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45631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扬州市173个新地名留住历史和乡愁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2-10 阅读:546 次

来源:地名世界

扬州市173个新地名留住历史和乡愁

城市快速路命名成亮点 


近日,2021年市区新增173个地名,其中城区道路23个、街路巷72个、居民小区61个、广场12个、楼宇等重要建筑物5个。一批历史地名又在新时代复活,新地名既折射了历史变迁,也留住了人们的记忆和乡愁。
保留传统印记 消失的村庄因地名而留存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符号和标识。对一座城市来说,老地名便是它的记忆之一。在“双东”历史街区不足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曾纵横着108条古巷,如今有的依然人来人往,有的已经在现代化进程中消失。
“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所有耳熟能详的老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精神和家园情怀。”扬州市民政局地名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道路命名的时候,我们都尽量保存使用老地名。”
“去年扬州新增的地名中,二畔铺是历史地名,本是街坊名,后来居民拆迁搬走了,现在以路名形式将其保留下来。”市地名专家黄继林介绍到,二畔铺原是一个位于便益门大桥东侧的老街坊,东临新民村,南接洼字街,西侧是古运河,北面靠着五台山,是扬州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安墩巷是历史上曾经热闹的商业街区,位于护城河畔,由于大雨时节常有洪水倒灌,因此历史上在此筑坝堆墩挡水,意为安安稳稳,所以叫安墩,这个地名已有一二百年历史了。”黄继林介绍说,钱湾路位于市经开区施桥镇,东至施桥南路,西至裕元工业园,长约1400米,宽8米。该路位于已经拆迁的钱家湾村,以“钱湾”命名,以留住乡愁,留住记忆;太丰路位于广陵区李典镇,东至吴桥路新坝村中三组,西至太平洋大道,长970米,宽14米,以道路经过的“太丰组”村庄命名,寓意太平丰收。
复活城市记忆 盐厅子路诉说明清往事
扬州曾富甲天下,尤以盐商富可敌国。去年又新添了一条盐厅子路。这是扬州市直接以“盐”命名的路名,同时也复活了自明代以来的历史地名“盐厅子”。
盐厅子路位于邗江区竹西街道辖区内,紧挨着盐厅子小区,北至竹西路,南至名城运河景园,长980米,宽16米。盐业经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扬州在明清两代曾是两淮盐运的中心,扬州盐商每年上缴的税赋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嘉庆《两淮盐法志》中说:“盐课居赋税之半,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随着明代新的盐法制——纲盐制的推行,大批盐商携家带口,驻足扬州,促进了扬州经济的繁荣,可谓“扬州繁华以盐盛”。
“古运河北岸黄金村境内有一个庄子叫‘盐厅子’。明代中后期开始,官府在此建造码头,并专门设立机构,查验从淮南各盐场盐船上的盐引、查缉私盐,民间俗称‘盐厅子’,村庄以此称为名。”黄继林介绍到,上世纪70年代,修建扬州闸和疏浚、拓宽古运河航道时,曾在此挖出许多杉木和青石,这些木石就是当年建造盐厅子码头的遗物。当年规模浩大的盐厅子早已不存,但是有了这个地名,口耳相传,就会让人们了解这段关于“盐”的记忆。
好记好找好上口 城市快速路命名成亮点
去年对城市快速道路的命名成亮点,14个道路、桥梁、互通、隧道被命名。
扬州市民政局地名处负责人介绍到,按照“好记好找、朗朗上口”原则,扬州市地名管理部门从2020年下半年起就开始接收城建部门申请,公开向社会征集城市快速道路名称。征集结束后,又先后两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命名方案。去年,扬州市分别对江广、江运、润阳、润江4座互通、万福西路、文昌中路、运河路、文昌西路、雷塘路5座隧道、江广、江平、运河、润扬4条快速路及茱萸湾大桥进行了命名。
“城市道路名称,被称为‘城市名片’,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彰显这座城市的品位与形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名字已不仅仅是地名的代称,还是城市美学、商业资源,是不同城市个性的代名词,是体现一个城市区别于别的城市的特色。”谈到城市道路命名,市地名专家黄继林说,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和规划,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建道路越来越多,给新建道路命名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新建道路的命名来说方便记忆是第一考虑,也应当考虑当地的地理文化特征。
“我认为,道路命名一定要有地域和文化特色,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道路的命名可以从历史典故中寻找,用历史、文化、名人等要素命名地名,如夫差桥、刘濞桥、杨柳青路、鉴真路、阮元路、枫林路、伊娄广场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黄继林表示,专家们正在收集整理能反映扬州特色的词汇、人物作为地名命名的资料,适时适地命名新地名,从而增加市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来源:扬州日报,发布时间2022年02月09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这些地名背后有着南通的影子


