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506721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吉首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09-23 阅读:1439 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彭雪开


《宋史》:“泸溪。下城一:会溪。熙宁八年十二月置。砦三:池蓬,镇溪,黔安。” (1)《元丰九域志》记泸溪:“有武山,武溪,城一,熙宁八年置。会溪。寨三。嘉祐三年置池蓬,熙宁三年置镇溪,八年置黔安。”文中泸溪,即今泸溪县。这表明其时镇溪,在泸溪县境。砦,古文通寨,指防御用的栅栏、营垒。因古代在驻地砍伐树木,树枝,排列如鹿角,御兵防敌,故名砦,后引申为寨。共和国《吉首市志》《泸溪县志》皆记宋熙三年(1070)置镇溪寨,(2)并视为建政之始。

镇溪,何以名之?

镇,镇抚、压制。《楚辞·九章·抽思》:“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王逸注:“镇,止也。”《说文》:“镇,博压也。”《广雅·释诂》:“镇,安也。”《释言》:“镇,抚也。”古今文中有20余种释义,其本义为镇抚,压制之意。晋以后,朝廷在重要关隘险要之处,派将卒镇守,谓之“镇”。晋代张载《剑阁铭》:“唯蜀之门,作固作镇。”史书载:北魏时,设镇的地方有二类:一类设在州、郡的地方,镇将兼理军民政务。《魏书·官民志》:“旧制,缘边皆置镇都大将,统兵备御,与刺史同。城隍,仓库皆镇将主之,但不治。”一类与州、郡同设一地,镇将绾军,刺史、太守管理民政,但一般都以镇将兼理民政。《魏书·杜洪太守》:“太和中徐绛城镇将,带新昌,阳平二都太守”即为证。六镇起义后,北边诸镇改为州,以刺史、太守统辖。《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县令同,不治内政。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唐险过百牢关。”大概指此况。(3)

唐代镇将驻守之地,因有驻兵及较大村落,又地处险要之塞,人口渐变,交易日多,免不了有集市贸易之类附聚驻地,故“镇”渐而演变为集镇之意。宋初,朝廷为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其权力收归知县。人口较多,商业繁华之“镇”,予以保留。自此后,小商业都市,便统称为市、镇。(4)其时,"镇"已不具备军事防御的性质了,镇、市多为乡,是政权驻地。由此得知,镇溪之"镇",当指乡村集邑之类,但与唐代之"镇"有一定历史文化依渊。

镇溪之“溪”,多指山间或平岗平垅中的小水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张衡《东京赋》:“灈龙芳林,九谷八溪。”《玉篇·水部》:“溪,溪涧。”《集韵·齐韵》:“谿,《说文》:‘山渎无所通也。’”以上皆指山间的小水流之意。同时也说明古文中,“谿”转写为“溪”,始于两汉时期。至唐代以后,“溪”字已通行诗、文之中,唐、宋诗词中,尤描绘生动具体。

1999年《湘西州志·贸易》记:湘西州境农副产品购销始于唐五代。1993年《泸溪县志·商业》记宋绍兴时,县境在武溪、洗溪、浦市、永兴场建立墟场,交易货物。(5)《吉首市志·市场》:“宋熙宁三年(1070)镇溪砦建立后,镇溪成为交易中心,通用货币,其余各山寨沿袭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由此可知,湘西集市之兴,始于唐末五代初。其时湘东攸县的小集(今桃水镇内),衡山(今衡东)的草市镇,皆搭草棚或土砖瓦亭赶墟,小集、草市由此而得名。其实,镇溪是否设墟场赶集,史无明载。但其时已“成为交易中心”,当有个过渡时期,抑或在唐末五代时,已置临时集市或以庙会形式,方便村民赶墟市。因临溪(武溪,峒河)有小市或村镇,故名“镇溪”。后于镇溪设砦驻兵,便改称镇溪砦,由一般村市演变为驻兵防守的军事要地,而集镇集市的功能反而强化了。

镇溪砦(寨)得名,当与东汉朝廷累征“五溪蛮”有历史渊源。

何谓“五溪”?《水经注·沅水》:“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满溪、沅溪、酉溪、辰溪”。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则以“酉,辰,巫,武,沅”为“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西南部(今湘西,怀化地域)皆属“五溪”地域。这些地域秦汉时为“蛮夷”所居,故称“五溪蛮”,又因“五溪蛮”散居武陵山区,故又名“武陵蛮”。“蛮”当为正统汉人,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五溪蛮(武陵蛮)与当今土家,苗、瑶、侗,仡佬等族有关。

