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105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论地名考证的意义、内容及方法(下)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2-12-08 阅读:738 次

来源: 江西地名研究

张惠岐


4.为编写地名典籍及地名研究提供详实的地名考证资料。

地名普查成果及其初步考证资料,是编写地名专业书籍的墓础资料,可满足地名录、图标准化定名的需要,但对编辑地名典志及研究地名,就不完全够用了。如编辑地名词典或地名志一类的书籍,除定音、定形外,更注重释义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地名的来历、形成年代、涵义、沿革演变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遗迹要有较实的记述,需要更深层次的专门考证工作和存疑问题的核查工作。对不同资料或有争议的问题,更需广考博订,以其佐证,才能成为供人们考查引用的记实的工具书籍。因此典志的内容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于地名考证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们要对地名考证的必要性、反复性和长期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参加编典写志过程中,使我们深切感受到,难就难在地名考证的落实,难以定论,无从下笔。不得不重新进行补查补调工作,通过深入反复的考证,发现有的普查口碑传说缺乏佐证依据,有的虽有文献记载,单纯照抄照搬也有许多疏漏差错,有的文献释义各不相同,需要分析判断进行正确的选择,因此在编典写志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一定的专门考证工作,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释文的科学质量。现举地名词典中《北京市卷》的几个例子如下。

(1)在南尚乐词条释文编写中,最初根据地名普查的口碑传说:“为地处富庶之区,当地村民有开展娱乐活动的传统,故名。”这种传说的可信程度是很成问题的。为此又经过历史地图学的查考,释义改为因座落在洛水之上而得名上洛,后析为南、北两村,谐音转今名。洛与乐近音,似乎有点道理,但仍未查到佐证的依据。最后在《石经山碑刻题迹选》一书中查到乐城之名,唐属尚义里,才知尚乐是取其首字而得名的,后析为南、北两村,故有今名。文献起了一定的佐证作用,才能使我们有较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2)在房山县初选条目中有一地名称上万,据普查的口碑资料:“相传附近有两座寺院,僧徒经常遭践良家女子,百姓奋起斗争,索赔了数以万计的钱财,村因以得名。”此传说实令人难以确信但一时又无资料可佐证,这种查无实据,不大可信的传说,对确定标准化定名虽没有什么影响,但做为释义内容,就较为欠妥了,为了防止以讹传讹出笑话,象这一类的条目只好删去不能选列词典之中,需要继续进行考证。后经查考认为上万原名尚万,因上寺、下寺高桥寺等庙宇,和尚众多而得名,后谐音演为今名。

(3)北京有一处著名的关口一一居庸关,在词条释义中应作何解释?我们最初依据词海的解释“徙居庸徒”传为秦始皇修筑长城徙迁民众居此故名。《北京名胜古迹词典》亦同此说,似乎有了文献依据确切无疑了。后来又发现不同的解释如《山水诗鉴赏词典》中提出“居庸关以居庸山得名”。《水经注》又写到“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因此需要对这些异说进行广考博订。通过北京市历史地图集及有关专论查考,在秦之前就有“居庸”之名了。因此可以认定“徙居庸徒”之说是不确实的,而另外两种解释也未说清居庸的具体涵义,在《居庸关考》一文中从语词上进行了解释,居指居民或平民自姓,庸指民功曰庸,据此居庸关的涵义应为“民为君守关立功”之义。从上述一些实例可以看出编典写志必须以翔实的地名考证资料为依据,对不同之说或学术之争的问题,更要广考博订慎重处理,开展地名学的研究或进行学术探讨,更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地名考证工作,以翔实可靠的成果资料,满足编研工作的需要。

四、

地名考证的基本内容

地名作为一个地域的指称,就其组成结构有专名和通名之分,就其时代有历史地名(古名)与现用地名(今名)之别,就其特性有音、形、义三要素。就其类型有政区地名,城镇街巷地名,乡村地名,自然地名,人文地理实体地名等。就其分布有个体地名、群体地名、聚类地名等,由于地名知识的广泛性和地名组合形式的多样化,地名考证的内容也是相当广泛的,涉及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语言学、民族学、城市学、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领域。一般地名考证的内容主要为史、地、文三方面。

