金山在该县城东北隅,城环其上故名。

综上所述,公元前570年,楚伐吴时于吴楚两国边界置军事邑—棠邑;约在公元前560年,楚势力东扩于军事棠邑基础上置棠邑县,其地望大致相当于今南京市六合区境域范围,治今六合区程桥镇。公元前336年,楚置金陵县,属楚江东郡;筑县邑城石头山,为今南京城区建置之始。

秦灭六国时毁楚金陵邑。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以楚金陵县境域,置秣陵县,属会稽郡;移县治今秣陵县秣陵桥镇,即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镇;亦说仍治原楚金陵县邑。秦秣陵县治驻何处,需进一步考证。

秣陵,何以为名?秣,喂牲口的饲料。《周礼・天官・大宰》:“以九式均节财用……七曰刍秣之式。”《诗经・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正字通・禾部》:“秣,食马稭也。”陵,高耸的土石山。秣陵,意为饲养牧马的高耸土石山。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秣陵,楚威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这当为传闻。实际上如《越绝书・吴地传》所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坏诸侯郡县城。”[11]即秦毁楚金陵邑,废城邑为牧马场,故名秣陵,并移治他处。

西汉秣陵县属丹阳郡。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孙权将首府自吴(苏州)迁京口称京城。建安十六年(211),孙权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区)徒治于今南京,次年改秣陵为建业,以“建功立业”为名,属丹阳郡。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建安二十年(215),刘备在成都称帝后。吴黄武八年(229)四月十三日,孙权徙治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称帝。吴黄龙元年(229),立国号为吴,定都于建业(今南京市)。

西晋太康元年(280),晋灭吴,复名秣陵县;三年分淮水(今秦淮河)北为建邺县;南为秣陵县,还治秦时旧址。东晋义熙九年(413),移治京邑斗场柏社(今南京武定桥东南);元熙元年(419)又移治小长干巷内扬州府禁防参军(今南京中华门外西侧)。隋平陈并入江宁县。[9]2444

建康。西晋建兴元年(313),为避晋暋帝司马邺名讳,改建业县为建康县,治今南京市内秦淮河以北,属丹扬郡。东晋,南朝皆都于此,称建康城。以建立安宁之境为名。

建,字出金文,古今文中有树立、建造之义。《诗・小雅・出车》:“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孔颖达疏:“乃建立彼旄于戎车之上矣。”《国语・晋语曰》:“善,德之建也。”

康,本义指安宁、安乐。《国语・周语下》:“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遐迩一体,中外褆福,不亦康乎?”建康,建立安宁之意。

晋暋帝司马邺为避“邺”讳,改建邺县为建康县,可能更符合其建立安宁之境的愿景。因建功立业难,而守业更难,此乃国政通则。东晋、南朝建都于此,不改其名,足见“建康”地名,影响深远,非避讳说那么单纯。

隋开皇九年(589),废秣陵县、建康县入江宁县,治建康县原治;十年江宁县移治冶城(今市区)。唐武德三年(620)后,江宁县名频改,县治不移,州治迁定于此。明、清之后,上元、江宁二县同为江宁、建康、集庆等府、路治。武义二年(920)改昇州为金陵府。南唐昇元元年(937),改为江宁府,为京都。[9]2081

隋唐时代,政区地名更改较为频繁。一些学者归纳为:一是因避讳而改;二是改因整顿前朝政区地名过多过滥而改;三是避免同级政区地名重名而改;四是改掉字形相似或读音相近、相同的政区地名而改。[12]唐武德贞观年间开元年间,导致今南京市区地名更名较多,当与以上几种因素相关;更名具体深因,仍可探讨。

江宁,何以为名?江,古代专指长江。《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以上皆释为长江之意。

宁,安定。字出甲骨文,释为贮积、地名、人名。《诗・小雅・棠棣》:“表乱既平,既安且宁。”《周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以上皆释为此意。

