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0061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济南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2-24 阅读:956 次

来源:今日头条

彭雪开


摘要:济南境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境内就有先民居住。相传虞舜曾耕于历山。夏代己置谭国,殷商、西周沿袭之。春秋多属谭国。战国名历下,属齐国。秦置历城县,属济北郡。后作为国都、郡、县地名,各有称名,皆有地名历史文化可考。

关键词:谭;泺邑;平陵;历下;济南;地名源流

济南境域,约在8500年前,境内就有先民生息、劳动、居住。在济南市郊及章丘、长清、平阴等区、县,发现距今3500—7300年前的北章、大汶口、龙山和长石文化遗址。[1]

境内作为国都、郡、县地名,历有谭、泺、平陵、历下、济北、济南、济州之称。今择其要,作地名历史文化考释。

谭,即谭国。在《殷墟卜辞综类》中,收录谭国的辞达35条。《通志·氏族略二》:“谭氏,子爵。庄公十年,齐灭之。今齐州历城有古谭城,子孙以国为氏。”《路史·后纪七》:“少昊之裔伯益之后有谭等十八国皆嬴姓。”据考谭确为少昊赢姓之后,是以覃鸟(雀鹰)为图腾的东夷古国。由此推知:赢姓谭国最迟在夏代,就立国于今山东章丘与历城交界一带,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应是它的国都所在。[2]

城子崖遗址,最下层为龙山文化城址。在遗址周围发现有平面为长方形的版筑夯筑土围墙遗址,南北约450米,东西约390米,墙根厚度约10米,发掘者认为是当时的城址。[3]中间层是岳石文化城,是在龙山城址基础上修筑的,大多贴龙山城垣内侧修筑,后又贴先筑的岳石文化城垣内侧修筑,城内面积达17万平方米。最上层为周文化城(即春秋城)。

据翟伯成考证:谭国为夏代所封,并非东夷小国,不肯屈服于商朝。武丁前期,曾遭商朝多次征伐。商(末)灭谭国后,将谭国故地改封子姓王室贵族,仍复谭国号,成为周代在东方的强大方国,国都仍在原谭国城址上筑城族居。

《左传·庄公十年》:“(前684年)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4]杜预注:“谭国在济南平陵西南。”

据考西周前约700余年的城子崖遗址荒成废墟,自周穆王(前?—前949)封懿公于谭,子姓谭国逐渐强盛。《谭氏族谱》载:懿公系周文王同母弟弘农西虢侯虢仲之裔。六世西虢侯其三弟懿者,因讨伐东方诸侯立有殊功,“乃复侯爵”(周穆王语)。以上难以稽考,但春秋初,子姓谭国封于嬴姓谭国之遗址即城子崖遗址,当是史实。

周文王分封诸侯时,如晋、郑、卫、齐、鲁等大国皆为姬姓,谭国立国于夏代,为嬴姓为子爵(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故在诸侯中遭受欺辱。《诗·小雅·大东》诗,传为谭国大夫所作。诗中通过比兴手法,揭露了周王室的横征暴敛。但诗中也反映了西周时谭国纺织、制陶、车轨等新兴城邑之状况。但这与城子崖遗址文化,有不相符的地方。这需先秦文献及文物考古的重新发现,才能确证。

不过,从西周三件青铜器铭文分析,西周时有历下城,为一个城邦方国。这个历下城,有可能为商末灭谭国后,其族裔又成为商代附庸国,即周灭商纣后,又封谭国后裔,筑城族居于此。后又为齐之历下方国所灭,据其城为历下城。

泺邑。泺,古水名,源出今山东省济南市西南,北流入古济水(今黄河)。字出甲骨文,字形像泉水向上翻涌若抱状。[5]《说文》:“泺,齐鲁间水也。”殷商时期,最早应是指今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后人误为乐邑,误。《春秋·桓公十八年》(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杜预注:“泺水在济南历城县西北,入济。”《水经注·济水》“济水又东北,泺水入焉。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俗谓之为娥姜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

由此可知,泺水源头,在今济南市历下区的趵突泉。后人指泺,即指源于趵突泉之泺水。泺水入济处,谓之泺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认为:泺是指泺水入济之泺口。这是对的。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会齐襄公于泺,应是指泺口。泺口有城谓之泺邑,扼守齐国北边的水路交通线。

平陵,西晋因右扶风有平陵县,故改称东平陵。春秋时属谭国,东平陵城址距城子崖遗址约1公里。建于春秋初,繁荣于秦汉,至唐元和十年并入历城县,秦汉至西晋500多年为济南国、郡的治驻地。城池呈正方形,边长1900米,总面积360万平方米,城墙为土夯筑而成,今依稀可见城址。

