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5994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工作研究

以“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七地共话乡村地名建设工作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08-15 阅读:713 次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微信公众号


7月12日至14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举办“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乡村地名建设培训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及区划地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乡村著名行动”有效落实,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四川、江苏、广西、黑龙江佳木斯市、浙江德清县、山东阳信县、重庆万州区等七个地区作了交流发言。《中国民政》杂志7月下刊刊发了地方经验交流文章,供各地参考借鉴。

规范地名管理

弘扬地名文化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铸魂赋能”

◉四川省民政厅

  近年来,四川省注重加强地名文化宣传保护,推动地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

  挖掘地名资源,保护地名文化,以务实举措留住“乡愁记忆”。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资源,大力整治地名“任性”问题,保护四川优秀地名文化。一是建立地名保护名录。组织开展全省乡村地名文化资源专题调研,挖掘整理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地名文化遗产1200余处,分类、分级和分层次纳入保护范围。二是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通过给市(州)党委书记一封“支持信函”,制定一个“实施意见”、一套“操作指南”、一本“应知应会50问”等措施,大力整治地名命名“任性”问题,全省清理整治“大、洋、怪、重”不规范地名3200余个。三是审慎推进地名命名更名。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时,针对全省撤并1509个乡镇、1.9万个村的“命名”和“留名”问题,明确提出“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等要求,强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古镇、古村名称予以保留,确保传承历史、赓续文脉、保护遗存。

  打造地名天府,讲好地名故事,以创新思维弘扬“乡村文化”。在充分借鉴《中国地名大会》成功经验基础上,创新推出《地名天府》品牌栏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形式讲好四川地名故事。线上突出以地名看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品民俗、以民俗忆乡愁,聚力打造“电视上有节目、广播上有声音、地铁上有视频、报刊上有文章、网络上有推送”的全链条宣传矩阵,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第一季“千年名县”和第二季“红色印记”节目各类平台累计浏览阅读量超4亿人次。线下突出增强地名文化的直观性、互动性、体验性,每年选择2至3个县(市、区),开展《地名天府·文化寻根》线下活动,通过举办一场地名达人选拔赛、一场地名文艺汇演、一场沉浸式快闪活动和营造一个地理标志消费场景,大力宣传阐释乡村地名文化内涵。

  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标准体系,以精细规范助力“乡村治理”。以规范的乡村地名管理和便捷的乡村地名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构建地名管理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国省级层面建立由26个省直部门组成的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并指导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覆盖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结合地方实际,拟制形成《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类别与代码编制规范》等文件,明确地名文化遗产评价、鉴定、确认的标准和程序,指导各地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守护乡村地名文脉。三是加强乡村地名信息化建设。结合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对全省58万余条乡村地名信息进行审核修改。推动区划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平台纳入“智慧民政”建设。

  突出示范引领,评选地名品牌,以融合理念推动“乡村发展”。大力发展“地名文化+”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深入推进“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指导大英县成立专项保护基金、设置智慧标志牌、打造“宋井桃源”沉浸式地名文化场景等,探索完善地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二是实施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每年选择6个县(市、区)开展试点,通过挖掘一批地名文化资源、讲好一批地名文化故事、打造一批地名文化产品等,推动地名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三是开展地名文化遗产品牌评选认定。分级分批评选认定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地名文化遗产品牌,深挖地名品牌蕴含的丰厚文化底蕴,以地名品牌擦亮乡村名片。


积极推进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助力“乡村著名行动”
◉江苏省民政厅

  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组织推进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省已有571个乡镇完成地名规划编制,计划到2023年底实现全省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全覆盖。

  审时度势,及时部署开展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江苏乡镇区域内的道路、居民区、桥梁等地理实体日益增多。通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发现,乡镇地名管理服务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编制乡镇地名规划,是规范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优化地名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在2020年完成设区市城区地名规划编制,并在苏州、南通等地开展乡镇地名规划编制试点基础上,于2021年9月在全省全面部署开展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

