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59952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黄浦地名源流考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5-26 阅读:994 次

来源:文化交流网




彭学开

【编者按】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地名,在国家治理、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发挥着深刻作用,是重要的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挖掘公共文化内含的社会价值,中国地名学会联合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平台中国文化交流网策划推出【地名中国 · 郡县地名源流考释】专题系列,邀请我国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名文化议题展开研讨,刊发相关评论文章,解读地名传承的精神价值与时代内涵,发挥学会社会服务、舆论引导功能和传播平台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服务未来中华。

作者简介:

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郡县地名。


摘要:上海市黄浦区境域,约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为古越人部落族居之地。西周初为勾吴势力范围。春秋战国之后,历有所属。东晋之后逐渐为人类垦殖开发。唐初之后渐为邑为县为市。民国34年(1945年),置黄浦区(县级)。境内多有黄浦塘、上海浦、黄浦江(大黄浦)等称名。其地名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述。

上海市黄浦区境域,约在4000年前,现闵行区马桥镇至青浦区以西地域已成陆。[1]这一时期,就有人类居住。

距今7000年,太湖西部山麓地带的先民,逐渐往东向海洋延伸地带迁移,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前5000-前4000)、崧泽文化(前3900-前3300年);其中福泉山文化遗址保留了6000年以来的马家浜文化型、崧泽文化型、良渚文化型、广富林文化型与战国——唐宋时期的遗存。[2]这表明约在距今6000前,一批古越先民已迁至今上海市西部境内,开创了上海的历史。上海地区确认的古文化遗址有30个,除冈身以西的“严桥选址”外,其余各个遗址,都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文化遗存。这确证这一时期, 上海部分尤其是冈身以西地区,有人类活动定居遗存。

黄浦区境,约在西晋太康二年(281),今上海市区主体境域, 还处于东海的波涛之中。[3]这与上海地区出土文物资料是一致的。东晋初,海岸线由3000年前冈身(5条贝壳沙带)东侧的东冈,横泾冈一线推进到今盛桥、北蔡、航头的下沙带,这表明今上海境内包括黄浦区及黄浦江两岸部分地带,已淤成平陆,是水泽地貌景观。距今3000-1700年前上海中部地区已逐渐成平陆。[4]黄浦区境内,在东晋初期成陆后,就存在不少聚落遗址;之后人类活动的足迹,遍及全境,应无疑问。

黄浦区境陆续成陆后,当为古越人族居之地。周初为句吴之域,春秋时为吴越争夺之地,后吴胜越时属吴,越胜吴时属越,楚灭越后属楚,为楚相春申君封地。秦灭楚置会稽郡长水县,秦始皇南巡时改长水县为由拳县,设语儿、硖口、华亭三乡,之后应属由拳县华亭乡之域。三国吴孙权改由拳县为禾兴县,赤乌五年(242年)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属其东部之域。直至隋唐时期,历属嘉兴东北部县域。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黄浦区境域已大规模垦殖开发,当为史实。

其一,文献资料有考。黄浦区境内大规模开发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有关。《新唐书·玄宗传》载:唐玄宗“长而温恭好学,通诂训,工草隶书。”“开元之际几至太平,何其盛也。”有关史载: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前期弊政,经济社会有所发展,人口增加,开发土地,奖励农耕,南方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鼓励贸易,物价稳定低廉。据统计天宝八年(749年),全国各地库存粮食96062220石(一石是当今120斤)。[5]唐初国家鼓励人民开垦荒地,上海地区居民垦荒范围由冈身内向冈身外拓展。唐开元元年(713年),在冈身向东约30公里的地方,修筑了南北长一百多里与冈身平行的捍海塘。这表明在距今1200年前,今上海市区除杨树浦东端和复兴岛等处外,大部分已涨出海面成为陆地。[6]这为今黄浦区境大面积垦殖开发,创造了物质条件。

