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6-08 阅读:4847 次
来源:今日头条
摘要:萍乡境域,先秦各有归属。秦属长沙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宜春县,属豫章郡。萍乡境域属之。汉武帝刘彻元光六年(前129)后,萍乡境域或属宜春侯国;或属宜春县地。三国吴孙皓宝鼎二年(267),置萍乡县,治今萍乡市芦溪县古岗。然而,萍乡得名则始于战国中期。
关键词:萍乡;芦溪;地名源流
萍乡境域,上古传说时代,属三苗国地。距今4000年前,为古越部落及三苗后裔族居之域。[1]商初为荆蛮部落方国地。西周为扬越部落方国地。春秋中期之后为楚国势力范围;春秋末为吴国势力范围。战国属吴、越,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后,属楚。秦属长沙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宜春县,属豫章郡。[2]萍乡境域属之。汉武帝刘彻元光六年(前129),萍乡境域属宜春侯国。元鼎五年(前112)废宜春侯国,复为豫章郡,萍乡属宜春县地,东汉袭之。[1]17
东汉建武元年(25),析长沙郡宁乡县(今长沙市一部分及长沙县)东境置醴陵县,[3]治今醴陵市国瓷街道办事处古域村。今萍乡市杨岐山西部一带属醴陵县。[4]
三国吴置萍乡县,萍乡作为县域地名,始载国史、方志、地志。
然而,萍乡作为地域地名,得名则始于战国中期。
萍乡,何以为名?
萍乡,实为萍实之乡。《孔子家语·致思》始载“萍实”得名之理据。“楚昭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王使使聘于鲁,问于孔子。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也,吉祥也,唯霸者为能获焉。’使者返。王遂食之,大美。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大夫因子由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曰:‘吾昔之郑,过乎陈之野,闻童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是楚王之应之,吾是以知之。”[5]
宋之后,《孔子家语》疑为王肃之伪作。然而,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竹简《儒家者言》,其内容与《孔子家语》相近;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亦出土与《儒家者言》相近简牍,内容与《孔子家语》相关。因而证实《孔子家语》并非伪作,是一部重要的记录孔子及孔子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6]
《孔子家语》所载之“萍实”,并非今萍乡得名之直接依据。
其一,《孔子家语》,虽魏晋时王肃撰注,但从西汉出土竹简所述内容看,当流行于战国时期。因而《孔子家语》中之“江”,当指长江。江,字出春秋《江小仲鼎》,字形左为“工”,右为江河流淌之状,示意为河水在两岸间穿行。至战国中末期《鄂君舟节》铭文,刻写为“江”,字形似后世书写的江字。《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孔传:“江东南流,沱东行。”《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说文·水部》:“江,水。出蜀湔氏徼外止崏山,入海。”以上皆称江为长江。而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可以拒操者,长江也。”[7]《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由此得之:长江之称始于三国吴大帝嘉禾三年(234)之前。
其二,“楚昭王渡江”,实指春秋末“楚昭王播迁”事件,皆与长江及云梦泽相关。这与《致思》所载甚合。楚昭王九年(前507)十一月,吴、楚战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吴师五战五胜,遂入郢都。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焚楚国府库,搬走宗庙重器,掘平王之墓,“鞭平王尸”,迫使楚昭王于十年(前506)十一月逃出郢都,渡睢水,过江(长江),逃到云梦泽之中(主体地域在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在云梦泽中遭“盗攻之,以戈击王。”[8]史称“楚昭王播迁”事件。[9]楚昭王十一年(前505)十月,楚昭王回到郢都,后楚渐复兴。在近一年的出逃中,楚昭王所渡之“江”,亦为东汉末之长江。
