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5704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传承保护> 传承保护

镇江市运河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1-30 阅读:1229 次

来源: 江西地名研究

冯晓华


摘要: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记录着某一时期该地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是地方记忆的重要载体和地方重要的文化遗产。运河地名是大运河变迁的历史见证,承载着厚重的运河文化。处在长江与大运河十字水道上的镇江,其发展轨迹与大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因大运河而来的全国各地文化在镇江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镇江地域文化,也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镇江运河地名体系。本文通过对镇江市区运河地名文化遗产的初步研究,重建其历史时期的运河文化记忆,为构建大运河(镇江段)地名文化遗产数据库奠定基础,助力镇江市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关键词:运河;地名文化遗产;镇江


图片

引言

地名,是地方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护传承的重要部分,是命名者对地方某些综合特征或自然文化元素的认知和思想意念,记录着某一时期该地域内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见证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承载了与之关系密切的地方记忆。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保持与之相关的生活和情感记忆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保持地方文化及其要素的稳定性。大运河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和中国文化的地位。运河地名,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记录着运河发展的历程,承载着厚重的运河文化,是运河沿线城市不可磨灭的成长印记。镇江处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成的十字黄金水道上,凭借长江之险与大运河之利,战时为锁钥,平时为津梁,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和漕运咽喉。来自东西南北的多元文化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运河地名体系,为镇江留下了特殊的运河文化记忆和独特的运河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 大运河地名文化遗

产的主要类型

中国大运河是由历代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历经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和演变,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为了顺利开展漕运,统治者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在建设大运河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运河地名文化遗产,吴欣、胡克诚、李德楠、周嘉、刘芹、徐业龙、刘晓玲等学者已对运河地名展开专门研究。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划分出运河水道本体地名、运河水工地名、运河交通地名、运河聚落地名四种主要的京杭大运河地名文化遗产类型。其中,只有运河水道本体地名是属于描述大运河水系特征的描述性地名,剩下的地名均属于叙述各种文化景观的记述性地名。


(一)运河水道地名


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段,总长2700公里,沟通了从华北平原到长江三角洲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流经区域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主要由人工河道及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形成了一些原生性的水道本体地名,如航道遗址、河、塘、湾、沟、渠、埭等。


(二)运河水工地名


大运河于春秋时期开掘,隋朝完成,唐宋繁荣,元代取直,明清疏通。漫长岁月里,由于地势和地形的复杂多变,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具体可分为河道工程、枢纽工程、供水工程、控水工程、排水工程等,由此留下了涵闸、堤坝、斗门、渠、关、口等运河水工地名。


(三)运河交通地名


大运河是历代封建王朝当权者为将各地物资输往都城,历时千年修建而成的漕运体系,承担着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使命,后来又担负起商运的任务。沿线地段之间漕粮的调配、收缴、发送、押运、下卸、进仓储备等功能均通过运河实现;南方和北方的各种商品也在运输中源源不断地北上和南下。因此,运河上修建了众多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设施,从而留下了港口、码头、津渡、桥梁、驿站等运河交通地名,其中尤以桥梁地名为众。


(四)运河聚落地名


聚落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支,在大运河漫长的形成、发展、变迁、衍化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沿运河分布的与大运河建设、交通、运营、生产等活动密切相关的城市、古镇、历史街区、历史地段、村落等。以运河为背景而产生的聚落地名,无论从自然形态还是区域文化属性上,都形成了以复杂多样为特点、具有鲜明运河文化特色的城、街、巷、胡同等运河聚落地名文化遗产资源。


二 镇江市区运河地名文化遗产

体系构建及其特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整理


镇江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运河和长江作为中国大地上纵横南北和东西的两大水系,在镇江神奇地交汇,造就了镇江的发展和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水文化遗产。作为江南运河的入江口,镇江市凭借得天独厚的江运、水运优势,成为中国古代东西南北的运输中心,“大江以南,黄河以北,转输无阻”,出现了“公家运漕,私人商旅,舢舻相继”的盛景,镇江由此也成为东南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以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著称,留下了丰富的运河地名文化遗产。本文调查了镇江市区的地名文化遗产,走访了镇江市民政局地名管理办公室,查阅了《镇江市标准地名实用手册》1998年版、《镇江市政区地名图集》2020年版、《镇江市志》1993年版、《大运河镇江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等文献资料,并对镇江市区大运河区域及地名文化遗产进行了实地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镇江市区运河地名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征,共初步搜集整理了74个具有运河文化特色的现用地名。


(二)镇江市区运河地名体系初步构建


从类型上看,镇江市区运河地名文化遗产涵盖了大运河已有的地名类型,可以划分为镇江市区运河水道地名、运河水工地名、运河交通地名、运河聚落地名四种主要类型(见表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镇江市区运河地名文化遗产特征与价值

