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基本概念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4-27 阅读:5650 次
来源:
一定义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的人类社会,人们为了生存、生活、方便交往、联系,同大自然作斗争,就必须对不同的地理实体进行识别,而且要给不同的地理实体以不同的代号。这些代号逐渐为众人所知,为众人所用。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文字的产生,地名也向高层次发展。逐步从符号过渡到文字,从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从约定俗成到法定,一直演化至今。地名,在联合国地名标准化所用技术词汇中,英语写作Name Geographical,或写作Name Place。意即地理名称或地方名称。有的人还认为地名应指为地域的名称,也有的认为是地点、地物的名称,其说不一。如用地名是地理实体的名称这个词则较为妥当。因为它能够概括地方、地域、地点、地物等自然或人类活动形成的具有地理性质的实体。中国很早就有“制名指实”、“名,实之征”、“名,实之谓也”的说法。把“名”与“实”作为一对范畴统一论证是正确的。采用“地理实体”这个词也是较为得体的。地名不是代表广义的地理实体,而是代表各个不同的地理实体,这个地理实体区别另一地理实体的标志,主要是它具有独立的方位和范围。当然性质不同,更具有其区别性。就是说地名是代表各个具有不同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的名称。地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约定俗成,是人们赋予的。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地名已成为语言词汇的组成部分,成为专有名称。并逐步由约定俗成走向政府法定。综上所述,地名的定义应该是: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或者说,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由于人类已开始对宇宙星球进行探测,并对其上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所以地名的定义也随之外延,即地名是人们赋予地球和其它星球上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二地名包括的范围 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生、发展的。它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大陆到海洋,甚至由地球外延至人类探测到的宇宙星球。按照地名定义来看,既有自然地理实体,也有人文地理实体的地名。前者如山、山峰、山丘、山口、山洞、山峡、山谷;海、海湾、海峡;河、湖、泉、瀑布、沼泽;岛、礁、半岛、岬角、滩涂、沙洲;平原、盆地、高原、沙漠、草原、冰川等。后者就较复杂。它是由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形成的一些地名。如省、县、市、乡、镇等行政区域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渠道、道班等具有地名性质的名称。其它还有风景区、纪念地、名胜古迹等名称。在上述这些名称中,有些具有双重性质,如一些企事业单位名称,凡其所代表的地理实体具有独立方位及范围者,均具有地名性质。广义地说也属于地名范畴。但它们一定不在某个最小的个体地域名称包括之中。至于地理实体小到何种程度其名称才算地名,如城市中的一幢楼房名,门牌号码算不算地名,至今尚有争论。从广义的角度讲,它应该算作地名。因为它具有了地名的定义条件。但这和人们的习称不同,胡同、街道作为地名,人们都能接受,至于门牌号数、德斋、才斋之类的楼名就有异议了。既是一定范围内具有独特方位、范围的细小个体,自然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地名。这和散居式的农村聚落一家或几家住在一起,有个小地名,数个小地名合起来还有个总地名一样,都可称之为地名。再细分,如不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实体,如一幢楼内的每个房号等就不能称为地名了。不能无止境的分下去。《地名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这只是一个概括的范围。农村中数个小村共有的村名,地名普查中称为片村;城市中的小区域名,如北京的车单、上海的徐家汇等称区片名;非居民地中的小地域名,称地片名。这些也均属地名之列。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活动的范围从大陆到海洋,从地球到宇宙其它星球,不仅露出海面的地理实体诞生了名称,而且对海洋底部的海山、海沟等地形要素也进行了命名,同时,地球上的地名也外延到宇宙其它星球。人类对月球、水星、火星等天体表面的地形要素进行了命名。三地名要素 “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构成地名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有的说是音、形、义三要素,也有的说是:音、形、义、位四要素;还有的认为是:音、形、义、位、类五要素。其说不一,含义自然也不尽相同。地名是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属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其它名词有共同的性质,但又有其独特的性质。只讲音、形、义三要素不能反映地名的特性,因为任何名词都具有这三个要素。