1903年,张謇应邀去日本考察,当时日本的繁荣面貌让张謇大为感触,直至返回南通途中还沉浸在其中。在即将到达南通时,张謇作了一首《东游初归过狼山湾遇雨》:
万里归来旅思轻,八旬凉燠数归程。洪涛轩涌岸都失,骤雨飞过山忽明。
诗名中的“狼山湾”虽有“狼山”字样,但其实并不在南通,而在当时对岸的常熟。当时的常熟浒浦至常阴沙是一段凹岸,因此称“湾”,同时用南通狼山的名称来命名这个凹岸,便有了“狼山湾”之称。
南通地名文化丰富,这不仅体现在市域内部,还影响着南通以外地区的地名,“狼山湾”即是一例。
除了“狼山湾”这样的历史地名,一些现存地名中也保留着“南通元素”。“狼山湾”附近的常通港便是其中的典型。
“常通港”顾名思义是以常熟、南通两个地名命名的河流。常通港开凿于清代同治十三年(1874年),当时划定河港以北为通州直隶州所有,共计约10平方公里土地,以南为常熟所有,这一划界一直持续到民国末,达半个多世纪。今天的常通港南北都属张家港,但常通港地名未变,南通的历史痕迹通过地名中得以保存。
甚至长江上不属于南通的沙洲也以南通地名命名,张家港境内的通州沙便是如此。通州沙虽然地理位置更靠近江南,却使用了“通州”之名,足见南通的影响力。苏南有受南通影响的地名,苏北也同样如此,最典型的历史地名为东台的通泰镇。
“通泰镇”得名于1916年,其中“通”的含义即是南通,“泰”为泰州。在此前后,从南通、海门等地迁徙至此数千人,人们在这里开拓土地,进行建设,以至于“南通”的名称也在“通泰镇”中得到体现。1939年通泰镇被日本侵略军焚毁,人们重建新街,起名“新街”。今天虽然“通泰镇”已成为历史,但南通的名称仍存于东台新街镇的“通泰路”、“通泰桥”等地名中。
除了“通泰镇”,还有“通榆镇”。通榆镇位于盐城市滨海县南部,其前身通榆乡设置于1957年,以通榆河命名乡镇名,而通榆河的名称来源于南通和赣榆的合称。
苏北现存地名的受南通影响最大的则是“大丰”。大丰原名“台北”,后因与台湾省会台北重名,于是在1951年改名“大丰”,而“大丰”的来源则为张謇在大丰草堰境内创办的“淮南草堰场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大丰”二字,“大丰”和早期南通民族资本发展息息相关。
图片

记录南通风俗的《通州三十六行风俗图》


外地地名中最能彰显“南通元素”的自然是与南通相关的路名,省内的南京、扬州、泰州都有一条“南通路”,其中南京鼓楼区在1935年即有了“南通路”。其他拥有“南通路”的城市还有山东烟台、河南焦作、广东湛江等等。
当然,南通的地名也受到外地地名的影响,最典型的是“崇川区”的“崇”字即来源于“崇明”之“崇”。海门区老集镇崇海镇的称呼也与崇明相关。而这体现出了南通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紧密,真正做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来源:扬子晚报发布时间2022年02月08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