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7-01 阅读:951 次
来源:地名传播今日头条号
彭雪开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1)自此后,刘向、班固、王充、张华、皇甫谧、郭璞、郦道元诸家,无不认同此说。
零字源出汉印,先秦零通泠,泠为零古字。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泠者,零之异。”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泠,假借为零。”泠,源出战国古地图,金文亦载。其字形左部为连绵小雨徐下,右部即古“令”字。古今文中多释为:滴落。令字在甲骨文中,其字形上部为亼,下部如人跪之状。有学者释为上部,状如振木铎(铃),下为人双跪听从,释为“令”,可从。而更有可能是跪距之人,在王宫阶下听国王诏令。因其上部构字“亼”,不为“八”,“入”,“人”,而“亼”象铃体,其中“一”象木舌,商周时代用木铎发号施令,发令之时即为“今”,《说文》:“今,是时也。”
统治者发令于跪跽之人,当然不是一般平民,而是贵族之人,故“令”,只能在王宫里施行。甲骨文中有“帝不其令雨”之句,在战国时“泠”字,当亦含有此意。后释为滴落,为古字本义。两汉时多借为水名。其实泠字,当为夏人所造,战国中末之交,楚人借为河流之专称。
泠,作为水名,始于战国中晚之交,最有可能。
一是《水经注·湘水》,“(都溪水)经泠道县北,与泠水合,水南九疑山,北流经其县西南(泠道县)……又北流,注于都溪水,又西北入于营水。”《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七·道州》:“泠水在(宁远)县西六十里。南出九疑山,北流经县西南,又北流入于营水。”泠道县为古县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于今宁远县域置舂陵,泠道两县;泠道县治今宁远县原泠水镇(今东城乡)培泽村。今存古城址。(2)因泠水得名。初属长沙国,先后归属桂阳郡、零陵郡、营阳郡、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改泠道为营道县。由此可知,秦置泠道县,以泠水得名。
二是泠水当为先秦水名。今宁远县城,上古属三苗国地。三代相传虞舜南巡,死于苍梧,葬九疑。国史、地史载为传为唐虞、夏禹之地,实为两汉学者尤其是太史公所为。殷商属南蛮方国之域,春秋属荆楚之地。春秋中期之后,楚人渐入湘占有今湖南四水下游要津。《史记·楚世家》载:楚王熊通(前740-前690),“始开濮地而有之”。这为先秦文献及地下出土文物所证实。(3)(4)战国属楚地。
战国中晚之交,楚悼王用吴起为相实行“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始置楚苍梧郡、洞庭郡;前者治今宁远县九疑山一带,后者治今长沙一带,此说得学者认同。其时,今宁远地域,属苍梧郡,其时九疑当已置楚军邑,是否置县,无考。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4),派尉屠睢率兵50万征岭南百越,分为五军;其中一军驻九疑山。其地当为楚国军邑或县邑之治地;其时属秦驻军邑。
约在楚置苍梧郡时,今宁远县九疑山一带,为楚军事要塞,驻有楚军。楚军与当地瑶、骆越族争战后,和合共处。今宁远县下灌乡马脚洞村,战国墓内出土剑、戈、矛、钺等越式铜兵器;东城乡萧韶峰下盐坛灌、泠道故城,均发现有“楚器中习见的陶鬲和陶豆诸器。”这当是楚越人和合共处的见证。后楚人族居此地,依瑶越人语意,将养育他们的河流,命为“泠”。意为群峰中常有小雨徐下,汇而成溪成河,故名。秦驻兵九疑之塞时,始成泠水。置县为泠道县,县治临泠水之东岸,故以水名县。
三是泠水之“泠”,何时转名为零陵之“零”?零字虽出于汉简,先秦亦有此载。《诗·鄜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毛传“零,落也。”又《郑风·野有蔓草》:“零露溥兮。”郑玄笺:“零,落也。”《说文·雨部》:“零,徐雨也。”由此可知先秦时,泠、零二字可通假。《汉书·地理志》颜师古为“泠道”注释时云:“泠,音零。”当司马迁写《史记·五帝本纪》时,曾“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史记·五帝本纪》“太史公曰”)。
其时,太史公考察九疑时,民间世传舜南巡狩,崩于九疑;又传娥皇、女英闻讯,一路南寻至九疑,泪干为血,溅于竹上为之斑竹。因寻不见,便化为娥皇、女英二峰,厢守舜帝。当地父老为纪念二妃,便将一条源出九疑山之水的泠水,改称为“零水”,即以泪水徐下之意转名。又因舜陵葬于零水之畔,故名零陵。(5)太史公采而考之写进《史记·五帝本纪》中,零陵从此载于国史、地方志、地志。
零陵得名,实与舜帝族裔南迁葬九疑有关。
今有学者认为,舜文化源于本土,缺乏依据。然而,舜南巡葬于九疑,确已史载,尤以《史记·五帝本纪》甚详。虞舜族,学者多认同为东夷人,其地望位于今山东西南与今河南东北一带。(6)李伯谦、田昌五、张敏等先后指出:分布于鲁西、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文化,即是有虞氏文化。(7)(8)