东,方位字。字出甲骨文,字形如日在丛林中,示意太阳出来的地方,与“西”相对。《书·禹贡》:“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秦师遂东。”《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皆释为此义。

平,不倾斜。字出春秋鄀国《鄀公鼎》。《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诗·小雅·黍苗》:“原湿既平,泉流既清。”毛传:“土治曰平,水治曰清。”后引申有20余种释义,其本义指平整。

陵,土石山。字出甲骨文,字形状如人攀登高山,示意大土石山。《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孙子兵法》:“右负丘陵,左前水泽。”《尔雅·释地》:“大阜曰陵。”后引申有多义。亦指坟墓。源自《国语·齐语》。平陵,平地上的高土丘;东平陵,东向平地上的高土丘。

历下,古称历下邑,因位于历山之下而得名。今济南市城南有一小山,为泰山北麓余脉,称名历山。相传虞舜曾耕于历山之下,故名“舜耕山”。历山北麓“泉源竞发”,至明代中叶皆为很大的涌泉。相传此群泉曾得到虞舜的疏浚,故名“舜井”,又名“历井”。今考舜耕历山,当在今山东荷泽市区一带,[6]但不排除上古时代舜为东夷人,其先祖或后裔曾族居于今济南历水一带,故有“舜耕历山”故事相传至今。

历,字出甲骨文,字形构成不明。本义为研治之意。[7]《庄子·天下》:“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说文·厂部》:“历,治也。”王筠句读:“此治玉、治金之治,谓磨历之也。”后引申为经历等义。

下,方位字,与“上”相对。《书·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后有多种释义,其本义指低处、底部。历下,意指多石可历的山下。历下,亦称千佛山,隋唐之后,多建石佛于山,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舜井泉群,为历水之源,流经今百花洲折向西流入历水陂。今大明湖是在历水陂的基础上形成的。历水陂又纳正南上源趵突泉的娥英水,二水汇合于历水陂,向北流经鹊山湖(今有鹊山水库),于泺口汇入济水。

历下,见载于《史记·晋世家》:平公元年(前557),“伐齐,齐灵公与战靡下。”靡下,一说历下。[8]《史记·田儋传》:汉高祖三年(前204),韩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即此。这表明春秋末,今济南城区最早应称名历下邑。据地下文物考古资料证实,西周时就已筑历下城,且是一个城邦国家。张华松研究员考证后认为:历下城,起码有3000年的建城史。最早的“历下城”是依据历水和娥英水建立起来的。[9]

历下,春秋中期己置县。

其一,春秋时,随着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取代,地方行政组织,逐渐由采邑制转为郡、县制。春秋中期,各国郡、县制普遍推行。《左传》中虽无齐国建县的记载;然而,《国语·桓公为政》载:“五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10]这表明战国初,齐桓公为政时期,已有家、邑、卒、乡、县、属等社会管理组织。《晏子·春秋·外篇七》曰:“昔吾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榖,其县十七。”《春秋史·齐国的县制》中认为:春秋中期,齐国建县不容置疑。《叔夷钟》铭文记齐灵公灭莱,赐叔夷“县三百”,事实确凿,证明齐在灵公时已有县制。[11]

其二,春秋《管子·权修三》及《立政篇第四》《乘马篇第五》中,皆有“家”“任”“野”“市”“里”“乡”“国”以及“五乡之师”“五属大夫”“都邑”等载。在《乘马篇第五》中则云:“五家而伍,十家而连,五连而暴,五暴而长,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都,邑制也。”这足证齐国春秋中期之后已实行乡、都(县)制。《晏子·春秋·卷五·内篇·篇十四》:“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

显然,这里的“大夫”则为“五属大夫”,直辖“都”(县)之长。《国语·齐语》记管仲治齐,以“三乡为县,县有县师。”[10]61战国初,齐国已改春秋时“四乡命之,曰都”为“三乡为县”之县了,乡仍沿称之。其时县境较春秋时略小。战国时齐国县下设乡、卒、邑等组织,三十家为邑,十邑为卒,十卒为乡,三乡为县。

其三,战国时期,齐国平陵、齐城、高唐均已置县,县有大夫治政。《孙膑兵法·擒庞涓》:“平陵,其城小而县大,大众甲兵盛,东阳战邑,难攻也。”该书《擒庞涓》中有“齐城”“高唐”二大夫,协助齐军搞好军备后勤保障的记载。这表明其时“齐城”“高塘”已置县,并有县大夫治政,而历下亦当如是。

齐城,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城在汉代仍沿用。据经考古发掘证实,齐城遗址呈长方形,由大小二城组成,出土大量齐威王时期的文物。2013年11月22日,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网站载:临淄城的布局,几经变化。临淄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大城为平民所居,小城是国君居住和官吏办公的宫城。经勘探的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大城南北9里,东西7里,周长14158米;小城南北4里,东西3里多,周长约7275米。大城和小城总周长约21,433米,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

