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座桥,就会想到当年扬州盐商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6-12 阅读:712 次
来源:交汇点
扬州有一座务本桥,始建于清代。虽然看上去并不雄伟壮观,但凡是提到扬州盐商,都会说到这座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徽商》专题片,有较长时间出现务本桥的画面。那么这座桥有怎样的历史呢?
据扬州知名文史学者、地名专家黄继林介绍,扬州古城区有条河叫小秦淮(河),这条水道为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年)所筑,为扬州府城的东护城河。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扬州府城沿府城南北城垣向东扩建,到达今天的古运河。扩建的城称为“新城”,原来的城称为“旧城”,两城相连,这条水道就成了市河。
这条水道的中段偏北,大东门桥和小东门桥之间有一座砖砌的拱形桥,叫务本桥,桥东连着务本巷,务本巷接北柳巷,再东行百十步就是与两淮盐运使衙署紧贴的务本堂。
为什么叫务本桥、务本巷、务本堂呢?黄继林告诉记者,“务本”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说就是致力于根本,做人要老老实实,从事谋生的根本工作。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人群,“务本”的内涵并不一样。中国传统社会是“务农为本”,到了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提出“农商皆本”,他认为商品一流通,整个经济就活起来了。而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徽州,大部分地区种田比较困难,因此很多人十三四岁就出去经商,徽商也雄踞商界几百年。扬州的盐商,徽州商人占了一大半,他们垄断了两淮盐业的产、运、销的各个环节。他们将“营商”也视为“务本”。
清代乾隆年间,他们在扬州建了一个务本堂,最初就是招待盐商。在务本堂附近的桥、巷子,就称为务本桥、务本巷。民国年间,以务本堂、务本桥为中心的一大块地方称为务本镇。
黄继林表示,徽商设立务本堂其实并不是只有扬州一处,但扬州的务本堂名气很大。凡是研究扬州盐商的文章,都要提到务本堂。
清人谢元淮的《养默山房诗录》卷三《鹾言三十二首》中说:“务本堂为淮商办公之所,一切出入费用皆聚于此,有堂商司其事。”务本堂司理的两淮盐务的“一切出入费用”,除了办公办贡等,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扶孤恤贫,发放济急周乏的“月折”。
“月折”是什么意思?黄继林表示,这是按月补助财力消乏的盐商及其子孙的制度。清代学者阮元的舅舅林苏门曾说:“盐商之家,有歇业中落者,两淮公保立折,每月某某旗给若干银两。”这里说到的“旗”就是盐商的商号。财力消乏的盐商只需在务本堂登记在册,便可按照先前的旗名,按月领取补助,而这笔补助足以支撑盐商之家的一切生活开支。
扬州早期的盐商一般都比较纤啬。因为扬州的盐商以徽商为主,徽州山区地少粮缺,生活资源匮乏,若不勤俭持家则无以维持生计,使徽人们养成了勤俭的习惯。徽人们外出经商后,勤俭成了他们能积累财富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盐商们的商业资本日益发展壮大,形成徽人勤俭习惯的生活环境起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勤俭的习惯在富有的盐商子弟身上消失了。在养尊处优的盐商子弟中出现了另一个极端的倾向,那就是挥霍。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与他们的祖辈完全不同,优越的家境使他们从来不必过问实际经营,堆积如山的祖业造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幻象。他们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极尽奢靡,成为一个寄生阶层。
“月折”制度人为地消除了商业经营中的风险,盐商子弟们失去了祖辈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创业精神,失去了在商海中游泳的能力。但他们依然过着一掷千金的生活,有的则沦落为“寒生”或“寒士”,成为当时扬州社会的特殊群体。
盐商发达的时候尚能支持,到了嘉庆道光以后,由于盐商报效捐输渐多、官吏贪婪勒索等各种原因,再加上盐商后人“寄生”太多,扬州盐务衰败,盐商也开始走下坡路,务本堂的“办公人员”渐渐人去屋空。
务本堂如今已经不在了,务本巷只是一条没有住户,两边都是墙的通道。但务本桥完好,提到这座桥,也就自然地想到了当年的扬州盐商,成为显现当年徽商文化的地理实体之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黄继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