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76167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苏州市加强地名文化建设 不断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10-21 阅读:701 次

来源:地名世界

苏州市加强地名文化建设

不断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地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地名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苏州市民政部门结合实际,全方位、多形式推进地名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形成完善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吴文化地名保护制度健全完善。2013年,建立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制度,组建苏州市地名咨询专家组,组织编制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经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先后于2014年1月、2019年1月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全市纳入保护名录的吴文化地名达3417条。2019年,首批161个“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地名标志设置完成,宣传展示吴文化地名,促进苏州地名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2022年,第三批“苏州市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全面启动,计划再征集公布名录1000条左右。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圆满完成。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开展并完成了苏州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于2018年10月30日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苏州全市共普查入库地名84927条。苏州市民政局被评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
全市镇级地名规划编制完成。自2018年起,苏州市积极推进镇级地名规划编制工作,有效解决了地名命名更名与城镇规划建设不同步、不匹配的问题,规范了地名管理,保护传承了地名文脉。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96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共规划8大类24小类地名64867条,编制地名采词库33186条。苏州市镇级地名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加强地名源头治理、传承地名文化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红色地名薪火相传。苏州市民政局会同市委党史工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广旅局、市方志办等部门组织首批30条苏州市红色地名的征集评选,并积极申报评选江苏省级红色地名,“沙家浜”“苏州烈士陵园”等12条红色地名被列入首批、第二批江苏省100个红色地名名录。先后组织举办“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红色地名授牌仪式和“百年红色基因 世代薪火相传”苏州红色地名宣传暨“暖心先锋”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薪火。
首批苏州市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公布。苏州市民政局会同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文广旅局、市方志办等部门组织苏州市、县两级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全市共评定县级地名文化遗产94条,市级地名文化遗产60条,申报省级地名文化遗产50条。为保护宣传地名文化遗产,各县区申报实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示范街区建设活动,金阊街道等10个乡镇(街道)被授予首批“苏州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示范街区”称号。
苏州地名文化图书编纂成果丰硕。为满足社会对地名图书需求,10年间,苏州市民政局共编制出版《苏州市政区图》《苏州城市地名图》两图5个修编版;2018年起,首次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组织编制出版《苏州市标准地名图集》;2020年6月,《苏州地名传说》编辑出版,同年7月,启动编辑新版《苏州市标准地名录》和各县区《标准地名志》。
吴文化地名宣传形式多样。组织摄制吴文化地名系列宣传片,以苏州古城历史上存在的八个古城门为引线,通过一座城门串起一条古城街巷、一座江南园林,展现吴地悠远的历史文化、宏大的时代变迁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举办“苏州地名文化进社区”“苏州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向社区、群众及图书馆赠阅地名图书,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宣讲地名文化。
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日趋完善。苏州市作为民政部第一批“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和“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示范地区”,先后投资建设“苏州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城市标准地名地址数据中心”,基本实现了地名信息数据生产服务的共建共享。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试点优秀项目。
地名标准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为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方便行政管理和社会交往,苏州市民政局连续组织排查解决城乡街路巷“有地无名”问题,累计排查解决582条。同时,持续依法组织开展标准地名使用情况行政检查,全市已累计检查321个标准地名的规范使用情况,发现存在违法行为194个。其中,向责任单位出具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78份,对116个轻微违法情形口头提出整改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规范使用标准地名的法律意识。
地名文化建设融汇各方合力。经多年努力,苏州市地名文化建设基本形成各部门协同协作、社会各界共谋共商的融合发展机制。先后组建苏州吴文化地名研究所、与“石湖智库”合作建设苏州地名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全面深化地名文化遗产研究,开展地名信息公共服务,传承苏州优秀地名文化。

来源:中国社会报,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7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合肥地铁站名为何

有的是拼音有的是译名?


在合肥地铁站名中,为什么有的站是连写,有的站却是分开拼写的呢?为什么有的站名是拼音,有的又是译名呢?近日,了解到合肥轨道交通车站导向标识的拼写和译写原则。

问题1:什么是轨道交通车站导向标识?轨道交通站名及导向标识拼写和译写是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地铁车站门匾、地徽和站内导向牌体中。问题2:站名拼写和翻译中,为什么有的词连写,有的则分开拼写?根据合肥市地名管理部门意见,轨道交通车站站名为标准地名,地名拼写必须符合《地名标志》GB17733-2008、《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GBT 16159-2012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构成,原则上专名、通名分写。专名、通名均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词为单位,不标声调。地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分段书写的每段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其中,地名作站名,专名、通名分写。如:汲桥路  Jiqiao Lu。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地名结构,各音节连写。如:柳树塘 Liushutang,综保区Zongbaoqu。四音节及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地名,按词或语节(多音节词语内部由语音停顿而划分成的片段)分写,如:滨湖竹园 Binhu Zhuyuan;不能按词或语节划分的,全部连写,如:北五里井 Beiwulijing。自然村镇名称不区分专名、通名,各音节连写。如:勤劳村 Qinlaocun,杏花村 Xinghuacun。已专名化的地名不再区分专名、通名,各音节连写。如:三里街 Sanlijie,四泉桥 Siquanqiao。起地名作用的建筑物、游览地、纪念地、实体单位和团体组织等名称,能够区分专名、通名的,专名和通名分写。四音节及以上的,按词或语节分写。如:量子科学中心 Liangzi Kexue Zhongxin,合工大南区 Hegongda Nanqu。不易区分专名、通名的,或不能按词或语节划分的,一般连写。如:安农大Annongda。行政区域名称简写为"省"、"市"等时,可直接拼写。如市政务中心 Shi Zhengwu Zhongxin。专名或通名中的修饰或限定成分,单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连写,双音节和多音节的与其相关部分分写。如:西七里塘 Xiqilitang,大学城北 Daxuechengbei。问题3:站内导向是什么?站内导向是指站内导向吊挂牌、出入口周边信息栏、综合资讯栏、竖向线路图、运营线网图、站台门横向线路图,以及大、小站台名等标识牌体。问题4:站内导向中,哪些名称需要拼写,哪些需要译写?首先,地名起导向指引作用时,导向标识的汉语拼音中第一个字母大写,分段书写的每段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延乔路 Yanqiao Lu,繁华大道 Fanhua Dadao。不作地名的实体单位,以及不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场所等名称用于导向性标识时——能区分专名、通名的,分别采用拼音拼写和英文意译的方式,分段书写,每段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此外,不能区分专名、通名的,a)已有官方译名的,从其翻译;b)没有官方翻译或已有译名不合适直接使用的,可参照国家政府机构官方译法进行翻译。如:科大先研院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USTC,量子科学中心 Quantum Science Center,安徽农业大学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不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场所等名称的译写方法:会展中心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或Convention Center,酒店 Hotel,商业广场 Plaza等。如:高速时代广场    Gaosu Shidai Plaza,已有官方译名的,从其翻译。如:天鹅湖大酒店 Swan Lake Hotel。

来源:大皖新闻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6日。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的版权,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的信息,部分素材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