舜生于何地?《孟子·离娄·下篇》:“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史记·五帝本纪》认为:舜为冀州之人也。《史记正义》引《孝经援神契》认为:“帝舜生于姚墟。”《帝王世纪》认同《史记正义》说。今学者考证后认为《孟子》之说,最为权威,并认定“诸冯”地望,在今山东省菏泽一带;“负夏”,在今山东定陶;“鸣条”也在今菏泽一带。“历山”,清代学者孙星衍《历山虞帝庙碑铭》,清光绪《山东通志》,清人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皆肯定历山菏泽说。“雷泽”、“河滨”、“寿丘”、“姚墟”等古地望,也均位于今山东菏泽地区。(9)
我们认为作为舜族第一代首领“舜”,生卒地望,在今山东菏泽地区,即有先秦两汉后及历代地方志所载,更有地下出土文物证实,故从此说。作为“舜葬九疑”,当为后人称誉其为杰出部落首领。我在《韶山地名源流考》一文中认为:舜族宗裔象国后裔南迁一支,于殷商之交,迫于殷纣迫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迁居在今永州市一带,后多聚居于宁远县九疑瑶族乡一带,于此建舜庙纪念虞舜先祖。
有学者认为,东夷人虞吴部落,确有一条自山东渚城至长江流域迁徙路线。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作为祭具陶尊上的20多个刻文,如“煜”、“炅”、“南”、“凡(风)”、“富”、“斤”、“戊”等。因“凡(风)”是太昊氏族徵,而“凡(风)”又与“冯”近音,这是“舜生于诸冯”的确证。
今安徽蒙城,湖北天门邓家湾、肖家屋遗址,均发现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和大朱村遗址基本相近器物,及“戊”、“凡(风)”字刻文,年代略晚于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这确证东夷人一支舜部落,很可能从今山东菏泽市境内出发,距今约4000年南迁安徽蒙城一带,再迁湖南天门一带,而后又南渡汉水、长江,再沿湘江上溯至今湖南与今广西交界“苍梧”,对三苗、蛮、越安抚后,客死苍梧之域九疑山。(10)
舜帝族裔,也可能沿袭舜帝之称号(实为舜部落联盟后裔杰出首领)。为何南迁?《史记·五帝本纪》认为:“(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依此观点则舜帝南迁,是古帝王“南巡狩”。这难以确证。
然而,早于《史记》近200余年的战国古本《竹书纪年》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南偏西三十华里)。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弒其君者也。”意与古本《竹书纪年》同。而孔子《论语》《孟子·万章》《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皆认为: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与古本《竹书纪年》相异。这可能是孔、孟等儒家,出于华夏大一统观念之褒奖,对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合,有人文价值。然而,不一定符合史实。
我们认为,母系社会末期,父系社会始立。这已被先秦文献与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年),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3300年)及稍晚的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年)所证实。(11)父权制之阶层分化后,化为阶级的源头。由于父系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发展不足,生产财富除满足各部落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外,还略有剩余,一些部落首领及部落卜占巫师(原始社会末期占卜文化的代表),便利用特殊地位及权力,占有公共财产。
当源于同一血亲部落,形成部落联盟后,其时部落联盟的首领,在部落联盟内部,享有生杀予夺之权,阶级之间的暴力冲突不可避免。这为世界各民族发展史及文物考古所证实,尤其是部落联盟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人口资源,有可能发生诸如上古时代炎、黄、蚩三大部落间的战争。战胜一方,可能采取和合安抚之策,对战败方首领之部下进行安置,而对其首领进行囚禁甚至擒而杀之之策。这都是合理的解释。
由此推知:舜帝囚尧帝后,又将尧之子丹朱与父隔离起来,终放遂于丹水。《太平御览·卷六十三》引《尚书·逸篇》云:“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丹水故城在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三十里。”即今河南内乡县境。
舜帝族裔,何时南迁于苍梧之野,死后葬九疑山一带,实难稽考。不过,舜帝族裔南迁此地后,立舜帝陵(衣冠冢)、舜帝庙,祭祀先祖功绩,可能更接近史实。不过,以下所引古籍中“舜葬九疑”说,应是指舜帝陵(衣冠冢)、舜帝庙而言。这些都有迹可寻。