《后汉书·南蛮列传》:“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盘瓠。”盘瓠,又名槃瓠。《魏略》:“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槃,倾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槃、盘,古文相通,槃瓠,即为盘瓠,中国古代神话中犬名。今湘西苗族、瑶族及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信仰图腾。《水经注·沅水》:“水又经沅陵县西,有武溪,源出武山。”郦道元认为:武溪、武山一带,原是上古盘瓠族居之地。他记载的高辛氏与盘瓠事迹,与《后汉书·南蛮列传》略同。“盘瓠贞女入南山,上石室中,所处险境,人迹不至,帝悲思之。”之后,生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裁制皆存尾,其母白帝,赐以名山,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武陵郡蛮,即盘瓠之种落也。”(6)《太平御览》:“王制,南方曰夷,即自江汉以南皆称为蛮。其在湖南者,则为磐瓠(盘瓠)之后,长沙、武陵蛮也。”东汉时,散居在零陵郡者,称之为“零陵蛮”。散居在长沙郡者,称为“长沙蛮”。武陵蛮者,实则是一支三苗人后裔苗人、巴人、越人、楚人,散居在武附山腹地的后裔,因长久杂居形成一种类似的生产、生活方式,故名。东汉至宋代,居于沅水上游者,则多称“五溪蛮”。《山海经》《后汉书》《水经注》《风俗记》《搜神记》《晋记》等古籍中,多有记载。“五溪蛮”中又有“溇中蛮”“澧中蛮”“零阳蛮”之别,皆因水、因地而得名。(7)主要姓氏有杨、张、欧、伍、田、刘、洪、梁、施、罗、尹、王、孙、尤、邓、余、胡、高、向等,尤其以吴、龙、廖、石、麻、王姓为强。(8)他们“衣裳斑烂,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曰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曰精夫,相呼为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9)

五溪蛮族居湘西广大地域之后,两汉朝廷对其累行征伐,“五溪蛮”也奋力反抗。《汉书》《后汉书》中有记载。《湘西州志·大事记》载:新莽天凤四年(17年),“五溪夷”首领田强,率众5万反抗新莽军队;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朝廷派兵征剿武溪,武溪诸族奋起反抗;二十三年(47年),武陵精夫单相程率众起事,朝廷先后派刘尚、李嵩、马成率军征剿,皆败于五溪诸族;二十五年(49),汉光武帝令伏波将军马援为帅,统兵4万征剿,五溪苗、瑶诸族联合反击,阻官军于今沅陵壶头山,官军战死病殁者甚多,马援亦病死军中。三国吴黄龙年间(230-231),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1),梁承圣三年(554),唐元和六年(811),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五年(940),皆发生了五溪诸族,反抗朝廷官军征剿事件。终在五代初,湘西溪州刺史彭士愁率溪、锦、奖等州军万余人,攻打楚国朗州(今常德一带)、澧州(今澧县一带),楚王马希范派军队征讨,各有胜败。后经过谈判,双方缔结盟约,立契约铜柱于溪州城(今永顺县王村)平岗之上。自此后,湘西地域始有“营寨”之设。终于属楚。(10)

北宋嘉祐三年(1058),朝廷派兵入溪州,于明溪(今永顺县内)筑营寨据险,迫使溪州刺史彭仕义归附朝廷。宋军于新城息兵,并书《明溪新寨题名记》,刻于明溪石壁上(史称红字碑),以示信守。北宋熙宁三年(1070),朝廷于湘西苗疆腹地置镇溪(今吉首市区)砦(寨),后又置丰溪砦(今花垣县吉卫镇)、驻重兵防守。自此后,镇溪砦,作为军事驻防重地,始载于国史、地志。

镇溪砦之设,表明这一带地域,已被朝廷初步掌控。自东汉马援征“五溪蛮”不克后,朝廷对广大苗疆部落联盟,实行“羁縻制度。”羁縻,《汉官仪》:“马之羁,牛之纼,言制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绊也。”唐太宋时,在湘西地域置黔中、泸溪、灵溪等羁縻州。至宋代湘西共设38个羁縻府州。羁縻府州下设县和峒,州有刺史,县有县令,峒有峒官。这种政治统治之特点,主要是以大姓部落“列置州县;各州刺史、县令、峒官,均由原始部落首领担任,并可世袭;朝廷一般不直接向羁縻州的居民征收固定赋税;羁縻州刺史可保留本部兵马。朝廷羁縻制度的实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致使湘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五代后梁开平年间(907-911),江西省吉州豪族彭瑊举族投奔楚王马殷,入主湘西归顺梁朝后受命为刺史,后与马王争战败后,仍允其世袭,称为“土官”,行“土司制度”,之后湘西境内社会较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

