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徽省的地名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8-11 阅读:864 次
来源: 方舆论坛
孙瑞宁
地之有名,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地名的产生,应当追溯到远古。当远古文化进入繁荣时期之后,人们交往增加,接触比较频繁,终于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对于环境中的事物,势必要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代号,相距不远的居址之间,亦不例外,因此地名的发生,当不致落后于人名。原始的地名,可能就是一个氏族的族名,有的被流传下来,有的就湮没了。随着国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地名便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于是地名便成为含义多端、动听易呼的物质加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人类的文明,历史的发展起着自己应有的推动作用。当前,社会中的邮电通讯、交通往来、文化交流、商品流通、新闻出版、国际事务、外交活动......等等,以及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活动,都离不开地名。若无地名或地名有误,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安徽地名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皖北接近古代的中原,故地名是自北向南发展的。未来,履着煤铁资源和稀有金属的开采,铁路交通线的建设,许多新城市和工矿区的地名,将在全省各地不断出现。
安徽省政区图(方舆论坛 周釜俊 绘制)
安徽地名的更迭史略
+
县志地名的探源
+
聚落地名的命名規律
+
结语
地名的更与命是同时存在的。更名与命名交替进行,如此构成了地名史。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每一个过往的朝代,都要更命一些地名,有的朝代,甚至是大规模更改地名。考其原因,不外是消除其前朝的政治影响,树立新政权的威望而已。厉代帝王,如王莽、朱元璋等对地名的大规模更改就属于这一类。当然,有的也是为了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须对政区迸行省并或析置,不得不更改地名,也有的是由于开疆拓土,为建树新威而改名的,如明朝之于西南,封建皇权时代,还有为避讳帝王姓名而更改地名的,如隋朝皇帝杨忠,为了避讳一个“忠”字,竟将中国改称“内国”。而县治地名为避讳而更改的,那就更多了,如寿春,为了避讳晋朝的一个皇后,只好改成寿阳。在国际间,掠夺者为了消灭罪证,也大规模的更改地名,如老沙皇掠夺了我国黑龙江流域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新沙皇就把这些地区的地名,都改成了俄文名,如库页岛改成了萨哈林岛,海参威改成符拉迪沃斯托克,以为如此就可消灭历史罪证,永远霸占这些地区。一个地区的地名,自有史以来未作更动者甚少。大多数情况下,根深源长的地名,即以古国古族命名的地名,变化较少,依地文特点命名的地名,生命力也很强,同样历久不变,若是依人事活动而命名的地名,则变化甚大,有的甚至只是昙花一现。因为这类地名,大都是宣扬个人功德的,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总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时过境迁,难以久长。安徽是一个开发很早历史悠久的省份。在远古时期,淮北就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繁荣地;江淮之间,又有归属未明的红陶文化,江南则是印纹釉陶文化的领域,故可能有远古时期的地名流传下来。在今日安徽的县治地名中,就有不少是国家形成初期的古国古族名,如毫,曾是汤的都城,当涂,是古涂山氏之因,相传夏禹会诸候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舒,则是古群舒族的族名。这些古族古国名,大多分布在江北。早在春秋战国时,安徽的江北,由于地近中原,河密地平,交通农业发展较易,聚落城镇就沿河形成了。