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0137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家谱对地名作用的浅谈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6-29 阅读:967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


邱常松 


家谱是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资料。也就是“家族史”或“家史”。它是代代相传,由许多代撰写的一种特殊体例,且永远没有终结的“作品”。它全面记录了一段时期内一个宗族父系亲属的全部人口姓名、生卒年月目,并有该姓的起源、始祖籍考,分支繁衍源流、世代迁徙沿革。还附有家规、风俗、契约、艺文、村图和与本族有关的重大事件等资料。

宁都县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和编篡《地名志》过程中,通过走村串户的调查、收集,查到了1060部家谱,共计6500多册。类别有宗谱、族谱、房谱、祭谱、草谱。从这些珍藏于民间的宝贵历史资料中,发现了许多与地名有关的难得信息,获得了大量的地名沿革的重要线索,给基层地名工作人员探讨地名的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提供了原始资料。同时,也为地方上编史修志提供了许多宝贵材料。现就宁都县家谱对地名的作用举例分述如下:

一、查清了历史悠久的聚落点始建年代

宁都县城(今名梅江镇)自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为县治所,这是县志、州志、府志都有记载的。然而,何时辟为较稳定的居民聚落点,却难以找到文字依据。县有关部门花了很大精力也很渺然。1982月,地名普查人员在好几个乡查到了不同版本的《松阳赖氏族谱》。谱载:赖氏三世祖仲方、仲坚初居浮源(今肖田乡美佳山村委会境内),南北朝元嘉末,遭水患迁雪竹坪(今县城),见地势平衍,筑室而居,因号筑室翁。宅后开爱莲池,左边凿井泉井。其后为虔化县。(即今宁都县)治所。以此资料为线索,查考了《宁都直隶州志》,确记载了雪竹坪最早的池、井名爱莲、玉泉。经访问许多老人,均介绍县城中心(今三八粮站周围)是古池、井座落点、他们回忆,建国前还立有赖氏碑石,后因扩建住宅,碑石被捣毁。地名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鉴别,认定县城最早的聚落点是古池、井四周,《松阳赖氏族谱》记载的南北朝元嘉末徙居雪竹坪,可以作为形成较稳定的居民点年代,迄今已有一千五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二、搞清了古地名的位置

宁都县置县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初名阳都县,县治设在白鹿营。这个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县治所准确地点究竟在何处?一直没有搞清楚。地名普查中,在黄石公社大洲塘村查到一部《洲塘张氏十一修族谱》,终于搞清了白鹿营的确切地点。谱载:公直翁原籍姑苏张家巷,宋嘉定十年丁丑岁徙宁都五十七都白鹿营,吾地晋代前乃阳都县治所。从谱中的《洲塘张氏世居村图》所标示的白鹿营村舍方位,对照现在的1:5万地形图,水系、山峰均相似,可以断定今上营村就是白鹿营。普查人员又深入上营,发掘了数块记载“白鹿营”的古碑,进一步得到物证。

三、弄清了名人祖籍迁徙沿革历史

新华社1984年6月27日电讯报导:“孙中山先生祖辈曾在宁都定居”(登载于《江西日报》)。此报导所引证的孙中山先生家世源流迁徙地点和世次代数,就是县地名办于1982年在田头公社孙屋底村查到的《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所记载的。早在1942年,广州中山大学罗香林教授编纂的《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就指出孙中山先生祖先在宁都定居过,但缺乏由宁都迁往广东的沿革历史。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当时在序言中,对这本书没有这段历史的考证表示“遗憾”。《宁都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弥补了《国父家世源流考》的不足之处,完整地提供了孙中山生祖籍迁徙过地点的来龙去脉:宁都南关——福建长汀河田——广东紫金县忠坝——广东增城县——广东中山县涌口门村——中山县翠亨乡。谱中记载孙中山先生祖籍世次名讳也很详细。谱载:孙中山先生始祖孙图片,乃唐中书舍人拙之子,唐末,功封百将东平侯,居虔化县雪竹坪,其孙编立公侯伯子男五房,伯房后裔三承士房迁长汀河田,转徙广东忠坝,为广东孙氏籍祖。这部族谱不仅为探讨宁都古地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孙中山先生的家世源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编篡《宁都县地名志》时,有一“状元墓”的释文,就是从家谱中获得了翔实的原始材料而撰就的。北宋皇佑癸已状元郑图片,字毅夫,生于乾兴元年,卒于熙宁五年。《宋史·列传》、《中国人名大辞典》均载郑图片系广安陆人。可是清代以前的《宁都县志》却载郑图片为宁都人氏。在宁都县西面蔚背岭还建有郑图片和他的祖辈家坟。为了弄清这一历史难题,地名办派人入有郑姓居住的几个村庄,终于从会同乡鹧鸪村的《宁都郑氏三修族谱》中弄清了状元和它祖辈徙居的历史。谱载:宁都郑氏一世祖玉傅,九年从南昌西山迁石城县南桥岭,转徙宁都西关,至四世十四郎均定居西关。五世太义郎,字应祥,商游湖广安陆县,遂居安陆。生六世五教,传七世图片,字毅夫,号云古,皇佑癸已大魁天下,高中状元。八世三郎字宣义,由安陆扶五、七世三代灵图片故里归葬西关蔚背岭十四郎穴左。

四、澄清了地名含义、名称来历的讹传

地名由来、含义是地名工作者最费功夫的难题之一。宁都县在普查、编志过程中,从查到的家谱中澄清了许多地名的由来、含义的讹传。城郊梅江河东岸有一个300人的“湖南”村。开始普查时,基层普查人员将收集到的两种由来都报县里:一说“因村北有小湖而得名”,二是“早年有湖南人氏始居,故名。”县里复查时,深入实地,发现两种法说都站不住脚。于是从寻查家谱入手,根据线索,在别地找到一部《宁都魏氏思荣初修房谱》,终于澄请了讹传。谱载:“子秀公由城关小东门迁水东,村靠梅江,以缆为渡,名曰浮缆渡,今曰湖南”。而后在《宁都直隶州志·城池志》中又查到四十五都有“浮缆渡”村。经核对湖南村的坟山,早年的墓碑上镌刻“四十五浮缆村”,证实“湖南”是由“浮缆”转音而来。石上乡有个村名“应坊”,先是以“应姓建材”得名的。但宁都从未听说有应姓。经访问一位八十高龄的历史老师,人称“宁都通”,他查阅了积累多年的“宁都姓氏人物考”,也未发现有此姓。后来还是从《石溪李氏九修族谱》中澄清了谱传。谱载:“超公于康熙中从谢坊迁居石上西南鹰嶂岩麓。”原来,应坊村先以自然实体鹰嶂岩得名,后人以谐声写成应坊岩,又简称为应坊。

家谱,历来被认为是记录封建宗族的产物。但从以上例证可以断言,家谱中也有不少社会科学的信息,它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开展地名工作不可缺少的宝贵考古资料之一。当前,有的地方某些人提出集修族谱,这是维护封建宗族的旧思想,我们应断然反对。但地名工作者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现在仍珍藏于民间的旧家谱。应积极收集、保护濒临失传的历史遗产。1941年《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提出:“收集县志府志省志、家谱,加以研究。”只要我们认真去发掘、整理、研究,坚定地立足于现实,持清醒的扬弃态度,批判地继承,是可以像沙里淘金一样,淘洗出闪亮发光的金子来的。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