1.历史考证的内容 主要是考证地名从形成到现在的演变过程,搞清其来龙去脉,包括地名形成的初始年代或朝代,涵义及其来历,历史沿革和演变以及不同的别名,雅称等。

2.语言文字考证的内容 主要是考证语种、语源、语义及文字书写形式及方言、土语、少数民族地名的涵义及转释等方面的内容。

3.地名的地理考证内容 主要是查考个体地名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所属类型、四至关系、环境特征、派生关系、相关的文化、交通、经济信息内容等。

五、

地名的系统考证与专门考证

由于我国的地名数量非常之大,地名历史久远、涵义深邃演变复杂,搞清其来龙去脉是相当困难的。把如此众多的地名普查考证一遍更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地名考证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的任务。系统考证与专门考证是相互连接不同层次的考证步骤。

1.系统地名考证 是相对一个行政区域的地名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证工作,如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就是一次群众性的大规模的系统地名考证活动。通过普查得到了大量的基础资料,系统考证的特点是以县、区为单位,对辖属的乡或街道办事处的全部地名,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依靠当地群众提供的情况,收集民间口碑传说及走访知情人或当地长老、查阅乡志、村史、家谱、族谱等实物及文字资料、综合整理、考证的成果材料。这种方法多以填写调查表或提问的方式进行,易于推广,收效较快,对不见于史志文字记载的一般村庄地名,通过这样的考证还是有一定成效的,对一些重要地名也可提供进一步查考的线索,补充文献古籍的不足或纠正谬误,提供必要的佐证。但在普查阶段的系统考证,多来源于口碑资料,其可靠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望文生义解释词义,往往与史实有较大的出入,有的地名涵义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传说,对其确定某一种说法,缺乏必要的考证资料或佐证的依据,因此我们对普查中建立起来的基础考证资料,要进一步进行核考,对考证质量有把握的要予以分析确认,对其存疑问题或错漏问题,要补遗考证,总之对地名普查阶段的地名考证质量,要采取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它对确定地名标准化有一定的现实作用。但对地名研究来说它仅仅是地名考证的开始,而不是最终的结论。普查工作仅仅是建立基础资料,并不能解决全部考证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专门的地名考证工作,通过更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提供较完备、较系统、有价值的考证成果材料。

2.地名的专门考证

以省(市)地名主管部门为指导,以县(区)行政区域为单位,组织聘用有史、地、文专门知识的专业人员与地名专职干部相结合,对地名普查的基础材料进行全面的复查审核,在收集本县(区)有关古籍文献和地方史志书刊资料的基础上,研究确认前人的考证成果,摘引有据可查的文字资料,进行系统学术层次的专查详考工作。通过分析比较对原材料的真伪虚实进行必要的专门考证,对文献资料进行广引博考,对口碑资料进行鉴别,对实物资料加以确认。将考证结果按统一的格式体例要求,编写整理出翔实有据的考证材料。并通过地名的专门考证总结和摸索本县(区)地名的区域特点和类型分布及命名规律。专门考证是对系统考证的复查核证,也是进一步的提高和深化。是科学考证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步骤。

六、

地名考证的方法

由于地名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具有自然和社会广泛的知识内容。因此决定了地名考证内容的广泛性,值得研讨和考证的问题是很多的。因此考证的方法也涉及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等诸多学科,地名考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采取何种方法,要取决于考证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目的要求,现将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简述如下:

1.历史考证法 主要是利用历史古籍文献资料,对地名的由来、涵义和沿革变迁及与历史地理相关的问题,进行考查核实的方法。由于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地名与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均有密切的关系。尽管时过境迁了,但地名如同古物一样,可以做为历史的现时见证,地名的历史考证,源于历史学的发展和需要,主要是对词义的解释,历史疆城的沿革,重要事件的发生地点的论述。在历史典籍及历史地图中都记载有大量地名及有关的典故,如政区地名的历史沿革,疆城地名的变迁,治所地名的升降迁废,初始地名形成的朝代或历史纪年及沿革演变过程中因朝代更替、政治避讳、战争破坏、自然灾害、经济及社会等原因而地名兴废或更名,均需要以文字记载或从古籍中寻找答案,只有通过历史考证的方法,才能搞清历史地名的来龙去脉。地名的历史起源和演变情况是地名标准化的重要依据,对一个地名的留存和废除的抉择有重要作用。对一个区域的地名规划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总之历史考证是地名考证的传统方法,是保存和继承地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考证方法。