  善作善为,扎实推进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实施。一是健全推进实施机制。省民政厅连续3年将推进乡镇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列入全省民政工作要点,制定分年度推进计划,加强对各地的指导监督,积极组织实施。按照政府组织、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各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科学编制乡镇地名规划。南通市将规划编制列入市政府城市规划编制清单一体推进;常州、苏州等市所辖县(市、区)均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并将规划编制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压实部门工作责任。二是把握规划编制原则。明确乡镇地名规划编什么,怎么编。重点把握四项原则:系统性原则。注重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兼顾不同类型的地名,合理规划地名资源布局,细化优化现有地名体系,确保与城镇地名环境现状相协调。前瞻性原则。适当超前规划设计地理实体命名、更名、调整方案,满足城镇建设发展需要。规范性原则。规划地名名称、编制采词资源要符合地名法规规范;规划名称、编排结构要兼顾不同种类、不同规模地理实体的特点,体现序列化、层次化的要求。特色性原则。规划名称、编排顺序应与地方特色、使用习惯相协调,体现地名规划的本地化特点。三是规范规划编制程序。首先,做好前期准备。收集规划建设部门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资料,分析地名现状,梳理需要规划解决的问题;编制地名采词库。其次,编写规划设计书。编写地名规划设计书,确定地名命名规律的延续或调整方向,提出各个区块内地名采词导引、地名文化保护等要求。再次,科学设计规划方案。根据规划设计书和地名采词库,编制地名规划名称方案表,对前期梳理现状及未来规划建设的地理实体及其规模逐个评估、论证,形成规划草案。最后,履行审核报备手续。将地名规划编制成果报请县级人民政府审核通过后,报设区市民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转化利用,充分发挥乡镇地名规划积极作用。一是规范了地名管理。通过乡镇地名规划,将地名命名更名方案相对固化,实现规划区域内地名的有序管理,使地名命名更名更加严格、规范。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按照地名规划的要求,及时更新、完善了地名标志设置,巩固了地名规划成果。如徐州市根据乡镇地名规划,共规范命名农村镇区道路1100多条、增设地名标志200多块、收录词条3500多条。二是夯实了基层基础。通过编制工作,各地培养和锻炼了基层地名工作队伍,挖掘整理了一批有价值的历史老地名,纠正并形成了新的地名调查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地名普查成果。三是赓续了地名文化。地名规划对地域文化进行了系统挖掘整理并对地名命名、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进行通盘设计考虑,提升了新生地名文化内涵,有效促进了地名文化传承与弘扬。如淮安市淮安区充分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等优势,在乡镇地名规划中突出红色元素,已设置红色地名标志37个。


深化试点 彰显特色

点亮美好家园 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自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指导上林、兴安2个国家级和14个自治区级试点地区探索实践,实现县域范围内地名信息常态化审校上图、规范化设置标志,开发应用系列地名信息文创产品,推动地名服务与农业、文旅等业态深度融合,逐步夯实乡村社会治理“底座”,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多要素聚焦乡村地名服务可及实用。一是在规范地名管理中突出要素标准。对标地名的音、形、义、位、类等要素,指导试点地区摸清家底,发动群众组建地名信息员队伍,实现乡村地名常态化采集上图。比如,上林县组织县直部门、乡镇、村(社区)建立一支247人的地名信息员队伍,以乡村居民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惠农助农兴趣点、群众活动场所等地名为重点,审校上图乡村地名14908个。二是在深化地名服务中展现民政元素。以提升乡村地名服务品质为目标,把社会事务、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民政服务机构或相关设施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分别制作了以婚姻登记机构信息为主题的“幸福地图”、以养生养老小镇信息为主题的“长寿养生地图”、以山塘水库河流信息为主题的“桂在护童防溺水地图”等系列地名文创产品,切实提高乡村地名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可及性和实用性。三是在保护传承地名文化中彰显桂风壮韵。推动各级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复用老地名、起好新地名、多起好地名,指导命名了一批专名含有“那”、“圩”、“敢壮”等字,富有壮语特色的地名。