1.总体特征

从总体来看,镇江市区的运河地名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数量可观,主要分布在运河邻近空间内,从不同侧面记录了运河与城市相伴相生、共同成长的关系,再现了运河曾带给镇江经济、文化的繁荣时刻。作为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特殊城市,水是镇江最具特色的印记。已湮没在城市街巷中的宋元时期运河故道,在城中绕转穿行的明清古运河现存水道,以及仍然承担着重要航运功能的京杭大运河现用水道,在这座城市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织起一张运河水网,有很多地名与运河相关联。这些运河地名不仅传达着运河水道变迁的重要地理信息,也承载着运河带给镇江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形象记忆,是与大运河伴生的大众文化坐标。百姓对于运河或喜或悲、或爱或恨的复杂情感,深深地刻印在镇江市区大街小巷的地名文化遗产中,是值得镇江市民永远珍藏的历史记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近年镇江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涌现出不少新地名,部分老地名逐渐被淡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镇江运河地名文化遗产,正在成为运河文化传承和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命题。


2.运河地名是镇江市区运河文化空间生产的重要表征

从命名上来看,地名是人们给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具有鲜明的空间指位属性。从表1可以看出,镇江市区的运河地名群与流经市区的运河故道及现存运河水道之间地理联系紧密,是镇江市区运河文化空间生产的重要表征。空间生产理论是列斐伏尔提出的,他提出了著名的“空间三元辩证法”,运用由“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再现性空间”构成的三位一体论来解读空间。“空间的实践”主要指在一切空间中进行的物质实践活动,凸显了特定的空间生产方式;“空间的表征”属于意念性及意识形态的范畴,专家学者运用符号、代码、术语和知识等对空间实践进行诠释,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空间实践;“再现性空间”则是一种表征性的或符号化的空间,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通过图形、符号和象征物等去传达某种特定的意义或意识形态。运河流经特定的区域,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空间,在运河发展流变的历史进程中,运河文化的空间生产从未停止,地名即是其重要表征之一。

镇江市区的运河地名群,是历代镇江人民在对市区运河文化空间生产实践特点进行观察研究后所提炼出的特定空间名称,具有极强的空间文化代表性和空间位置指向性,为更好地诠释镇江运河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首先,反映了镇江市区运河故道及现存运河水道的空间分布和变迁;其次,体现了镇江市区的运河水工设施布局、江河交汇处布局及调节江河水位等特征;再次,表征了运河沿线交通设施的空间布局情况以及因运河而生的聚落和商业的繁荣。如今,曾经流经市区的运河故道虽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镇江市区的城市建设湮没,运河地名群却很好地表征了该故道沿线及拓展区域内从隋唐以来至明清时期一直延续繁荣的空间生产实践活动。现存的镇江市区古运河水道也已向东汇入京杭运河主河道,不再承担对外主河道的航运功能,其沿线运河地名群仍非常鲜明地指向了这一特定文化空间在特定时段内的物质生产实践。总体来看,镇江市区的运河地名群非常清晰地指向了以运河故道沿线、现存古运河水道、现存京杭运河主水道三大运河水道以及其延伸空间为主体的文化空间,与建筑、遗迹、地理地貌等其他表征符号一起,很好地表征了以京口区为主体的镇江市区运河文化空间生产以交通业和商业为主的特征。


3.运河地名是镇江市民重建运河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提出文化记忆理论,探讨文化如何经历世代交替和历史变迁之后仍然保持一致性,具体地说就是把文化视为记忆,这个记忆是由一个社会建构起来的历时的身份。文化记忆可能存在于不同的空间中,也可能存在于表征特定空间的事物和符号中,重建某特定空间的文化记忆能够加深我们对过去在塑造地方和身份方面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加深对一个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作为大运河文化空间生产的重要表征物,运河地名与船闸、商铺、作坊、驿站等一起承载了人们过去在这片特定空间里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印记,唤醒了人们的运河文化记忆。