到了秦汉,有的地名就已名扬天下了。《史记·货殖列传》说“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之输会也。”寿春、合肥都是当时十大都会之一(十大都会:邯郸、洛阳、蓟(北京)、临淄(淄博)、定陶、宛(南阳)、寿春(寿县)、合肥、吴(苏州)、番禺(广州)。)寿春,是楚考烈王的都城,现在改成了寿县。合肥,是一个商业城市,货物集散中心,生命力很强,现在仍名合肥。这都是两千年以上的古地名了。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设立了郡县。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安徽分属砀郡、陈郡、泗水郡、九江郡、衡山郡、会稽郡等,《清一统志》和《安徽通志》都说江南属鄣郡。据《清一统志》,秦在安徽置县命名有15个之多,大都是在江北,江南地区只有一个丹阳,若史无遗漏,则江南的鄣郡就几乎是一个无县所领的真空郡。秦在江北置命的14个县治地名如下东城、阴陵、寿春、符离、历阳、汝阴、六县、居巢、相县、蕲县、铚县、谯县、肖县、砀县。秦所置命的这些县,只有肖县之名完整地遗留下来,砀山、六安和寿县,还带有一点秦县的古影残迹,其余都被历代帝王改命新名了。两汉的政区与秦不同,郡县之外,增了封国,故成为一个郡国交错的政区,但县仍然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两汉四百年间,安徽的开发已自淮北推进到了江南,故两汉在安徽置命的21个县,除江淮之间12个外,江南就有7个,比秦时增加了六个,而淮北只增加两个。分列如下江南:歙县、黟县、泾县、宣城、广德、芜湖、宛陵。江淮之间:皖县、枞阳、松兹侯国、合肥、全椒、潜邑、舒县、浚遒、拓皋、钟离、六安。淮北:城父、当涂。两汉的21个县,流传至今的只有一半(10个)。其中最稳定的是江南的7个,至今尚有6个。江淮之间变动最大,12个县中,至今只有四个,淮北也只有当涂一个空名(当涂本在今怀远一带,东晋时移到江南。)王莽是中国大规模更改地名的开端者,他为了消除前朝地名的政治影响,树立“新”朝的集权统治,全国的县治地名的70%都被他更改了,可是,十五年以后,随着他的败亡,他更命的地名又都恢复了原名。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这一段分裂时期,安徽的江淮之间,常是南北政权的中间地带,南进北退,政局多变,因此地名亦多更易。这段时期遗留下来的地名,江淮之间有4个,江南有3个。江淮之间:怀宁、太湖、巢县、定远。江南:繁昌、石台、宁国。这段时期,东晋开了一个地名迁移的端,名为侨置州县,是中原和淮北的居民,随着晋室南渡后,就将原来所在州县,侨置于新居的地方。由于侨置州县,一方面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安徽成为地名重叠和湮没之所。如河南的繁昌,淮北的当涂,侨置到了江南的于湖和春谷。汝阴(阜阳)移到了合肥,合肥也就改成了汝阴县。浚遒(肥东)移到了宣城之北,后来就湮没了。当时,安徽的大部份地方都侨置着许多北方迁来的州县。地名南迁侨置后,新的统治者有时又重命新名,如今之怀远,本为当涂,南迁后又重命为涂山。到唐代又省入了钟离县(今风阳),涂山又消逝了。这样,就出现了一名数地和一地多名的复杂现象。隋是为避讳而更改地名的著名朝代之一,同时也对政区进行了“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大规模调整,故隋的统治虽不到四十年,而对地名的更命却不少。唐代对全国一级政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贞观初,依山川形便,第一次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大行政区,命名为“道”。“道”,本是汉代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当于县的政区建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县有蛮夷曰道”。唐代就把“道”命名为一级大行政区(宋废),道之下分设州县,县的析置与省并也不断进行。唐在安微更命的县名很多,至今流传下来的还有13个,其中只有一个在淮北,而江南江北各半。淮北:蒙城。江北:桐城、舒城、巢县、含山、天长、来安。江南:祁门、绩溪、南陵、旌德、太平、青阳。五代时,安徽分属定都扬州的吴和定都南京的南唐,在这混乱的53年间,这两个政权给安徽所命的地名只有两个流传下来,一个是扬吴的贵池,一个是南唐的铜陵。