  全链条驱动乡村地名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在命名设标上讲标准。推动制订地方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及二维码附着规范》,依托广西地名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个地名生成二维码,指导各地规范制作和安装智慧化二维码地名标志,群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该地名的完整信息,了解其前世今生,同时还可链接“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八桂地名”和县乡政务服务平台等20多个惠民小程序。目前,试点地区已完成115个行政村地名设标,制作安装智慧化二维码地名特色标志牌550块。二是在地方推介上锚特色。指导试点地区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平台对接,通过实地踏勘,现场将自然地理实体、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居民点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地名信息精准定位、全面采集、规范标注。比如,兴安县更新完善并准确规范标注上图6500余条。三是在协调落实上严考核。试点地区在建立健全县级地名工作协调机制基础上,充分运用县级组织部门推行的“工作错情记录制度”,对成员单位不落实部门职责等情况如实记录并反馈至组织部门,以强化组织层面监督考核,并将错情记录与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年度考核挂钩。

  宽领域延展乡村地名服务提档扩面。一是开展地名管理规范建设攻坚行动。复制推广试点地区成功经验,加大广西区划地名信息政务管理平台和“八桂地名”小程序推广使用力度,推进建立省市两级地名专家库,推动各县(市)建立健全地名工作协调机制,规范地名命名和设标。比如,兴安县系统梳理乡村居民点、乡村道路街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旅游景点等地名6200余条,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11条,规范命名220条。二是打造平陆运河沿线乡村地名服务示范带。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沿线南宁、钦州2市4县民政部门主动发力,谋划建设沿线乡村地名服务示范带,擦亮美丽运河地名“名片”。三是整合资源优化地名服务供给。用好自治区地名管理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推动完成6080条背街小巷命名设标任务,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落实。持续开展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古镇、古村落”推选认定。指导推进柳州市、贵港市标准地名地址库建设。


以乡村道路命名为着力点

推动《地名管理条例》有效落实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民政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牢牢把握时代机遇,突出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全面完成辖区内10546条乡村道路命名工作,夯实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根基,取得良好成效。

  高位推进,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一是高位推进,组建专班。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市民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市直成员单位及各县(市)区主管领导和专家组构成的“乡村道路命名专班”,细化分工,确保命名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制发《关于开展佳木斯市行政村村级道路命名工作的通知》,明确组织架构、工作目标、命名原则及审批流程。实地踏查、核对、测量,绘制道路走向平面图。以平面图为基础,在命名批准前以“序号”代替“街路名”,预先编排门牌号码并建立电子台账,确保每个点位都有相应的标准地名地址信息,再将采集后的完整数据绘制成地名地址展示图。正式批准名称后,将“序号路”替换,进一步完善地名地址展示图,形成“一村一图”。三是上下联动,创新机制。建立“1+4+X”地名管理模式。“1”即专家引航,提供专业支撑;“4”即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夯实管理责任;“X”即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热心群众等,强化广泛参与。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专家组在地名领域中的专业作用。同时,搭建村民参与平台,鼓励村民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建立村级地名文化保护机制,搜集整理当地地名文化素材,加强对地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深入调研,规范命名,彰显文化魅力。一是深入调研,掌握底数。以村为单位,依托村居“两委”成员及当地“老人”提供信息,结合乡村道路平面图,明确无名道路数量及位置,以及不规范地名名称及数量,建立台账,做好标注,逐级整理上报。二是把握原则,规范命名。通过组织召开培训会、录制讲解视频、案例示范等方式,指导各乡镇(街道)科学制定命名方案,确保道路命名与整体规划相适应,专名与本地文化相适应,通名与道路等级相适应。三是文化注入,彰显魅力。立足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老新”结合,开展命名工作。“老”指在不违反命名规则的基础上,保留群众口口相传的老地名,通过政府审批使其合法化;“新”指针对无名街路,充分考虑历史文化背景,命名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地名,形成以“美好愿景”、“百姓约定俗成”、“彰显特色文化”、“村名首字+X”、“地理方位”、“古语典故”、“农业文化”等七大类主要命名规则。