宋《太平寰宇记》引《舆地志》曰:“故江宁县城,在县南七十里,晋永嘉中,帝初通江南,以江外无事宁静,于此置江宁县。南门临浦水,至今呼江宁。”故治在今南京市江宁区江宁镇,以“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而得名。

置江宁县并释其义,当为晋孝怀帝司马炽所为。

据《晋书卷五・孝怀帝》载:孝怀帝司马炽为晋武帝第二十五子,太熙元年(290)封为豫章郡王。“属惠帝之时,宗室构祸,帝冲素自守,门绝宾游,不交世事,专玩史籍,有誉于时。”[13]晋惠帝司马衷愚傻,而司马炽也无大志,“八王之乱”时未参与,平叛后封为皇太弟,司马衷死后即皇帝位。在位期间,少有作为。北方爆发“五胡乱华”,各建政权。其国内各地反叛不断,宫适内斗不止,自然灾害不断,晋永嘉五年(311),少数民族政权皇帝刘聪从长安发兵,攻破西晋国都洛阳,司马炽被俘废为会稽公,居平阳(今河南省信阳县南)。司马炽称帝后是否到江南,国史无载。不过,据《舆地志》相关记载看,司马炽可能于这一时期,置江宁县。因自少有“专玩史籍”之习,于是到今南京对“江宁”地名的由来,作出解释。可惜,司马炽生逢乱世,永嘉七年二月初一日被刘聪毒死。

自西晋太康二年(280),改临江县为江宁县后,“江宁”地名,历经不衰,直至2000年改江宁县为南京市江宁区,足见其影响深远,至今仍称名于世。

北宋开宝八年(975),改江宁府为昇州。天禧二年(1018)复为江宁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改为建康府。元至元十四年(1227)升为建康路。天历二年(1329)改为集庆路。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改为应天府。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于此曰南京。

南京。南,方位词,字出甲骨文。《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孔传:“此居治南方之官。”《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古人认为面对日出方向为东,右手方向为南。

京,字出甲骨文,字形象高丘上有建筑物之形。后世多引申为京城、国都。《诗・大雅・文王》:“裸将于京。”张衡《东京赋》:“京邑冀冀,四方所视。”皆释为此义。南京,立在南方的国都之意。

明洪武初即位,都应天府(治今江苏南京市)。洪武元年(1368)八月,欲迁北宋古都开封府,建开封府为北京,故称应天府为南京。十一年开封府罢称北京,改南京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为京师,原京师改为南京。明代直隶于南京的地区的南直隶(不设布政使),辖境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二省一市地。

清初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属于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属江苏省。太平天国时期(1853-1864),于此建天京。辛亥革命时一度复号南京。民国元年(1912)称南京府,旋改江宁县,废南京称号,但仍习称南京。民国16年(1927)国民政府定都于此,划城郊区域设市,正式命名为南京。[9]2059至此后南京称名不改,区划累调,区域广扩,归属随政区调整而更属。[2]9-10

南京境域,山川交汇,河网纵横,气候热湿。富有农产,工业基础雄厚。为江苏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多高校及科研院所。有钟山(含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等)、玄武湖、莫愁湖、栖霞山等名胜古迹。有梅园新村、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和纪念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渐成全国都市旅游旺地。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21.

[2]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京简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1.

[3](春秋)左丘明著,陈成国撰.春秋左传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1003-1005.

[4]顾德融,朱顺龙著.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80.

[5]魏昌著.楚国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129-131.

[6]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南京文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31.

[7]今本《越绝书》无长干里越城之载,所录见引《太平环宇记》《太平御览》转引《丹阳记》所录北宋前《越绝书》记载。

[8]李源.金陵邑与南京城市发展[J].青春岁月,2013:(20).

[9]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191.

[10]衡山县志编纂委员会.衡山县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4:581.

[11]赵晔,应劭,崔鸿等著.野史精品(第一辑)[M]长沙:岳麓书社,1996:98.

[12]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146.

[1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73.

 

 

2021年12月1日修改定稿

 

彭雪开于湖南工大山水文园芙蓉居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