其三,从《致思》所载,“萍实”,应是指长江之“萍实”,而非今萍乡之“萍实”。文中所载楚昭王渡江时,发现“江中有物”,唐代孔颖达注疏《书·禹贡》“九江孔殷”云:“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这表明“水无大小”呼为“江”,始于唐代。由此得之,楚昭王渡江得萍实,应是长江之“萍实”。因秦汉以前,云梦泽是连绵不断的湖泊与沼泽群,长江流经此处,江湖不分,遍布沼泽。沼泽里多产水生植物“萍实”,有时“萍实”飘入长江内(大多为湖泊中主导航道),是常有的事。笔者曾数次深入洞庭湖区考察地名,在湖泊、沼泽地,都可见到“萍实”之物。
其四,长江之“萍实”,其实是芡实。在大江南北芡与莲相似。《礼记·祭统》载“草木之实”,注为“菱芡榛栗之属”[10]。汉代杨雄《方言·卷三》:“ 莈(氵旁为彳旁,读yi)、芡,鸡头也。北燕谓之莈,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芡实,即是芡在今湖南的俗称。为水生植物,睡莲科,水生本草,叶浮水面,圆形,边缘向上折,上面多皱。夏季开紫色花。浆果球形,海绵质,密生有刺,种子球形,及芡实,微甜,生熟皆可食用,又可入药。[11]据2016年《中药材天地网》报告:国内产芡实排名,第五位是湖南洞庭湖周边岳阳市、河北保定白洋淀、福建莆田仙游县等地。其中湖南岳阳市年产较多。可见今岳阳市所辖各县、市、区,历为洞庭湖核心区域,多产芡实,自古有之。
其五,从《致思》中所述“萍实”“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王遂食之,大美”“剖而食之甜如蜜”等情状看,与江南芡实的情形颇似。我老家在湖南省攸县新市镇新虎塘村,原有100余亩水面池塘,因清乾隆初有虎被围捕入塘致困而逃命,故名。1968年以前,塘中遍生芡实,秋熟采之生食微甜,芡实叶大如旧时量米斗(直径约1.5尺),叶圆面上深绿多皱,边缘紫红,唯背面赤红如血。这与以上描绘相合。由此得知“萍实”即为芡实。
其六,楚语之“萍实”,吴语谓之“萍草”。萍,甲骨文、金文中不见。萍、苹、蓱相通。萍字,最早见载于《礼记·月令》:“虹始见,萍始生。”[10]342《说文解字》:“萍,苹也,水草也。”苹字,见载于《诗经·小雅·鹿鸣》《尔雅·释草》:“苹,藾萧。”郭璞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亦指浮萍。《说文·草部》:“苹,蓱也,无根,浮水而生者(注:无根应为有根)。”《集韵·庚韵》:“苹,或作萍。”蓱字,见载于《尔雅·释草》,萍、蓱,训为水中浮萍。由此推知,萍、苹、蓱,古字相通,字属草部,皆可释为萍,即“萍”为水草,浮水而生,属水生植物类。
萍乡,实为萍实之乡、萍草之乡、亦即芡实之乡。
其一,萍实。即为萍类水生植物的果实,《孔子家语·致思》中的“萍实”,实指芡实。春秋时楚语称为萍实,吴语称为“萍草”。
萍草之“草”,字出陕西陈仓石鼓,为草本植物总称。《书·洪范》:“庶草蕃芜。”《论语·阳货》:“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经·小雅·谷风》:“无草不死,无木不萎。”以上皆释为此意。草本植物,可分为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又可分为旱生、水生两大类,总称为“草”。《说文·草部》认为:草,亦可结成果实。春秋末吴强楚弱,楚人族源于中原,楚语源于华夏文,故称《致思》中有“萍实”之谓。萍实,即在两汉后,江南俗称芡实。战国初中期,楚强吴弱,吴楚边界,今萍乡市芦溪古岗一带,亦多产“萍实”(芡实)水生植物。吴语多以古越语做底韵,称“萍实”为“萍草”(芡实),后得楚人认同。
其二,楚昭王渡江,逃匿云梦泽(今环洞庭湖周边地区),是否越过今洞庭湖,逃至今萍乡市芦溪一带,依当时情形看,不太可能。然而,公元前506年10月至公元前507年10月间,楚昭王被吴攻击渡过长江,躲入云梦泽的“楚王播迁”事件,振动中原诸侯及江南吴、楚,当为史实。尤以吴、楚边界地区,即今萍乡市一带传播最广。吴人在今萍乡一带发现“萍草”与“萍实”实为一物(芡实)。于是吴人便将“萍草”之乡,换成《致思》中的“萍实”之乡。于是萍乡始得名矣。
其三,(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袁州》载:萍乡县,“以地多生萍草,因以为名。”[12]乐史云:“楚昭王得萍实于此,县北有萍实里。”此说有一定历史文化渊源,但不确切,实是受楚昭王渡江时得到萍实(芡实)之物的影响,将“萍实之乡”之地名,移借于“萍草之乡”,这是萍乡得名之理据。由此看来,今网上或地名报刊上,流传“萍实”即为“灵芝”,故萍乡得名于“巨型灵芝”说,是缺乏依据的。[13]
萍乡,作为地域地名,得名于楚昭王时期,实有其据,距今约有2500多年。
三国初中期,萍乡境域属吴国扬州豫章郡宜春县地。吴孙皓宝鼎二年(267),置萍乡县。治今萍乡市芦溪县古岗(今芦溪镇古城村)。[1]18
萍乡县之设置,当与吴末帝孙皓欲由西向东伐晋有关。
《三国志吴书三孙皓》载:孙皓,孙权孙,原为乌程侯,是原太子孙和之长子,孙和废后,一家遣送长沙。登上帝位初,也做点好事笼络人心。“皓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14]之后,史书多载:枉杀大臣,迷信建都,大兴宫殿,嗜酒凶暴,残害忠良,搜刮百姓,奢侈荒淫。宝鼎元年(266)欲伐西晋。