其二, 出土文物有证。20多年来上海中部地区,陆续发现一批南朝至唐初的文物和遗址。如今上海市虹口区广中路菜场的南朝瓷碗、瓷罐,黄浦区中山北路的唐代瓷壶,静安区和宝山区的共和新路、浦东新区白莲泾的唐代瓷碗,闵行和徐汇区的龙吴路的唐代器物,以及下沙沙带海岸西侧的严桥唐初村落遗址的发掘[7],都足以证明,唐朝初、中期,作为上海市核心地带之一的黄浦区,已有不少聚落散布,平陆被广泛垦殖开发。在浦东川扬河出土唐代独木舟;在下沙沙带海岸东侧的北蔡(今浦东新区北蔡街道办事处),1979年出土一艘古代木船,经测定距今为1260±95年,相当于南宋末年间,地层鉴定属海滩相沉积,说明木船是沉于当年的滨海海滩。[8]这充分表明唐宋时,这一带陆上居民已开展海上捕捞等活动。上海市有关学者,多言上海开发始于唐朝中期(766-835年),恐怕要提前到唐开元年间(713-741年) 。

其三,捍海堤重筑,也佐证唐开元年间(713-741年), 黄浦区境内已垦殖开发。《新唐书·卷四十一》裁:盐官县“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9]公元8世纪前后,海岸线推至北蔡、周浦、下沙、航头一线,沿海人口逐渐增加,至唐开元元年(713年),才有完整的海塘在民圩土堤上的重筑,后人谓之“古捍海塘”。南宋《云间志》在“堰闸”条中云:“旧翰海塘(捍海塘)西南抵海盐界,东北抵松江,长一百五十里。”清光绪《川沙厅志·水道传》按:“松属沿海地,唐天宝十年前隶海盐县,后隶华亭。《云间志》所称旧翰海塘与今护塘界至合。”并认为“旧翰海塘”应是如今的老护塘(亦名里护塘)。据北宋皇祐四年至至和元年(1052-1054年)华亭县知县吴及《墓志铭》载:“知秀州华亭,俱有能名……在华亭缘海筑堤百余里,得美田万余顷,发出谷数十万斛,民于今食其利。”有专家考证:这就是“皇祐老护塘”。1998年《上海地名志》也认同,皇祐老护塘,即《云间志》所述的“旧翰海塘”。[10]

综上所述,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今黄浦及浦东新区境域,已被聚落居民及沿海渔民所垦殖开发。

唐天宝十年(751年),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两县部分地置华亭县,今黄浦区境属其东部之域。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置华亭县上海镇。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治,次年改称松江府治,华亭县仍属松江府。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以上海镇为主体,置上海县,黄浦区境后历属松江府上海县地。明清沿袭之。民国3年(1914年)改华亭县为松江县。民国13年(1924年)以上海县部分地成立上海市公所。民国16年(1927年)以上海县、宝山县部分地成立上海特别市。后政区频调,上海市名不改,辖区累更。

1949年5月上海市解放,辖有黄浦、老闸、新成等30个区。后上海市政区几经调整,至2000年南市区合入黄浦区,始成现状。

黄浦及浦东新区境域逐步垦殖开发后,应有不少聚落地名,可惜由于资料遗缺,至今难以稽考。然而,两宋有关记载的地名,应是延续唐代的地名。作为地域聚落、军邑、政区地名,历有黄浦塘、上海浦、黄浦(大黄浦)、黄浦口、黄歇浦、春申浦等,今择其要作地名源流考释。

黄浦区得名源自黄浦江。

《宋全要·食货第八》载: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丘崈上报朝廷的水利条奏中云:“华亭县东北又有北俞塘、黄浦塘、蟠龙塘,通接吴淞江。”元代任仁发《水利集》载有“黄浦口”地名。此地名当指黄浦江入淞之口,其地望可能在今上海市虹口区的嘉兴路桥附近。

黄浦塘,始为河流地名、聚落地名,何以得名?

