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0599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南昌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6-14 阅读:1708 次

来源:今日头条

摘要:南昌境域,殷商中末之交,当为虎方势力范围,后为雀方之域。秦置九江郡后,南昌境域,历有南昌、豫章、洪州、钟陵、隆兴(龙兴)、洪都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关键词:南昌;豫章;洪州;隆兴;地名源流

南昌境域,距今5000年前,“有比较集中的原始居民点”。[1]殷商中末之交,当为虎方势力范围,后为雀方之域。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牛头城遗址,极可能曾为虎方都邑。殷商武丁时期,为确保中原铜矿资源畅通,封宗亲亚雀镇守南方为雀方。今江西省樟树市吴城文化遗址,则是长江以南的文明中心。[2]极可能为雀方都城。夏、商、周时属扬州之城;商周之交,太伯(泰伯)奔荆蛮,今江西省宜春及南昌一带,极可能为太伯仲雍族人留居之地。[3]春秋属吴、越之域,战国时期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后,属楚九江郡。秦灭六国,置九江郡,南昌境域属之。

秦置九江郡后,南昌境域历有南昌、豫章、洪州、钟陵、隆兴(龙兴)、洪都称名,皆有历史文化渊源。今择其南昌、豫章、洪州、隆兴政区地名,初作考释。

南昌地名源流考

南昌。寓意地名,以“昌大南疆”之意得名。

南,方位词。《周礼·地官·大司徒》:“日南,则景短,多署;日北,则景长,多寒。”《墨子·贵义》子墨子曰:“南人之不得北,北人之不得南。”《玉篇》:“南,方名。”皆释为此义。昌,字出昌鼎。古文中本义为美、善,亦指兴盛。《诗经·郑风·雅》:“于之昌矣,俟我乎堂兮。”《管子·宙合》:“桀纣以乱亡,汤武以治昌。”《广雅·释诂二》:“昌,盛也。”[4]皆释为此义。南昌,当释为“南方昌盛”义。

《汉书·地理志上》:“豫章郡,高帝置。莽曰九江,属扬州。”郡辖18县,其中南昌位列首县。[5]学者一般认为:汉初政区建制多承袭秦制。

然而,秦置九江郡,治今江西省安徽省寿县,辖县多少至今不明。见于史载仅余汉(今余干县)、南壄(今南康县)、鄠都(今于都)、番(今鄱阳县)、赣(今赣区、赣县、兴国等地)、庐陵(今吉安市)等数县。秦九江郡辖域较大,约当今安徽、河南二省淮河以南,湖北省黄冈市以东和江西省全境。秦末、楚汉之际割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豫章二郡。[6]

秦置九江郡时,已置南昌县。

其一,南昌之名,首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7]此“下”作动词,“下乡”即到乡这个地方去。[史记·集解]张晏曰:“下乡,县,属淮阴也。”[索引]案:“下乡,乡名,属淮阴郡。”当以后者为是。秦置南昌郡,极可能移借“南昌亭”名。因先秦时移借地名常有。如春秋时顿国,为陈国所迫,南徙于今河南省项城市西南南顿,西汉置县即以“南顿”为名。再如,与楚同祖的罗子国(罗国),约在殷高宗武丁时遭其征伐,罗随楚迁至罗山(今河南罗山县),后迁避今甘肃正宁县,又遭周王朝讨伐,随楚又迁于今湖北房山和宣城。春秋初为楚所灭,迁于今湖南枝江,后又迁至今湖南汩罗江畔平江,始终以“罗”称名。

其二,国史、地方史文献有载。唐《元和郡县图志》载:番阳(今鄱阳)、新淦(今樟树市)、庐陵(今吉安市)、鄡阳(今都昌县)为秦县,余皆未载。《后汉书·郡国四》引雷次宗《豫章记》曰:“南昌,江、淮唯此县及吴、临湘是令。”[8]宋代《舆地广记》:“南昌县,秦为九江南部。”[9]《明万历南昌府志卷三·州县沿革概述》:“南昌县,自秦汉置郡县以来,已定厥名。”学者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一书认为:鄱阳、新淦(今樟树市)、庐陵(今吉安市)、鄡阳(今都昌)为秦县。[10]邵百鸣,葛力力《南昌县始名新说》一文,从史料推论、地理环境、人文开发、文物考古、秦平百越等角度,论证秦已置南昌县。[11]颇有一定说服力。

其三,出土文物有证。湖南龙山里耶秦简8—1164号简牍上,已有“南昌”二字。这足证“南昌”置县至少在秦时。亦或在楚国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南平百越”时,已设置“南昌”县。当然,这有待于进一步考订。考其楚国置县,几乎多于史载一倍以上。究其原因,当然与秦灭六国时毁都城、焚六国馆藏史书,密切相关。据考古资料显示,今南昌市境发现1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赣江流域最早开发之地。