2.语言文字考证法 主要是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和利用语文工具书对地名的语种、语源语义进行查考的方法,因地名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语言和文字代号,因此地名的读音和文字书写及语源、语义与语言学的发展及其社会应用是密不可分的。而语言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传统和使用习惯,就其地名作为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音、形、义的基本要素,因此通过地名三要素的分析、比较的考查,也是地名考证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对语音及变音的分析研究可对汉语地名、方言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民族融合语地名以及外来语地名的考证具有重要作用。对字形及形异地名的研究亦可对汉字地名的用字演变,生僻字地名同义词地名,多义词地名,繁简字的词义解释以及少数民族语的正确译写,汉语拼音的正确书写都是极有帮助的。语义的考证对于古地名的词义和现用地名的指称意义及字面意义的涵义解释作出明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解释。因而是极为重要的考证方法,对于正本清源,实现社会用字规范化地名标准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3.地理考证法地名 是地理实体的指称,地以名指位,名因地相别,说明了地名与地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因此研究地名就离不开地理考证的方法。而区域法和类型法是研究地理分异规律的基本方法。所以区域法和类型法也是地名考证常常使用的方法。

区域法是以一个行政区域为单位,如县、区、乡等或以自然区域为单位如地形区、河流流域、自然保护区等范围内的地名,进行个体或群体地名的考证。

类型法是以地名的不同类型为基础,将地名的专名或通名,依据一定的原则划为不同的类型,在定性分类的基础上辅以数量的统计和分布规律的分析,进行聚类的考证,以便对地名形成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形成因素、涵义特点、分布特征、命名规律等内容进行分析研讨。如地名按性质可分为人文地名和自然地名两大类,人文地名又可分为政区地名、乡村地名、城市地名、文化地名、交通地名等等。自然地名又可分为山文地名、水文地名等。此外也可按通名的不同类别进行聚类考证。

4.综合考证 由于地名本身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所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较广,影响地名的因素也很多,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重要地名,往往依据单一的方法考证,难以得到全面的情况和综合的结论。因此对一些重要的地名或特殊的区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的地名考证,如地图比较法、数理统计法、文献查证法、实地考查法,从历史、语言、地理、民族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考证。

5.实地考察法 这是一种亲临现场,进行实际调查或勘察的方法,在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感认识进行的实地考证。这种方法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地名或解决地名中的一些存疑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考证手段。

地名考证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不必要也不可能对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地名,都进行实地考证,而是根据需要,对一些无文字记载或文献释义有争议的间题或带有存疑问题,需进行实地考核或佐证地名,赴实地进行勘察或采访特别是涉及文化古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的地名,更有实查核考的必要。使地名考证与文物考证结合起来一道进行,可以互为佐证弥补不足,搞清地名的来龙去脉,并可摸清文物景点的始末及其相互关系。实地考证对于补充史料之不足或纠正讹传之误,以实进行判断或定论,进一步提高考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如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是中外知名具有科学意义的地名,最初普查时,将地名由来解释成因周姓在此开店而得名。在实地核查中发现该地并没有周姓的人家,附近的周口村也没有姓周的。经过实地勘察和调查访问才搞清周口是因三面环山地处山口而得名,通名称之为店是因地处交通要道,行旅店铺较多故名周口店。又如大兴县有东张华、西张华、南张华等村名,传说为西晋著名文人张华故里而得名,在实地调查考证中,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发现了张华故里附近的八角石井栏,有了实物的佐证,就可以使存疑问题,得以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结论,最后确认西张华为其故里,其它系由派生或附会而名。从而达到提高了考证质量的目的。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