黄,土地之色。字出甲骨文,字形不明,为人名,或作官职或为族长之称。后引申为土地之色(五色之一)。《易坤》:“天玄而地黄。”孔颖达疏:“无色玄,地色黄。”《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墨子·所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皆释为此义。亦引申为姓,出自赢姓黄国,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国所灭,后裔以古国名为氏。

浦,水滨。《诗经·大雅·常武》:“率彼淮浦,省此徐土。”毛传:“浦,涯也。”《吕氏春秋·本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高诱注:“浦,滨也。”古今文中本义指水滨,后引申为通大河大江的沟渎、水渠。北宋朱长元《吴郡图经续记·治水》:“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又七里或十里而为一横塘。”即释为此义。实际上是指北宋时环太湖流域的水乡泽国的地貌概况。

塘,堤岸。《庄子·达生》:“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淮南子·说山训》: “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后汉书·许杨传》:“杨因高下而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立。”李贤注:“塘,堤堰水也。”[12]古人认为:水池方者为池,圆者为塘。

黄浦塘,是吴越地区黄色的水涯、池塘之意,以颜色水乡地貌而得名。开始时可能泛指水乡地貌的河渠地名。北宋郏亶《水利书》记载:以吴淞江为主,另有昆山塘(致和塘)等河渠通江达海,在吴淞江两岸形成数十条大浦,又有大大小小的横塘贯通其间,形成网珠状的河流水系。南北向称为‘浦’,东西向称为‘塘’,‘浦’多流入吴淞江,‘塘’则注入大浦。‘塘’‘浦’交汇的地方就是农民种地的圩田。[13]后有数处形成大聚落,故以河流地名演称聚落地名,其中有黄浦邑聚落地名,其地望当在今黄浦区中心地带,具体位置难以稽考。

黄浦塘。最早可称为黄浦河渠地名,即今上海市黄浦江前称。在《宋会要辑稿》中称名“黄浦塘”,在当时是指一条河渠,后不排除人工开凿为池塘河渠的可能。南宋乾道七年(1171),曾任华亭县令的丘崈说:“华亭县东北有北俞塘、黄浦塘、盘龙塘通接吴松大江,皆泄里河水涝。”“里河”,最早见载于《明史·河渠志·运河上》[14]“里”,即内意,与“外”相对,“皆泄里河水涝”,即泄内河水涝。这确证“黄浦塘”等,是在原河渠基础上人工开凿的。据有关专家考证:北宋时吴淞江南岸主要有顾会浦、盘龙浦、嵩塘浦、赵屯浦、大盈浦五大浦,而其时的上海浦、下海浦,还不属于大浦之列。大小横塘贯通其间。黄浦塘,应是这一类的横塘。在“浦”与“塘”交汇处有圩田,这进一步确证黄浦塘属人工开凿之列。

黄浦聚落邑地名,见载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高子凤《南积善寺记》:“西林去邑不十里,东越黄浦,又东而汇北;其南抵周浦,皆不及半舍。”西林有南积寺,西黄浦有宁国寺,周浦有永定寺。“在黄浦者曰宁国”指的是元明时期的乌泥泾镇。当时,高子凤用“邑”代称黄浦聚落,其时的黄浦为聚落邑,当可认定。

上海浦。黄浦塘河渠,即今天上海市外滩的黄浦江,称名上海浦。我在《上海地名源流考》中有所考述,不赘述。宋元时期的上海浦,而是现在黄浦江从龙华到外滩这一小河段。这在明弘治《上海志》《三吴永利录》《吴中水利全书》《三吴水考》等水利志书中,都有相关记载。延至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据《同治上海县志扎记·卷一》引至元间江浙委检校官王艮言:黄浦塘称名为黄浦港。《明史·河渠志》称其为大黄浦,清代称其为黄浦江,皆一音之转名,实指今黄浦江历代之称谓。

大黄浦。最早见载于《明史·河渠六》:“松江大黄浦、赤雁浦,范家浜共万二千丈,以通太湖下流。”河流地名,是人工疏浚黄埔河渠的结果。因疏浚拓宽,河面宽广,引流通海,故称大黄浦。有关史料载:太湖流域为蝶形盆地,诸水聚诸为湖,湖水通过三江水系汇入东海。东晋庚仲初《扬都赋》自注:“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者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