南昌县治何处,至今争论不定。不过,学界多认同宋代《豫章旧图经》云:“(南昌)县治,‘三改五移。’其始置县也,在郡西南,隋开皇徙之城北。唐贞观徙附郡城。明初又移今治。” 有学者认为:根据这些地方的历史古迹、考古发现分布,如下几处汉代以前的古迹和古城遗址,可能成为秦时南昌县的县址。

一是丰城古跖口城遗址。清《读史方舆纪要 / 卷八十四江西二》载有“ 跖口城”。万良田《丰城县古 " 跖口城 " 初探》一文认为:此城位于丰城曲江乡郭桥村三水汇合出丰城境的交跖口,其西南罗湖村是著名的汉代洪州窑遗址。根据出土文物资料显示,可以初步判断为战国中晚期古军事要塞,其开发程度似高于南昌市区。西楚置豫章郡时,此地很有可能为豫章郡治所在地。秦南昌县治,可能也首驻于此。

二是故(新)淦县城。据王象之《舆地览胜 34 卷古迹》载:“ 故(新)淦县城。《寰宇记》云:‘在清江县南六十里,汉之理所,隋开皇十年移于今理,此城遂废。’《舆地志》云:‘豫章南昌都尉所治之地也,今属清江县。’” 据王象之此书记载,废新淦县城、废尉城(今樟树市,距筑卫城文化遗址不远)、废吴城,也极有可能是秦南昌县城的所在地。

三是考古遗址也可佐证。1950年,在南昌城东南齐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大量石磅、石斧、石箭和纺轮等生产工具,以及鼎、罐、豆 、壶等南方印纹陶生活用器。这表明商周之前古越人(干越)就在此地族居繁衍生息。秦置南昌县,也可能在这一带。其辖境可能相当于明代抚州、丰城、奉新、上高、宜丰、高安、进贤、新建、南昌诸县地域。

南昌地名源流考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败项羽后遣御史大夫灌婴(?-前176)领将吏破吴郡,得吴守,定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凡五十余县。[7]2066次年封为颖明候,食颖阳二千五百户。

豫章。春秋楚地名。最早见载于《左传·昭公十三年》(前529):“吴人败诸豫章。”杜预注:“当在江北淮水南。”《左传》中共有6处豫章地名,一处指西豫章汉,另五处在东豫章泽;约当今安徽凤台寿县、颖上、霍邱,河南固始至罗山淮河西岸地带。[12]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分九江郡置豫章郡,治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后,辖境约当今江西省地。三国吴后辖境约当今江西省彭泽、 星子、永修、南昌、丰城、新平、安福等市县以西地区。南朝陈时,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樟树两市地。

豫章,何以得名?当以大樟多得名。

豫,源自《左传·哀公十六年》:“扶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战国·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梗、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张字节[正义]:“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从以上史载及注引看,豫,即为大樟树。

《汉书·地理志上》载有“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水经注》云:豫章水“似因此水为其地名。”极可能先秦时,豫章(大樟)生于淮河之南,故有其地名。杜佑注《左传·昭公十三年》:“春秋时的豫章皆在江北淮水南,汉移名于江南,置郡。”汉置豫章郡时,今赣江流域又多产大樟树,故以名水,设郡城时,更如应劭《汉官仪》所云:“豫章城之南门,曰松阳门,门有樟树,高五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疏,垂荫数亩。”树挺(庭)中,故以名郡。《尔雅·释诂》云豫章:“以之名郡,意即乐有此大樟也。”

汉初豫章置郡后,郡治何处?历有二说:一说在今南昌市城区;[13]二说在鄡县(今都昌)。前者多为历代官方志书认可,后者以吴国富、曹正茂二先生,力持此说。汉豫章郡治,究竟治何处,有待有价值的古文献及出土文物进一步佐证。

隋开皇九年(589),改豫章郡为洪州。大业初改洪州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622),改豫章郡为洪州,设总管府,治南昌;并析豫章郡为洪州、孙州、南昌州;武德七年又复并为洪州,仍治原址。[1]13至此后,洪州实为南昌政区别称。

洪州,因有洪崖井而得名。

洪,大水。《书·尧典》:“湯湯洪水方割。”曹操《步出夏门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皆为此义;又引申为大。《书·洪范》:“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汉书·叙传下》:“宣承其末,乃施洪德。”张衡《西京赋》:“大钟万钧。”皆释为“大”之义。洪州之“洪”,当作大字解。州,甲骨文中字形象水中有块陆地。后州通洲,而州专指地域或政区地名。洲,作为政区地名源自《周礼·地官》,州其时辖二千五百家。《扬州地名源流考》一文认为:春秋战国时,州为国名或邑名,直至西汉前期,成为一级政区地名。但各代亦不同。隋、唐之后多以州、郡统县。至元代郡名废,郡县制改为州县制。[14]

洪州设置,当与隋文帝杨坚治政相关。

杨坚登上地位后,颇有作为。史家赞其“上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15]隋开皇九年(586),一改南北朝时代各国政区管理上“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之乱局,接受大臣杨尚希建议:于开皇三年十二月诏令废除508个郡、北江等22州。开皇九年平陈后又废其境内109个郡。“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15]549统一全国后,又倡导“崇文守经”,重视教育,“有才必举”。这种为政务实的施政方略,在政区地名整顿上,多有体现。在这种背景下,改豫章郡为洪州,实为必然之举,而以“洪崖井”为州名,更体现了隋文帝施政求实的作风。