这年冬天十月,永安“山贼”施但聚群造反,孙皓派大将领兵镇压,杀建业城内施但全家。当年十二月,孙皓回到建业,卫将军滕牧镇守武昌。在此前,孙皓于甘露元年十一月,大赦天下,返回武昌。“以零陵南部为始安郡,桂阳南部为始兴郡。”宝鼎二年春,大赦。右丞相万彧上镇巴丘(注:今湖南岳阳市城区)。夏六月,起显明宫,冬十二月,皓移居之。是岁,分豫章、庐陵、长沙为安成郡。”[14]860-862又析宜春县置萍乡县,治今萍乡市芦溪县古岗(今芦溪镇),属安成郡。
孙皓频繁地分郡置县,扩充兵马粮草,企图北伐西晋。然而,多行不义,失去人心。加上统一大势所趋。天纪四年(280),晋武帝六路出兵攻吴,大将王濬攻入建业,孙皓称臣,封归命侯,吴亡。
芦溪。芦,芦苇。汉代毛苌《诗疏》:“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宋代沈括《梦溪补笔谈》:“芦苇之类,凡有十数种,名字错乱,人莫能分……葭茌、芦苇皆芦也。”今植物学家认为:芦较粗壮,苇较细弱,通称为苇。昔袁河两岸芦苇丛生,故名芦溪。后集镇以此为名。萍乡县治芦溪古岗(今芦溪镇)后,历为湘赣要冲,也为芦溪流域物资集散中心。1949年设为芦溪乡。后或为镇为公社。[2]14361961年设为芦溪、大安二区(镇级),1966年废。1970年升萍乡市为地级市,1976年设县级芦溪区。1997年撤区为县。县治芦溪镇,县以镇名。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袁州,以境内袁山为名。[2]2374治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城区)。大业初改为宜春郡。唐武德二年(619),萍乡县治由芦溪古岗,迁徙于今址(今萍乡市老城区)。武德四年(621),复袁州。五代萍乡县属袁州。宋代属江南西道,隶袁州。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萍乡州,属袁州路。[2]2616
明洪武二年(1369),复袁州路为宜春县,萍乡县属袁州府。清因之。
民国元年(1912)直属江西省,越二年属庐陵道。民国16年(1927)复属江西省,皆治原址。萍乡县属之。
1949年7月,析萍乡县城区置萍乡市,农村为萍乡县,同治一城,同属袁州专区;同年9月撤市存县。1952年属南县专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60年撤县改市。1970年升为地级市。1992年划莲花县为吉安属。1997年市辖上栗、芦溪二区。[2]2616
境域内处赣西丘陵区,属武功山系,气候湿润。富农产,多森林,尤多煤、铁、瓷土等矿产,号称“江南煤都”。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捷。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卢德铭烈士陵园纪念地。另有萍乡文庙、孽龙洞、石城洞、杨岐山、横龙寺、仰山文塔及文廷式墓等古迹名胜。
参考文献:
[1]萍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萍乡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17.
[2]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968.
[3]湖南省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 长沙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
[4](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917-918.
[5](三国魏)王肃,薛恨生标点.孔子家语[M]上海:上海新文化书社,民国二十三年十一出版.
[6]王承略.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文献价值 [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3).
[7](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9:932.
[8](春秋)左丘明著,蒋冀聘点校.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322.
[9]李玉洁.楚国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248.
[10]沈凤笙/前言,陈戍国点校.水经注校证.周礼·仪礼·礼记[M] 长沙:岳麓书社,1989:472.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92.
[1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下)[M] 北京:中华书局,2008:678.
[13]黎友源,李勇,黎敏.萍乡地名的由来[N] 萍乡:萍乡日报,2019:-07-15.
[1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9:859.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