这表明齐城,不仅是齐国国都,也是“都”(县)治所在。战国时沿袭为县制,设大夫理之。战国时,高唐亦当如是。国史、地方志载:汉置高塘县,是对的但不确切。

其四,出土文物有证。位于今济南市古城区刘家庄村,发现商周聚落。20世纪60-70年代,曾出土23件商代青铜器。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于此村又发掘发现祭祀坑里埋着整头的牛、大块的小骨,其发现灰坑1600个,墓葬108座,出土随葬品近100件,又在2座埋得很深的墓葬中,出土青铜、玉石器130余件,并发现大量铭文。如出土铜觚上有“子工父己”铭文。考古专家推测:济南刘家庄遗址与商都殷墟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晚商时期,这里应居住着至少一支与商都殷墟王室有着密切关系的贵族。济南建城时间或许有3500年的历史。[12]

综上所述,春秋中期后,齐国已在历下置县(都),历下古城遗址当为县治。其前身应为殷商方国都城,西周沿袭之,直至春秋中期除方国立县,是否置“属”,当考。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置济北郡,治博阳(今泰安市);置历城县,治历下(今济南市);其时平陵、历城、容城、卢等属济北郡。[1]344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刘肥为齐王(齐悼惠王),今济南为刘肥封地。《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汉高后二年(前186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治东平陵(今章丘区平陵故城)。吕氏覆灭后,汉文帝元年(前179),济南郡复属于齐。由此可见,济南郡始见载于公元前187年。

济南,何以得名?

济,字出石鼓铭文。古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汉书·地理志上》《说文》均作“泲”,其他书作“济”。始见载于《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孔颖达疏:“《地理志》云:济水出河东垣县王屋山,东南至河内武德县入河。”《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4]77杜预注:“济水自荧(荥)阳东过鲁之西,至乐安入海。”

南,方位字。古人以人面对日出方向右手方向为南。《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战国策·魏策一》:“魏之兵南面而伐,胜楚必矣。”皆释为此义。济南,以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齐为六国(齐、济北、菑川、胶东、胶西、济南),封齐悼惠王子刘辟光为济南王。后刘辟光因参与“七国之乱”而灭国,复为济南郡。平帝时济南郡辖东平陵、历城等14县。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复为国,西晋为郡。西晋永嘉末,移济南郡治于历城(今济南市区)。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于历城侨置冀州。北魏皇兴三年(496年),改称齐州。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齐州为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齐州。天宝元年(742),改称临淄郡,五年(746年)复名齐郡。

隋唐之际,导致州、郡名称频改。我在《杭州地名源流考》中认为:这与隋唐代经济发展,人口大增,商贸繁荣、交通改善等有关。在《宜春地名源流考》中,我引用有关学者论文归纳如下一些原因:一是因避讳而改;二是因前朝政区设置过多过滥而改;三是因避同名而改;四是因避字形相似或音近而政;五是因附会风雅而改;六是与武则天推行以文治国方略而改。[13]然而,这有其必然性,与王莽新朝时乱改政区地名,有本质区别。

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齐州为济南府。元为中书省济南路。元正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济南府,为山东布政使司(省)治所。清代因之。明、清之后,历下古城(历城)为省、府、县三级治驻地。

民国2年(1913年),废府为岱北道(次年改为济南道),治今济南市。民国17年(1928年)废道直属山东省。之后,称名不改,政区频调,区域频更。新中国成立后,县、区归属随政区更改而随属,终属济南市。[14]

境域山地平原交错,气侯半湿润,有黄河、小清河流经。矿藏较丰,多煤、铁、钾等。富农产有特产,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捷。有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千佛山(历山)、大明湖、趵突泉,历为济南市三大名胜。山泉、公园众多,有“泉城”之誉。古迹有历下古城遗址、千佛崖造像、四门塔、九顶塔等。纪念地有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济南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343.

[2]翟伯成,谭国.周道与《诗经·大东》[N].齐鲁晚报,2013-08-16.

[3]《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70.

[4]《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29.

[5]《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武汉.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747.

[6]彭雪开.菏泽地名源流考[EB/OL].[2023-1-20 ]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90581196479660547/

[7]古代汉语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5:963.

[8]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82.

[9]张华松.从济南地名看济南城市的起源[N]山东,2017-10-16.

[10]国语·战国策[M].长沙:岳麓书社,1998:61.

[11]顾德融,朱顺龙著.春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82.

[12]记者陈巨慧,实习生冯心如.刘家庄遗址:城中村下的商周聚落[N].大众日报(大众网),2014-07-09.

[13]彭雪开.宜春地名源流考[J].中国教工,2022(3):120-121.

[14]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290.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地名传播!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