其一,“舜葬九疑”说,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之前,早有记载。《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文中末句,非原文。《楚辞·九歌》:“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注:重华即为舜名);“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其二,秦始皇、汉武帝,也认同“舜葬九疑说。”《史记·五帝本纪》:“(三十七年)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舜葬九疑,始入皇家祀典,足见其时影响之巨。《汉书·武帝本纪》:元封五年(前106)“望祀虞舜于九疑。”
其三,历代典藉、地志,多认同“舜葬九疑”说。《说文解字》:“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营道,从山疑声。”何谓九疑?《水经注·湘水》云:九嶷山“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其四,历代杂著、方志有载。东汉刘向《列仙传》,晋代葛洪《神仙传》、冠嘉《拾遗记》,唐代元结《九疑图记》、《舜庙状》,宋代蔡邕《九疑山铭》,明万历《九疑山志》,清嘉庆、光绪《宁远县志》、共和国《宁远县志·九疑山》皆有载,尤以共和国《宁远县志·九疑山》记载最详。
其五,出土文物有证。长沙马王堆遗址,出土帛书《地形图》。此图靠东部画有紧密并排的九个柱状物,柱头涂有山形墨体,可能表示九疑山的九个山峰,旁注“舜帝”二字。这可能是表示舜庙所在地。(12)秦汉间已有舜帝陵位于九疑山无疑。《水经注》载:九疑山尚有舜庙。至唐代道州刺史元结上奏《舜庙状》时,舜庙已坍毁无存。
其六,2001年末,湖南省文物局专家赴永州考察古代文物时,在宁远县九疑山玉琯岩前,发现了汉代及以后的建筑遗址。2002年上半年,湖南省考古所在此发掘了秦汉至宋元时期的舜帝陵庙遗址。占地32000多平方米,并发现了兽面瓦当,发现比秦汉更早的柱洞,以及可能用来祭祀的灰坑状遗址。专家认为:九疑山玉琯岩附近,可能有比秦汉更久远的舜帝陵庙遗址(13)。
由此可知,舜帝陵庙建成祭祀,当在战国时期。极有可能楚置苍梧郡时,郡治九疑山,其时已建舜帝陵庙供楚人、越人、瑶人共祭。
近几年众多学者,认为祭舜很可能始于夏代。这有待于先秦古文献与文物考古进一步证实。但战国中晚之交,即有舜帝陵庙存在,当无疑问。唐代元结《舜庙状》言:“舜陵古老已失,太阳溪今不知何处。秦汉以来,置庙山中,年代浸远,祠宇不存。”也明指舜陵建于秦汉之前。不过,明万厉《九疑山志》及清《九疑山志》皆言:“舜庙在太阳溪白鹤观前,盖三代时祀于此,土人呼之大庙,土坛犹存。”
综上所述,零陵得名,与舜帝族裔南迁密切相关。约在商周之交,舜族宗裔象国后裔南迁一支于此立舜庙,供祭先祖虞舜。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零陵是战国夏以前已出现的34处重要古地名之一。”泠水源于九疑山,至少在楚置苍梧郡时,在郡治九疑山泠水旁,建舜陵设庙,始行国祀。古泠,零相通,故名“零陵”。今近考古发现:秦汉舜庙遗址距今舜陵2公里处玉琯岩。其位置方向,与长沙马王堆《地形图》标志完全一致。由此可知《史记》载:舜葬九疑,是指舜帝陵庙而言,这确信无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始置零陵县,先属苍梧郡,后属零陵郡;县、郡同治今广西自治区全州县咸水乡,以古零陵地名为名。西汉初,县属长沙国。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侯,建泉陵侯国,治今永州市零陵区。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析桂阳郡置零陵郡;零陵县、泉陵侯国,同属荆州零陵郡。西汉居摄六年(前6),王莽改零陵郡为九疑郡,隶属荆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南。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改九疑郡为零陵郡,迁郡治于泉陵县(县治今永州市北1公里,郡、县同治一城),仍属荆州;并废泉陵侯国。
泉陵。泉,古今文多释为:从地下流出的水,为水流的源头。在甲骨文中字形,象泉水从穴罅中流出之形。《易·蒙》:“山下出泉,蒙。”《左传·隐公元年》:“若阙(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说文》:“泉,水源也。”陵,古文中释为大土山。《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地形二》:“右负丘陵,左前水泽。”《尔雅·释地》:“大阜曰陵。”亦指陵墓、陵园;《国语·齐语》《后汉书·献帝纪》皆有载。泉陵之“陵”,即指高隆的大土石山。
泉陵,当为先秦时古地名,得名于何时,难以稽考。因地濒湘水、潇水交汇处,临山陵地下多泉水,故名泉陵。今存泉陵街于古城之中,长约200米,宽仅3米余。2016年10月末,我于傍晚入此探考,仅见一条水泥街,两旁多2-3层贴瓷红砖楼房,间见古墙木楼,透出岁月苍桑。老街上行人稀少,唯一石砌护坡上一茂樟,枝叶浓密,颇见生机;“泉陵街”一路标,映入眼帘,印象深刻。
泉陵侯国及泉陵县之置,皆与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密切相关。