  严格程序,创新设标,深化地名服务。一是依法依规,严格命名流程。履行制定方案、论证审核、审批备案、社会公告等程序。指导乡镇(街道)细化命名实施方案,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核;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可行性分析、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形成审核意见反馈乡镇(街道)完善方案,并形成综合评估报告报请县级政府批准使用,同时报市政府备案。市、县两级民政部门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批准使用的标准地名,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创新设标,体现地域特色。鼓励、指导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特色,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设计安装符合本地特色的地名标志牌。例如,抚远市以文化传承为出发点,设置了带有“东极”标识的设计款街路牌,有效展现了抚远市地域文化特色。三是深化服务,赋能乡村发展。深入开展“最美乡村道路名”评选、“我为某某村代言”等活动,创新宣传渠道,夯实地名文化保护基础。将以地名命名的农副产品带进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用地名品牌带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深挖红色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红色地名文化主题公园”、“乡村地名文化广角”,以设置旅游线路为载体,推动城乡地名文化与旅游业协同发展。


数字地名建设

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省德清县民政局

  浙江省德清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数字地名建设纳入县域数字治理实验区建设总体布局,建成标准地名数据库及协同应用平台,赋能乡村振兴。

  夯实数字地名管理基础。建立全县标准地名数据库,通过标准地名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实现地名地址、地名标志、网络地名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一是建立标准地名地址库。在标准地名数据库下设标准地名地址库,构建地名地址的坐标、编码、构成等信息化基本框架,明确地址属性信息和更新原则。框架搭建完成后,由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规则逐一开展地名地址信息的采集入库工作,共入库信息30万余条,每条地名地址信息形成一个二维码,利用生成的二维码制作数字门牌27万多块,已实现数字门牌全域覆盖。二是建立标准地名标志库。标准地名数据库的另一个子库就是标准地名标志库。全面调查乡村有地无名、有名无牌现状,命名乡村集聚地46处,规范乡村道路名称439条,设置村牌743块,制作乡村路牌757块,推动地名标志全部入库。对村牌、乡村路牌改造升级,逐一形成二维码,将地名指位功能与地名文化属性相融合。群众只需扫一扫二维码,获取地名信息的同时还可获取便民信息,切实为广大群众生活、出行提供便利。三是推动网络地名规范化。依托县标准地名数据库,落实专人,建立机制,开展高德和百度地图平台地名信息对比纠错和采集更新工作,在百度地图校对纠错地名信息4861条、采集上图1210条,在高德地图校对纠错地名信息4783条、采集上图941条,实现乡村地名信息应采尽采、不重不漏。

  实现数字地名协同共享。在全县标准地名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协同应用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标准地名的多主体共享使用。一是建立多部门标准地名协同机制。推动成立地名标准化工作专班,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专班组长,将民政、公安等14个部门纳入专班,全面推进标准地名数据库的应用。二是优化跨领域数字地名共享服务。在全县标准地名数据库的基础上搭建协同应用平台,锚定经民政部门审核的地名地址、地名标志为标准地名地址、地名标志,在协同应用平台上和相关部门地名地址建立映射关系,清洗相关部门的地名数据,开展标准化处理,构建以标准地名为基础的数据枢纽,最终实现各部门共用标准地名数据库,通过数据枢纽快速高效地获取标准地名信息。三是提升老百姓数字地名知晓使用率。多渠道播放地名微电影、发布地名微视频,加大地名宣传力度。推动数字门牌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布景点、特色游、乡村文化等信息,让更多老百姓会用、想用数字门牌,切实发挥数字地名建设最大效益。