两宋三百年间,在安徽更命的地名,现在只保留三个,这三个地名都在淮北,即:灵璧、五河、太和。元明清三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又复统一的时候,对于政区的调整,地名的更命,都是不断进行的。清康熙元年设安徽省,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合称安徽,把江南行省的左布政使司作为安徽的主要辖区,由八府三州五十七县所组成,此后的县级政区调整、县治地名的更命从未停止。到了清末,全国县治地名就重复了63个之多,这时安徽与其他各省重复的地名有七个,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安徽县治地名的命名规律为“两文六类”。此种规律也适用于我省城市街道的命名。
✦ +
聚落,作为居民区,是农村中的居民点,三户五户,聚屋而成,多的可达数十户,一般不具经济职能。其地名,具有独特的风格,朴素的含义,结构离奇,适应性广,生命力强,无论成因与组成,都不与县治地名同。只须从字面上,就可一眼看出这个城乡居民地代号的区別。其社会功能,两者本无界,不过城市地名,被统治者不断变化,而今面目已不知原委,农村的地名,从不为人注意,故多具有一定原始性,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和人类活动空间扩展的痕迹。只要展开一张安徽政区地图,你就会看见那些广布于河湖之外的聚落代号,密如繁星。如果要按80个县治地名的命名方法来给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地点叫一个美名,将是十分困难的。然而那些数不清的地名,又是如何置于历史,注于地图的呢?其实,它们只不过是遵循着一条“三冠五缀”的简单规律。所谓三冠就是在每一个地之首,一冠姓,二冠位,三冠数。五缀则是在每一个地省之尾,缀以社会生活中五个方面的字。这五个方面是:衣食之源的“地”,休养生息的“住”,越野渡津的“行”,精神生活的“神”,物质交换的“商”。现分别说明如下。冠姓,就是在地名之首,冠以一个姓氏的字,如张楼、王村、李郢、刘集、朱家店。地名冠姓,是古代聚族而居的反映,我们虽姓有百家,亦难于适应由于人口日益增多,聚落无限分裂的需要,为了便于区别同姓聚落的名字,于是又有将姓置于名尾的地名出现,如磨盘张、草屋陆、三户杨、四户周。由于人口不断增多,聚落的不断分裂,地名首尼冠姓,也难于区别同姓聚落的重复,因而又产生了冠位地名。
冠位地名是在每个地名的前面,冠以表明方向位置的字,以便进一步区分相距甚近的同姓聚落。如东张庄、西王庄、南李家、北湖宋家、上五显、下朱村、前庄、后尚寨。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商品交换日益频繁,政治军事活动面进一步扩大之后,交通网也迅速形成,于是又有冠数地名出现。即在每个地名之前冠以一个数字,如半个店、二里街、三板桥、四里营、五里井、七里站、八里店、十里庙、二十里铺、三十里岗、五十里小庙。这类地名的分布,多与古邮驿道有关,故多见于车马道上,舟楫之路上是难于见到的。车马道上既已如此,而不在车马道上的地方,却又出现了另一种“姓数结合”的地名,即将数置于冠姓地名之首,如三户王、四户周、五户杨。虽有三冠,亦难于使那些多如繁星的地名一个个区别开来,何况姓只有百家,而用数亦不可过多,过多则不便,可用的方位,也不过上下四方而已,于是又由尾缀的变化来解决。尾缀社会生活中的五个方面,由同义字相互转化,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地名命名。在这种变化组合中,三冠与五缀,有时是互相重叠的,如上八大户、前张湖寨,李家老屋。常用的尾缀变化如下表:
地名,除尾缀的变化而外,还有地区变化,尤其是在“住”这一方面的地区变化最为明显。在淮北,大概在浍河以西的地方,多缀楼、庄,浍河以东的地区则多缀家、庄,在江淮之间多缀户、郢;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则多缀屋、村。
尾缀的变化,由于有取自衣食之源的地,而有关“地”方面的用字,在地名中的数量与其他方面的字差不多,故农村地名和县治地名一样,同具地文和人文两种因素。在安微的农村地名的命名中,“三冠五缀”是较为普遍的。但还有一些地名,却不在三冠五缀之内。这些地名,同当地历史、人物事迹、神话传说密切相关,故称为“掌故地名”,如霍山县的留驾园、画眉窖、倒骑龙、与儿街、指封山、真龙地、太子庙、佛子岭、诸佛庵、铁佛寺、大观岩等便属此类。上述每一个掌故地名,都必然有一段优美动人的故事流传于民间,趣味盎然,赋有相当强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