在地名中,从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地名来看,有读音、字形、字义三个要素,一般地讲是说得通的。但也有些地名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其含义。一些尚无本民族文字书写的地名,虽有语音和命名的含义,但无字形、字义。所以说,音、形、义三要素的说法只能限于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地名,而还不甚确切。至于位、类两个要素,有的在地名中已反映出来,有的只反映了位,或只反映了类,甚至位、类在名称中均未反映出来。所以直接说位、类是地名的要素,从名称本身来讲也是难以说清的。鉴于地名既是语词的一部分,又有指代意义,不管有无文字书写形式,也不管地名中有无指位、指类的词,它都是以语言的形式指代地理实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名只有名和地两个基本要素。名,可以包括有文字书写形式,也包括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书写形式两种。地即指具有一定方位、范围和属于某种性质的地理实体。名指地而言,地由名而指代,这就是地名的基本内容。四地名的分类 为了工作和研究的需要,将地名进行分类是十分必要的。但分类的方法很多,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自然会有明显的差异,这要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定。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地名所指的地理属性划分。可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包括高原、盆地等地形区名;山名、水名、谷名等)和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包括行政区域名;居民地名;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等名称;交通、水利等人工建筑名;名胜古迹、纪念地名等)两大类。这两类,一是自然存在的地理实体名,一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地名。每类还可以再细分为若干小类。还有按地名使用的时间划分为今地名和历史地名。今地名不管多么古老,现在仍然使用的即属此类。历史地名指历史上曾经出现,不管使用年限是长是短,但后来因各种原因不再使用的地名。历史地名还可划分为上古、中古和近代地名。地名也可按语种划分。如汉语地名、蒙古语地名、朝鲜语地名、日本语地名、英语地名等等。世界上语种甚多,大部分语言都有用本语言命名的地名,因此分类也就很多。其它如按行政区域分,就有分国、分省、分县各级地名。如按地名社会交际功能划分,有标准名称、旧称、别称、简称、雅称、俗称等。如按地名命名缘由分,有记事地名、描述性地名、意愿性地名等。如按地名代表的地理实体大小来分,可分为大地名、中地名、小地名等。总之,地名的分类多种多样,可根据需要科学地划分。五地名的功能 地名的功能即地名的作用和效能。它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1.地名是人们生活、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每天工作、生活、交往都离不开地名,可以说无时不用地名,地名成为人们活动的响导。地名标准化程度越高,地名管理工作做得越好,地名标志建立的越广泛、实用,人们的生活、交往就越方便。交通、邮电等各有关工作就会得到顺利的运转。就其这方面的意义来讲社会就会更加安定。2.地名为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资料。地名是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形成的,地名的命名、更名和语言、地理环境、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密不可分。在地名中蕴藏着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语言、地理环境的某些内在规律。所以说地名是“活化石”,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关方面的真实记载。通过地名的研究,可以找出这些规律。如对地名语源的研究,可以发现地名在不同语言中的用字规律,即使这种语言在这个地区已经消失,但从地名上仍可证明使用这些语言的民族在这个地方栖息过的历史事实。如黑龙江的“海伦”,是满语地名,意为水獭;牡丹江的“牡丹”也是满语的汉字音译,意为弯曲。在同一语言中,地名用字也反映出当地的方言。在汉语地名中担竿列岛的“担竿”,就是闽粤方言;“厝”在闽方言地名中也很多,本意为停柩处,现多成村名。通过地名研究还可以了解到民族和疆域的变迁。如乌苏里江以东的“海兰泡”、“伯力”“海参崴”等地名尽管苏联都改了名字,但这些原名都证明了原来这里是中国的领土。江苏、浙江一带的余杭、余姚、姑苏、句容、无锡等地名中的第一个字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没有实义,说明这里曾为古越族住地。在地理环境的研究中,通过地名可以证明河、湖的变迁、区域自然、经济面貌的变化,矿藏的分布,植被的分布和变化,城镇范围、地址的变化以及地区的归属等。3.地名是信息的载体。很多信息都是通过地名反映出来的。如北京的经济建设、科技、文化、人口等多方面情况都是通过“北京”这个地名反映出来。现代化的电脑信息系统储存了大量国土信息,这些信息都以地名作为载体储存进去,并通过地名检索出来。把地名标准化工作做好,把地名档案、资料收集好和把信息系统建好,地名这个载体就会负载更多的信息,它的作用就会更大,社会效能就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