唐代三江水系, 因受海潮及长江水系影响, 东江(从三江口到现在金山区入海的河流)淤塞。刘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 发生水灾。此后淞江、沪渎,也常发水灾。吴越钱镠时期(907-931年),曾建开江营、潦浅军,人数七八千,专门疏导这一地区的港浦河汉。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娄江(流经今苏州娄门、昆山、太仓,下接浏河入海)也淤塞。平陆中的“浦”“塘”多流入吴淞江。

宋代开始吴淞江也逐渐淤塞,之后河曲发育成曲流,大小不一。据《吴郡图经续记·卷下》载:盘龙江一带的吴淞江故道,弯曲淤塞,“江流为之阻遇”。经过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嘉祐元年(1056年)、崇宁年间(1102-1106年)的治理,形成今黄浦区北部、嘉定区南部和闵行区西部的吴淞河道。随着河曲的不断增加,江中沙洲发展扩大,原先宽阔的吴淞江(泸渎)演变成吴淞江、虬江两道。现存断断续续的虬江以及虬江路,大都是吴淞江古道的遗存。

元代华亭县青龙镇人水利专家、画家任仁发(1255-1327年),一度受朝廷委托,通过建水闸疏浚日益淤塞的吴淞江、沪渎,结果未成功。现上海闹市区“志丹苑遗址”的考古挖掘,证实了这一点。

明初吴淞江下游淤塞严重。据清嘉庆《松江府志》载:唐代吴淞江宽约9公里,宋代宽约4公里,元代宽约不足1公里,明代宽约480米。

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于吴淞江下游淤塞更加严重,太湖流域水患加剧,户部尚书夏元吉奉命疏浚今苏州河口下游的黄浦,史称“开浚范家浜”。

早在宋末元初,太湖水往东通过吴淞江不通畅,于是顺着低洼河渠形成东西流向的河流,即约当今淀浦河一线,绕过吴淞江中段淤塞处,流经现在的新泾港外滩的黄浦江(上海浦),再北流注入吴淞江入海。其时新泾、上海浦一带,由原来不宽不深的小河,演变成水深数丈的天然河道。考古资料显示,其时黄浦江面宽达约300-500米。

明永乐元年(1403年),夏原吉依旧制对吴淞江等几条主要河流疏浚了一遍,但效果欠佳。其时华亭县乡贤叶宗行向朝廷献策,得到永乐帝赞许,并命叶宗行参与夏原吉的治理。夏原吉接受了叶宗行建议,率众疏浚刘家港、白泖港,开浚范家浜,上接黄浦,又引太湖、淀泖之水直接入海,史称“江浦合流”,谓之“大黄浦”。从此黄浦江水系取代了吴淞江水系,后者则成了前者的支流。[13]10-13 明弘治《上海志》有载:“永乐元年,华亭人叶宗行上言疏浚,通海引流,直接黄浦,阔三十余丈,遂以浦名。”明正德《松江府志》、明崇祯《淞江府志》均载“黄浦”(大黄浦)河流地名。之后因潮水冲刷和不断疏浚,成为通海深水大河黄浦江。[15]

由上所述可知,现在的黄浦江是由历史上的三泖、黄浦、范家浜、吴淞江口等河段自然发育及人工疏浚形成的。那些治水功臣们,也如黄浦江一样不朽于人间。

黄浦江(大黄浦),得名与康熙帝巡视黄浦江有关。

据史载: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其中第五、第六次南巡时间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与四十六年(1707年),都到过松江府。第五次南巡时,江苏巡抚宋荦在文件中载有“上阅黄浦江”,即康熙帝检阅黄浦江。这次南巡康熙帝作《船伯三江口》《泛黄浦江》《松江进鲜鲥鱼有怀》等三首诗,其中《泛黄浦江》诗曰:“飞度浦江意自如,华潮往返到阶徐。欲知震泽分流处,非是观渔触浪馀。”显示了康熙帝的才艺以及意欲考察水利之意。