洪崖井,亦称“洪崖丹井”,历为豫章十景之一。据1997年《南昌市志·名胜》载:洪崖位于湾里伏龙山中,一条山涧流经洪崖汇成深渊,深不可测,长年不涸。相传黄帝之臣伶伦即洪崖先生隐此捣药炼丹,并于涧中凿井洞五口,故以“洪崖洞”、“洪崖井”,闻名于世。自晋代以来,多得文人学士题咏,尤以南朝谢庄《游豫章西观洪崖井》一诗著称。今石壁上存岩刻多处,现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531

唐武德复豫章郡为洪州后,辖境约当今江西省修水、锦江、潦水等流域和赣江、抚河下游地。天宝元年(742),复为豫章郡;乾元元年(753)仍为洪州。五代南唐交泰元年(958),升为南昌府。

北宋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改南昌府为洪州,辖境缩小。南宋隆兴元年(1163),改洪州为隆兴府。[1]16因宋孝宗继位前曾封王于此,又有隆兴寺驻在,故名隆兴府。治南昌、新建二县(今南昌市);江西西路亦驻此。辖境约当今南昌、奉新、丰城、进贤、修水、武宁、新建、靖安、铜鼓市、县地。

隆兴府,以隆兴寺得名。

隆,丰大。《文选·西京赋》:“终南太一,隆屈崔崒。”《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说文·生部》:“隆,丰大也。”皆释为此义。兴,起。《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诗·大雅·绵》:“百堵皆兴。”郑玄笺:“兴,起也。”隆兴,大兴之谓。

隆兴寺,曾名禅居寺,后改为普贤寺,为东晋隆安四年(400)兴建。清同治《南昌县志》载:普贤寺,在惠民门内,晋隆安四年(400)建,曾名禅居寺、隆兴寺。今考普贤寺,在惠民门内,今粮油机械厂处,建于东晋隆安四年(400),由武当太守熊鸣鹤舍宅而建,西域梵僧悉咀多于此开山,故称禅居寺。唐代神龙元年(705),改称隆兴寺。寺兴之后多高僧辈出。南唐保大二年(944),袁州刺史边镐,用铁20万斤铸普贤乘白象像,因名普贤寺。明、清时重修。寺内铁象,为南昌三宝之一,高1丈多,长2丈多,重达20万斤。解放后庙宇毁坏,铁象仍存。“文化大革命”中千年铁象熔毁。[1]532008年后,复建后普贤寺成为南昌旅游景点。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隆兴府为隆兴路;元江西行省驻此。至元二十一年,改名为龙兴路。辖境与隆兴府同。

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罢龙兴路置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明洪武九年(1376),改江西行中书省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仍为省治。清代初,改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为江西省,省治南昌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为县。民国3年(1914)为豫章道治,属江西省。民国15年(1926),撤道,析南昌、新建县城置南昌市,属江西省;市、县同城而治。后南昌县治5迁而复迁莲塘。[6]2080。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南昌设为地级市,江西省辖。1958年南昌专区所辖南昌、新建二县划入南昌市。后南昌市名不改。县级政区频调,归属随政区调整而随更,终属南昌市。[6]20802015年8月后,南昌市辖南昌、进贤、安义3个县,另辖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湾里6个区(县级)。

境域内西北山地延绵,西南为鄱阳湖平原。气候湿润,夏季酷热。河泽众多,资源富集。富有农产,素称“鱼米之乡”。工业基础雄厚,多高新技术产业。水陆空交通便捷。市内多高校、科研机构。古迹有汉代古城遗址(亦名灌婴城遗址,今考此城为陈婴所筑)、海昏侯墓园、洪崖井、滕王阁、隆兴寺、百花洲、青云谱、梅岭、青山湖、绳金塔、佑民寺、孺子亭公园、新建西山、进贤栖贤山等。纪念地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新四军军部旧址、朱德旧居,革命烈士纪念堂,方志敏墓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地名源流考

参考文献:

[1]南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昌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1.

[2]吴志刚.浅谈赣鄱地区雀方[J].江汉考古,2009:(4).

[3]彭雪开.宜春地名源流考[J]

[4]古代汉语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8.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1278.

[6]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46.

[7](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2025.

[8](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2380.

[9](北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影印本)[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716.

[10]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07.

[11]邵百鸣,葛力力.南昌县始名新说[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

[12]肖洋.《左传》的东豫章泽地理研究[J].江汉考古,2020:(4).

[13]江西档案.“南昌”的身世之谜[EB/OL].[2019-12-20].heeps://jxarchives@jxdg.gov,cn.

[14]彭雪开.扬州地名源流考[J].株洲: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内部文稿,2021:-12-27.

[15](唐)魏征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37-38.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