元、明两代,土司制度进一步完善。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十二月,朝廷置辰州卫,加强了对土司的控制。明王朝为进一步加强对土司的控制,先后设崇山卫(今花垣县吉卫)、永定卫(今张家界市永定区)、镇溪军民千户所,招兵驻守。诸袭元制。清雍正四至八年(1726-1730年),永顺、保靖等土司相续“改土归流”。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镇溪千户所辖苗民举事,遭官兵镇压后,亦“改土归流”,朝廷令苗民编户纳粮,沿袭800余年的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后,分属岳常澧道的澧州,辰沅永靖道的辰州府,永顺府和凤凰、乾州、永绥直隶厅。清朝对所置县、府,均实行全国统一赋税制,禁革过去土司的苛捐杂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清朝推行“保甲”条规,税赋加重,后导致苗民起义。苗民起义平息后,清政府实行“屯田养勇,设卡防苗”的屯防制度,加强对湘西苗民的统治,直至帝制推翻,辛亥革命胜利,民国建立。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镇溪军民千户所,划泸溪县上五都为十里,隶辰州卫。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裁撤时,镇溪千户所已辖140寨。这表明朝廷已有效掌控这一地域。镇溪千户所裁后设置乾州厅,隶辰沅永靖道,治乾州。(11)其所辖范围,近似于1958年的吉首县域。

乾州地名。清同治《乾州厅志》:“乾州命名之初,村民度地形象,谓其地平坦而微起者三,有乾象”,又“地在诸水中,而土高有州义”,故名。明置乾州哨,仅为军事防御之地。设乾州厅后,才形成略高于县城的行政区划。其区划除厅城和屯上外,其余编为十里,另辖苗寨119个。

民国元年(1912年),废乾州厅,设乾县,治乾州,改厅同知为知县。民国2年(1913年),因与陕西省乾县同名,改称乾城县,县治仍驻原址。民国14年(1925年)改知事为县长。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县治迁驻所里(今吉首市区)。1953年乾城县改称吉首县,所里依苗语之义译为吉首。县治驻吉首镇。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州治驻吉首镇。1982年吉首县改为吉首市,吉首镇成市区。1985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庸县,改为县级市,1988年大庸市升为省辖市,原大庸市改为永定区,并析桑植、慈利县和原大庸市边境置武陵源区,大庸市辖原常德市的慈利、桑植两县及永定、武陵源两区。1994年,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12)州域两改,均属省辖。吉首成州府驻地。

吉首,何以为名?

吉,和善。《诗经·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毛传:“吉,善也。”《说文·口部》:“吉,善也。”古今文中有数种释义,其本义和善、吉祥之意。首,《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说文·田部》:“界,境也。”段玉裁注:“乐曲画为境。引申为边境之称。”《字汇·田部》:“界,限也。”古今文中有10余种释义,其本义指地界、界限之意。

吉首,汉语之意可释为:养育苗家和善吉祥的地方。然而,吉首乃苗语汉译古地名,另有深义。据吴心源先生研究,吉首苗语中称为“吉首吉吼”,或“吉索吉夯”“吉雯吉喊”“吉雯吉吼”,因在湘西东部苗语中,各地用学各异,音同义不同,但其本义皆指“养育苗家的一方水土。”“吉吼”在苗语中可释为“听见水响的地方。”杨再彪教授认为“吉”在苗语中有“捕劳、养育、养殖”之义。这表明苗族人多傍山依河而居,后人口增多,北宋以来就有朝廷军队驻扎,在本地苗族人看来“那些外来人员我们养活的。”吉首,由此就成了“养活人的地方。”《湖南地名志》认为:吉首来自苗语,意为“地大繁荣而地位重要”。

吉首境域,秦属黔中郡,汉多属武陵郡沅陵县地。隋为静人县地,唐为泸溪县地。宋熙宁三年(1070),置镇溪砦(寨)后,始为军事防御地。明设镇溪千户所,归属未变。清至民国区划数改,共和国成立后,终为吉首市。(2)59-61

境内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较为著名者有乾州古城、德夯风景区、矮寨天险。另有堂乐洞、天门画壁、狮子庵、流沙瀑布、苗民起义古战场等。河溪香醋、乾州板鸭、振武营湘泉酒、水冲石砚,皆为著名特产,畅销海内外;尤以振武营湘泉酒,声誉盛隆于海外。

参考文献:

(1)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78.

(2)吉首市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11.

(3)彭雪开.安仁地名源流考[J].湘东文化,2014:(2).

(4)宋代文化史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335.

(5)泸溪县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352.

(6)陈桥驿.水经注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869.

(7)湘西文化大辞典[M].长沙:岳麓书社,2000:84.

(8)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46.

(9)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9:1911.

(10)湘西州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17-21.

(11)湖南古今地名辞典[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539.

(12)湖南省地图集[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276.

(一审:颜青  二审:李文峰  三审:罗毅)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