汉高祖刘邦立国后,大封异姓功臣宿将,为防止异姓王谋反,后又大封同姓诸王。汉景帝时,导致了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至汉武帝时,接受大臣主父偃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下诏在全国实行“推恩令”。推恩令实行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受封为列侯。按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封为多个较小的侯国,有的仅为乡侯。这直接导致朝廷的土地扩大,诸侯土地缩小。朝廷实行推恩令,使较大王国政治经济上都分崩离析,解除了诸王国与朝廷对抗的威胁。
长沙定王刘发(?-前129)为汉景帝第六子,母为唐姬。汉景帝前元三年春(前154),以皇子身份受封为长沙王,以孝著称。封长沙王后,运大米至长安,带回京都之土筑“望母台”,后曰定王台。《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及《五宗世家第二十九》《汉书·景帝记第五》皆有载。长沙定王回长安为汉景帝祝寿时,动作别扭,引人发笑,汉景帝笑问,刘发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他略施小计,尽得武陵、零陵、桂阳三郡。王国土地广大,刘发有16个儿子。汉武帝行推恩令后,汉元朔五年(前124)长沙定王之子刘贤,被封为泉陵侯,仅有一县之地;治今永州市零陵区老城区泉陵街一带。辖有今永州市零陵区、冷水滩区、双牌县北、祁阳县、祁东县、东安县地。公元9年,新朝立,侯国废。汉光武建武元年(25),零陵郡治迁于泉陵县治泉陵街一带。
三国吴分泉陵县置祁阳、永昌二县(今祁阳、祁东二县地),晋又分泉陵县置应阳县(今东安县地)。隋平陈,废零陵郡置永州。永州之名,源于秦汉时“永山永水”及永山庙(今永州市双牌县境),亦为古地名。(14)隋开皇九年(589),废今广西地域原零陵、兆阳、观阳3县置湘源县,县治原零陵县治;又废泉陵、祁阳、永昌、应阳县,置零陵县,县移治今永州市零陵区泉陵街一带;辖境相当于今永州市冷水滩、零陵二区、东安、祁阳、祁东三县,以及双牌县部分地域,属零陵郡。
唐初属永州零陵郡;唐武德后,辖境渐小。后属江南道永州。宋首属江南西道永州零陵郡,后属荆湖南路永州零陵郡。元属永州路。明初属永州路,后属永州府。民国之后直至共和国1968年,归属多变。(1)8
1984年6月撤零陵县,划入永州市冷水滩市。1995年11月,撤零陵地区和永州市、冷水滩市,设地级永州市,原永州市改为芝山区;原冷水滩市改冷水滩区,市治芝山区。1997年8月,市治迁冷水滩区。2005年6月,芝山区更名为零陵区,(15) 区治实为原零陵县治。自零陵郡治迁于泉陵街一带后,古名不易,古城不迁,直至清末,零陵郡(府)共治一城。其境域归属历有侯国、郡、州、路、府、道、专区、行政区、公署、地区、市之称。终属永州市。(15) 303
境内地貌殊异,幅员辽阔,资源富有,山水可观。北通长、株、潭,南交两广。历代人才辈出,群贤昭致。今永州市区,大道迢迢,广厦万千。古城多胜迹。河街风光迷丽,旧貌不识;街墙塑有“永州八记”、“潇湘夜雨”,文图并茂,观者难忘!
参考文献:
(1)共和国零陵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8.
(2)共和国宁远县志[M]宁远:湖南省宁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2:461.
(3)共和国长沙县志[M]北京:三联书店,1995:619.
(4)俞传超.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J]江汉考古,1982:(2).
(5)陈泳超.永州之野觅舜迹[M]//舜帝故乡—永州.珠海:珠海出版社,2012:79.
(6)吴国武.帝舜姓氏考辩——兼说先秦姓氏礼俗的几个问题[J]中国典籍文化,2005:(2).
(7)李伯谦.论造律台类型[J]文物,1983(4).
(8)田昌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论[M].济南:齐鲁书社,1992:-123-146.
(9)仝晰纲.虞舜相关地名辩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0)孟祥才.简论舜之南巡与归葬[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1).
(11)彭雪开.炎帝神农氏南迁湖湘考[J]长沙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6).
(12)高至喜.秦汉庙遗址及其他[M]//舜帝故乡—永州.珠海:珠海出版社,2003:55.
(13)贺银河,夏昕,邓成伸.找到真实的舜帝[M]//舜帝故乡—永州.珠海出版社,2003:62-64.
(14)彭雪开.永州地名源流考[j]湖南工业大学地名历史文化研究院,内部文稿:2018:—09—04.
(15)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第四卷[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