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0629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社会治理视阈下地名公共服务的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1-24 阅读:870 次

来源:地名笔谈

张清华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地名管理作为治理体系中“政府负责”的组成部分,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优化新时代地名公共服务供给,对于推进地名公共服务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片图片

社会治理对地名公共服务提出新要求


社会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形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主体间关系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功能上,强调社会力量、公众参与,依靠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其中,“政府负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控,不是政府包揽一切,而是政府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管理城市事务、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优质地名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更好地贯彻共治理念,规范政府部门治理职能,推进配套制度、服务标准建设,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保护机制,引导协调各方力量有序参与。图片图片

社会治理中地名公共服务存在的不足


法规标准体系供给不平衡。社会治理中的“政府负责”,不仅仅是直接提供公共产品,还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对有关的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提升社会治理效果的可期待性和透明性,增强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目前,地名领域中的法规标准体系多集中在命名、更名等方面。在激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治理方面还缺乏有效规范,特别是引导研究机构和高新企业参与开发,提供更加优质、精细的地名服务产品方面存在不足。在鼓励公众参与方面,缺乏实质性操作层面的细化标准规范。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主要集中在地名命名方面,还不能做到地名立法、地名行政和公共服务等全链条的广泛参与。社会协同质量有待提升。在地名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力量一方面可以提供一部分基础公共产品,弥补政府供给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科技优势在普惠性公共产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精细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在引领社会需求的同时,会推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形成良性互动。目前,地名领域社会协同的层次不高,社会组织参与主要集中在地名文化宣传、活动组织等方面,在收集、反映社会的地名诉求方面还有待提升;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主要集中在政府购买服务,自主性开发不足,对地名管理和服务的科技引领、支撑不够。公众参与不够有序有效。社会治理主要目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幸福美好的生活。公众既是治理的主体,也是治理的客体,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更能直接表现出人民群众的需求。道路名称、公共交通设施名称、小区名称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高。然而,从目前参与地名命名、更名论证会、咨询会的情况来看,公众参与在代表性、专业性方面存在不足。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理念、素质和能力。自媒体时代公众的意见发散多样,缺乏规范有效的组织会给正常工作带来被动。图片图片

以优化“政府负责”为着力点,推动地名公共服务创新发展


增强“政府负责”的整体性、协同性。地名具有种类多、范围广等特点,不仅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还包括行政区划名称,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名称,街路巷名称,住宅区、楼宇名称以及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名称,涉及部门众多。地名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九龙治水、无人看闸”成为多年来制约地名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地名管理条例》修订、实施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地名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地址、小区名称等申报流程,实现从“一门申报”到“一窗申报”“一网申报”“一掌申报”的转变,达成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多点几下”的提升。通过增强政府部门的整体性、协同性,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的作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增强社会、公众参与的可期待性。要通过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可期待性。例如,通过制定论证会、听证会等标准规范对公众参与的方式、程序、人员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在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方面,较为明确地列出鼓励参与的业务范围、参与方式、激励措施等。通过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地名领域社会治理的可期待性,提升参与的有序性、有效性。增强地名公共服务差异化供给。在提供普惠性、基础性地名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细分地名公共服务产品受众,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公共服务,满足日趋多样化、异质性的用户需求。在信息技术方面,引导社会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引入物联网等新技术,挖掘地名信息潜能和大数据优势,推进地址等微观地名的收集、开发和利用,与物流、导航等社会需求相适应,开发新型智能地名标志等更加优质的产品,增强指位信息饱和度,发挥地名在网格化治理、应急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地名文化方面,注重挖掘地名文化的地域特质,推进地名文化与公众的互动性,鼓励、引导社会组织等推进地名文化进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推出更适合青少年阅读、兼具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图书,发挥地名在乡土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加速地名管理、公共服务和地名文化的融合。地名管理、公共服务和地名文化是地名工作有机整体的三个方面。地名管理是基础,公共服务是目的,地名文化是灵魂,是引领力、内驱力。要着眼于地名领域社会治理的整体性供给、整体性推进工作,提供整体性社会治理方案。加速地名文化与地名管理、公共服务相互融合,将地名文化的思维渗透到地名管理、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运用具有文化含量的措施手段,推进具有文化氛围的社会治理,提供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烙印的地名公共服务产品。

- THE END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