  强化数字地名服务集成。积极拓展数字地名应用场景,努力实现数字地名公共服务系统集成。一是便民服务“一码办”。数字地名已集成便民服务事项85个,包括医疗健康、生活缴费、社保办理等,群众扫一扫数字门牌二维码即可办理业务、获取信息,充分体验“门口办”的便利。二是创业共富“一码通”。以数字地名建设服务创业共富,推动乡村振兴。开通数字地名普惠金融服务,扫一扫金融服务全知晓,提升乡村造血功能。贯通数字乡村一张图、“我德清”小程序,加大莫干黄芽、青虾等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三是社会治理“一码知”。从服务端来看,充分发挥“数字门牌+基层治理”作用,构建平安社区临访登记场景,小区外来人员可以扫码数字门牌及时实名登记流动信息;服务清廉乡村建设,群众通过数字地名二维码可以查看本村“三务”公开信息,党务、村务、财务信息一码知。从治理端来看,通过扫一扫数字地名二维码,政府部门和村(社区)工作人员都能获取精准到楼栋、单元和户室的定位信息,为未来乡村的基层治理、公共服务、邻里互助等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弘扬地名文化

彰显特色禀赋

为建设现代化幸福阳信增添动能

◉山东省阳信县民政局

  山东省阳信县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特色优势,探索建立地名工作长效机制,特别是开展“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以来,聚力弘扬地名文化,充分做好地名文章,探索出地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阳信路径。

  坚持精准对接施策,让地名服务“强起来”。一是地名工作有规可依。出台地名命名更名、信息采集、使用工作规范等相关制度性文件5个,发布《地名命名更名工作服务指南》,完善各环节原则程序。二是地名工作三级联动。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地名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同步成立工作机构;村级确定专人负责。三是专业指导跟进到位。遴选来自社会各界的11位地名专家,成立县地名文化研究会,累计提供地名文化专业性、权威性咨询服务566次。

  坚持赋能产业发展,让地名服务“实起来”。一是打造“中国第一牛县”地名品牌。阳信是优良畜种渤海黑牛、鲁西黄牛主产区,获批国家地标认证3个。全县大力宣传推广地名特色产品,按照“种养加一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思路,抓龙头、补链条、促集群,推动肉牛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目前,年存栏肉牛27.3万头,标准化肉牛屠宰企业76家,年屠宰能力达120万头,列全国县级第一位。二是打造“中国鸭梨之乡”地名品牌。阳信鸭梨兴于隋唐、盛于明清,迄今已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通过用地名文化丰富拓展梨品牌内涵,按照“保老、建新、促长”思路,强化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实施品种更新换代、品质赋能升级、品牌培育提升工程。目前,拥有成方连片梨园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涵盖23个系列56个品种。三是打造“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产业基地”地名品牌。充分发挥地名价值,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按照“阳信·文化莳光产业园”总体定位,致力推动“旧物”新生,唤醒中国人共同时光记忆;“旧物”升华,打造阳信城市文旅新名片;“旧物”赋能,共创中华文化复兴新时代。目前,年产古典家具600余万套,交易总额60亿元,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古旧家具收购、加工、销售集散地。

  坚持助力乡村振兴,让地名服务“靓起来”。一是用力推动地名“赋新”。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共产生240个新地名。通过创新实施群众合议、乡镇(街道)提报、专家会审、县地名办审核、县政府批复“五步工作法”,将原有地名和新生地名有机融合,诞生“阳和新村”、“康和新村”、“连心村”等一批新地名。二是用力推动地名“上图”。围绕乡村重要地名、旅游景点、农副产品等采编地名信息322条,设标更换地名标志232处,在高德、百度地图上传地名信息2582条。三是用力推动地名“寻根”。组织地名专家到132个村开展寻访,出版《阳信地名故事》。建设22处村级“乡村地名馆”。成立“老霍说地名工作室”,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发布地名故事158期。精心打造“张家集土改纪念室”等3处红色地名文化基地。

