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上的“城”“门”“桥”“塔”,你都见过吗?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0-31 阅读:904 次
来源:
王建富
海上石“城”
在舟山群岛露出水面的2085个岛礁中,被称为“城”的岛礁有9个,其中嵊泗最多,典型的有灯城礁、断城里礁、断城中礁、断城外礁、大中城礁、小中城礁等。这些岛礁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城,更没有所谓的“海上古城”,大多仅仅因远望形如城墙而得名。
灯城礁。舟山群岛最北面的岛礁之一,因位于著名的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附近,形似残缺的城墙和高耸的城楼而得名。看了下面两张图片,您感觉像不?
(图:灯城礁)
断城里礁、断城中礁、断城外礁。均位于徐公岛东北侧,三岛由南向北相邻而立,自徐公岛东北岸断续延伸入海。原合称为断城礁,因形似断续相连的石城墙而得名。有兴趣的亲,可以将下面三张图拼起来,看看像不像!
(图:断城里礁)
海上的“门”
舟山群岛以“门”字命名的岛礁很多,有39个。其中,有的因形状像门得名,如城门头礁;有的因位于航门、水道之内而得名,如大亮门礁、笋浜门礁;有的则因位于港湾或水道口得名,如门前礁、门坎礁、黄龙门礁等;还有的则因与附近主岛的主出入口相背而得名,如后门山岛,原因复杂,不一而足。
看看下面这个城门,金光灿灿的,是不是很高大上?
(图:城门头礁)
城门头礁。位于马迹山附近的,该岛海拔24.2米,陆域面积1881 平方米,地形崎岖,地势陡峻,石崖巍峨,因其中高22.8米,宽数十米,上窄下阔,形如残缺城门的穿岛石洞而得名。
至于其他的门礁,亲们还是自己去海上找寻吧!
(图:笋浜门礁)
海上的“天生桥”
舟山人自古“行舟楫之便,得渔盐之利”,舟船是古代海上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但舟山人自古对大桥有天生的向往,舟山群岛被称为“桥”的岛礁也很多,桥梁山岛就是其中的代表。
桥梁山岛。位于岱山县衢山镇,因远望如长虹卧波的桥梁得名。看看这张照片,有没有长虹卧波的感觉?
(图:桥梁山岛)
城门头礁。从地理学概念来说,就是海上的“天生桥”。
(图:城门头礁)
仙人桥礁。位于桃花岛边上,也是大自然形成的天生桥,行在“桥”上,还真有点成仙的节奏。
(图:仙人桥礁)
海上的“宝塔”
舟山群岛的海上“宝塔”有3座,分别是大圆塔屿、小圆塔屿和下塔北屿。大圆塔屿、小圆塔屿相邻而立,都位于嵊山岛北侧,因形状像圆形石塔得名。
(图:大圆塔屿和小圆塔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