由此推断,由黄浦(大黄浦)转称“黄浦江”,始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上海流行“黄浦江“得名于1843年上海开埠之后的说法,缺乏依据。

黄浦区境域,自华亭置县后为其高昌乡域。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上海镇后,为其中心地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县, 历属高昌乡。明嘉靖时始筑城墙,位于现在的人民路和中华路一带。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开埠后,北部辟为英租界、法租界,实行殖民统治,后合为公共租界。民国34年(1945年),北部设为黄浦区(县级);南部为蓬莱区和邑庙区。1960年合为南市区。后几经变动,1993年黄浦江以东部分并入浦东新区。[16]2000年南市区黄浦江西岸地域撤入黄浦区,始成现域。区境内历史文化深厚,皆可考释。

黄浦江,别名黄歇浦、春申浦、申江、歇浦,相传楚相春申君黄歇,因疏浚此浦而得名黄歇浦,实为传闻无据。

其一,我在《上海地名源流考》中有所考述,认为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淮河以北12县,封为春申君。15年后黄歇请封于吴地江东郡,考烈王许之,筑都城于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17]黄歇行相事,由儿子代封于江东有19年。在此期间黄歇亲自治理太湖流域的水系,当为史实。他可能巡视到今嘉兴及上海青浦一带,其子也可能在这一带疏浚过河流,影响深远。今嘉定区外冈和青浦区福泉山楚文化遗址,出土楚贵族墓葬,即可为证。上海地区战国晚期墓葬中大量楚文化遗物的发现,足证当时楚国势力已到达并掌控东海之滨。这是黄浦江别称黄歇浦、春申浦等的由来之一。

其二,从战国延至东晋、十六国时期,今上海市境域绝大部分为东海之域,一片汪洋。隋唐时期,今上海市中心区逐渐淤成平陆,至宋时“黄浦”地名,不见于史载,即使已称名的黄浦塘(上海浦),还只是吴淞江的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支流。元代史有“黄浦”称名,明代通过官方疏浚,始称“大黄浦”。清康熙年间,始称“黄浦江”。因此之故,黄浦江为春申君开凿,是传言无据的。但不可否认楚相黄歇请封江东郡后,楚文化及黄歇的影响力,不可忽视。据1990年《青浦县志·大事记》载:“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黄歇治理松江(吴淞江),导流入海,开港灌田。”应有所考,不可轻易否定。

黄浦区境域内,人口众集,商业繁华无比。有南京路步行街,有金陵东路、西藏中路、豫园为市商业中心;有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永安百货、新世界城、豫园商场等全国知名大型商场。有北京东路五金街、福州路文化街,外滩金融街等全国知名特色街。现代交通设施齐备,多高架路桥。有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工人文化宫, 大世界游乐场及解放日报社等。古迹名胜有老城皇庙、文庙、三山会馆及豫园等。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上海县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县志·大事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

[2] 陈杰.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61-62.

[3]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55-56.

[4] 张修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N].澎湃·上海方志,2021-09-16.

[5] 肖黎主编.中国历代名君[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87:42-43.

[6] 熊月之.从松江的上海到上海的松江(提纲)[N].上海通(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2012-04-20.

[7] 黄宣佩等.从考古发现谈上海成陆年代及港口发展[J].文物,1976:(11).

[8] 赵启正主编.新世纪·新浦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43.

[9]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696.

[10]中国海洋报.上海千年《里护塘》之谜[N].中国海洋报,2018-09-09.

[11]景智宇.“黄浦“和“南市“释义[J].上海档案馆,2002:(4).

[1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99.

[13]傅林祥.上海的母亲河——从三江分流到黄浦入海[N].澎湃新闻,2021-11-4.

[14](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96.

[15]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640.

[16]上海市黄浦区志编纂委员会.黄浦区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80-86.

[17](汉)司马迁撰.史记[M].北东:中华书局,1999:1874.

(2023.05.12改,15日小改)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