  坚持强化社会治理,让地名服务“动起来”。一是严格地名上报筛选标准。按照《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对自然地理实体和乡村居民点、道路街巷、旅游景点等命名设标现状及问题拉网排查,共整改“有地无名”道路56条和“有名无标”道路78条、居民点67个。二是地名各类数据充分共享。全县地名基础数据3项、政务数据4项、公共数据1184条,分别按不同权限面向不同对象、以不同形式共享使用,更好满足数字乡村建设和群众多样化地名信息需求。三是地名志愿服务扎实开展。吸收854名村级网格员参与地名信息采集,联合3家社会组织成立由57名志愿者组成的地名工作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地名信息调查、法规宣传等志愿服务1500余人次。


“2233”工作法

唱响乡村地名“四重奏”

◉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

  重庆市万州区积极探索“政社联动”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乡村地名服务,创新“2233”工作法推进“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不断满足数字乡村建设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地名需求,推动形成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生态。

  突出“二联”主题,唱响地名管理“主旋律”。一是联动发力,规划“一盘棋”。万州区印发《“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其纳入《万州区乡村建设行动》,抓实地名文化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二是联动推进,管理“一池水”。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探索政府主导、民政主推、乡镇主责、村级主抓的地名服务管理模式。区级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统筹督促推进;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宣传、民政、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的负责人协同推进;村级“老带青”2人小组具体负责,将乡村居民点、道路街巷、旅游景点等全面采集入库,准确规范标注上图。

  践行“二勤”主线,唱响地名服务“进行曲”。一是勤上图,提升精准化。以试点工作为契机,选择龙驹镇、恒合土家族乡等地先行先试,在全区探索推广“百度地图三步上报法”、“高德地图管家五步上报法”等地名上图实操方法。精准规范采集乡村地名数据5290条,纳入国家地名信息库1152条。上传乡村地名、文旅景点美图靓照5300余张,设置乡村地名文化标志361个。二是勤上点,增强便民化。率先建立“地名联席会议统管”、“楼盘命名前置服务”、“农家乐物流采摘点”等地名服务便民点,规范命名桥梁、隧道等地名150余个。组建“万开云”地名协同管理专家库,成立万州地名文化研究会,移植、复活库区历史文化地名67个。

  聚焦“三双”主力,唱响地名推广“交响乐”。一是“农产”双衔接,打造新场域。开通“万州乡村地名”、“新看老万州”等系列宣传视频号,累计在线观看达280万余人次。组建志愿者团队帮助新田、甘宁、瀼渡等乡镇农户推广“罗田大米”、“响水红心猕猴桃”等1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助力销售200万公斤,为果农增收630余万元。二是“文旅”双融合,盘活新动能。围绕乡村旅游,累计设置功能实用化标识标牌1800余块,全方位建立地名管理和乡村服务引导体系。推动地名文化和文旅双向促进融合发展,培育“畅游三峡·万州出发”地名文旅品牌,开发“山水人文游”、“高山寻梦游”等6条乡村地名旅游线路,累计接待游客1727.5万人次,综合接待收入97.7亿元。三是“地文”双交融,呈现新业态。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地名文化故事征集”,举办“弘扬地名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等专场活动37场,引导地名文化爱好者收集特色乡村地名故事、地名文化作品等素材460余项。

  紧扣“三类”主角,唱响地名保护“咏叹调”。一是建强队伍。吸纳熟悉本地历史的地名文化专家学者、专业社工与爱好地名文化的基层志愿者,建立起一支服务乡村地名工作和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队伍。二是增强辨识度。进行道路街巷、广场公园桥梁命名更名论证,挖掘历史地名文化,编制地名规划方案,结合城市更新工程,实施地名规划先行、历史地名移植复活工程,有效保护“丁家楼子路”、“斛城大道”等历史文化地名,提高历史文化地名辨识度。三是打造生态圈。积极将地名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地名文化产品,拓宽产业开发途径。利用古城、古镇、古村落等制作地名文化节目,拍摄地名文化纪录片、短视频,开发地图画册、音像制品、旅游纪念品等特色地名文化保护产品,打造地名文化遗产博物馆、地名文化特色街区等地名文化保护生态圈。注册地方产品商标,培育地名文化产业,铸就共有记忆,提升地名文化遗产的经济驱动力。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2023年7月下刊

编辑:郭紫纯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