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多载体弘扬地名文化留住浓浓乡愁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3-15 阅读:757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谭晓林
江苏省南京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具有极其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地名文化特色。近年来,南京市在“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打造地名文化保护名片,既深化了地名服务,亮丽了城市街区,助力了乡村振兴,又浓郁了文化氛围,留住了乡愁记忆,凝聚了传统价值。
挖掘资源
筑牢地名文化保护根基
南京市坚持把调查研究、建立名录作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
开展资源调查。通过实地调查、资料考证、座谈论证等多种方法,全面查清本地区地名文化遗产情况,系统掌握地名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分布和现状。
组织研究论证。组织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完善释义,形成历史含义、沿革背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地名文化遗产考证资料。
建立保护名录。先后建立了235个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评定了第一批100个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100个极具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的老地名列入“非遗”保护。
实施分级保护。目前,全市及11个区分别建立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江宁区将老地名列入区级非遗名录,实施地名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
复活使用
打造地名文化保护名片
南京市坚持正确处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名命名更名的关系,加强传承、复活、使用工作。
结合城市更新工程就地复活使用。把老地名保护传承融入历史街巷、历史建筑更新之中,如在南京老门东、老门西、南京西站等历史建筑保护改造中,启用“上江考棚”“边营”“小西湖”,为“下关”等老地名立碑保护。
结合道路、桥梁改扩建综合研究利用。在南京主城城东、城西道路快速改扩时,整合沿线道路名称,将城东干线命名为“龙蟠路”,将城西干线命名为“虎踞路”,有意从地名的视角,彰显“虎踞龙蟠”之势。结合过江通道新建,深挖当地的地理历史和人文,就地启用“大胜关”“燕子矶”等老地名。
结合新的板块建设移植派生使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将有历史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脉的老地名进行移植派生命名。如在南京麒麟科创园规划建设中,移植派生使用了“麒麟门”“沧波门”的专名命名了“麒麟湖”“沧波湖”,受到广大居民的普遍认同。老地名的复活使用,不仅增加了城市历史的厚重感,更让老地名不断根,永葆历史文化之魂。
融合创新
深化地名文化传承保护
南京市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城市文化繁荣、街区治理创新和乡村文化振兴中,不断优化新时代地名公共服务供给。
设置老地名“非遗”保护碑。在全国创新实施非遗地名保护工程,采用“非遗”标识、地名来历含义中英文对照、地图示意指位的方式,分批设置长干里、乌衣巷、成贤街、龙蟠里、虎踞关等37块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地名标志。
设置地名特色保护牌。本着因地制宜、百花齐放的原则,采取多种类型、不同方式设置特色地名标识牌300余块,一批老地名以挂牌立碑的形式出现在南京城区和乡村,成为南京地名文化的重要名片。
打造地名文化特色街区。结合环境整治、街巷出新、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秦淮区、江宁区、六合区、江北新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提升街区、广场、公园的文化品位,使地名文化宣传寓教于欣赏整治一新的优美环境之中,增强文化特质,打造诗意栖居,培根精神认同,铸就共有记忆家园,深受市民喜爱。
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地名服务,打造地名文化转角,健全乡村地名导向标志体系,推广宣传乡村地名文化、旅游文化资源,服务乡村治理,便利乡村百姓出行,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地名信息服务需求,点亮美丽乡村。
宣传推介
深化地名文化弘扬传播
南京市充分发挥地名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举办地名讲座。通过“市民学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学生业余课堂等平台,讲授老地名的来历、含义及背后的故事,传播地名文化。
展览推介地名。利用南京市“非遗”展馆、市文化馆面向广大民众公开展览地名文化作品和红色地名文化。通过流动地名展板,进入广场、社区、学校,介绍地名文化。集中展陈红色地名,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拍摄地名宣传片。拍摄了《印记南京》五集系列地名文化宣传片,拍摄多个老地名及红色地名微视频,推广地名故事。第二届夏季青奥会期间,南京“十佳老地名”以中、英、法三种语言文字的形式编印成宣传册,在青奥村、青奥比赛场馆发放,加深了世界各国青少年对南京的了解认知和喜爱向往。
建设地名文化墙。在苏皖线南京市溧水与马鞍山博望界,围绕界线界桩点,建设边界地名文化墙、碑,图文并茂展示地名文化,促进边界地区文化交流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