大运河(镇江段)以其“高岗夹河”的气魄与“江河交汇”的形胜,在中国大运河中独具鲜明特色。战时为锁钥,平时为津梁,让镇江这座城市坐拥天下财货转输之利,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交通四方的商业都会,所形成的运河地名体系,成为镇江市民重建运河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再现了镇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文明发展历程。作为镇江运河最早的入江口,丹徒口的开凿历史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论证。但“丹徒”这一地名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存在且与运河水道的开凿关系密切,丹徒港所流经之地原是秦汉时期丹徒县治所在,故名丹徒镇。丹徒镇因运河水道而存在和发展,也镇守了这条通往秦汉中央政权新征服的吴越腹地、具有重要据点意义的水道。至东汉末年,孙权在北固山前峰上修筑“京城”(民间俗称“铁瓮城”),丹徒口之西又开凿了一条入江河道,入江口即当时的“城前浦口”,古称“京口”,“按‘京’者,人力所为绝高丘也······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而这一“京口”也是早期江南运河的入江口,与其相关的入江河道也成为古时“京口”城漕运、贸易等重要的交通要道。隋炀帝时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唐代以后水道西移至大京口,再加上唐宋两代对江南运河镇江段的不懈治理,镇江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九省通衢”的千年商埠,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漕运枢纽。重要的港口地位使镇江成为一个以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著称的城市。古代镇江人纷纷从事商货转运等行业,运河上百舟千帆往来不绝,大小码头熙熙攘攘,热闹非常。甘露渡遗址、溧阳码头、丹阳码头、京口驿遗址、黄花亭等地名为人们保留了镇江运河曾经作为航运枢纽地位的辉煌记忆。利商街、酒海街、新河街等地名呈现了古代镇江因运河而发展漕运、商贸等特征。粮行、布行、酒行、鸡鸭行等商行不断增多,旅店、酒楼、餐馆、茶馆、戏院、书场、浴室等开始为南来北往的商客提供服务。目前保留下来的醋巷、宋元粮仓、仓巷、粮米仓巷、鱼巷、北五省会馆巷、布业公所巷、龙江巷、染坊巷、同鑫里、同兴里、五条街等地名,为人们刻画了镇江古时作为“四方津梁”的一派商业繁荣盛景。梳儿巷、篾篮巷、砖瓦巷、缸瓦厂、皮坊巷、江汉里、龙亭巷等,反映了当时镇江为适应江运、河运之需,不断发展制造战船、驿船、粮船、商船等各类船只的造船业,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兴盛的历史。这些古老的运河地名见证了镇江城市文明与运河文化相伴相随的美好历程,是帮助现代人重建镇江城市文明和运河文化记忆的重要“活化石”。只有保护好这些地名,才能更好地追忆镇江城市历史和运河文化的脉络,体现镇江保护运河遗产、传承运河记忆的文化自觉。


图片

三 加强镇江市运河地名文化

    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一)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模式


镇江市地名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地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开展工作。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明确了地名管理应当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完善了地名命名更名原则和程序,强化了地名文化保护,将为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提供法治保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地名在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镇江市可以由民政部门牵头,集合文旅、交通、规划、测绘等有关单位力量,成立运河地名保护专项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运河地名进行常态化管理。在依法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同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全方位推动镇江市运河地名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


(二)搞好运河地名普查,建立保护名录


镇江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长期得到长江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影响和浸润,这也体现在地名的兴衰变迁中。江河交汇是镇江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自然地理特质,运河地名是体现这一特色的重要载体,应该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更好地展示镇江的地脉和文脉。但经过调查发现,在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镇江市区很多与运河文化相关的老地名已经被改动,无法再体现其运河文化特色。应及时全面普查镇江市与运河相关的地名体系,全面保护宝贵的运河地名文化。从深度上应从街巷地名拓展到建筑、景观等单体地名,从广度上应将研究的空间范围从镇江市区拓展到整个镇江市域,即大运河镇江段的全部范围。应通过普查详尽掌握运河地名资源的存量、运河地名的历史和现状、运河地名与其他地名的区别和联系等信息,最好能对镇江市运河地名信息进行系统的认定和分类,并建立保护名录和全面的分期保护规划体系。


(三)制订运河地名专项规划,彰显江河交汇的城市特质


在对镇江市运河地名体系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订运河地名保护专项规划,科学规范地进行地名的命名、更名,保护和传承镇江运河地名文化,彰显镇江市江河交汇的城市特质,是对镇江运河地名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运河是镇江的母亲河,当地居民世代生活在运河边,对运河有着至深的情感。在编制镇江市运河地名专项规划过程中,应该多层次、多领域地征求镇江市民对运河地名的意见,而不是仅仅将地名规划作为一项纯粹的技术性工作。通过对镇江市区运河地名的初步整理和研究,本文发现在镇江的地名体系中,不乏集中反映运河文化信息的地名(见表1)。这些地名仍在使用中的,应优先考虑保留;具有鲜明运河文化特色但已停止使用的,应重新启用。镇江市区的地名从清代开始,经历了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次地名调整合并,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地名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更,地名的多样化在减少,老地名的数量在减少,其对当地历史记忆的解读性也在减弱。因此,镇江市在未来的地名调整中,应紧密结合城市“江河交汇”的特质,赋予运河老地名以新生,让历史运河真正融入市民生活之中,植根于百姓心中。例如,在运河故道、古运河现存水道及京杭运河水道与长江的五个交汇口,分别设置地标并命名;对运河沿线的水工设施、漕运管理服务设施、交通设施、街巷聚落等地名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并结合史料,对地名进行提炼和修正。


(四)加大运河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


应强化镇江市运河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宣传,培养全民对运河地名的关注和保护,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氛围。运河地名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来源,是大运河文化繁荣的见证。大力弘扬运河地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是推动镇江运河地名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可以举办论坛、展览、讲座以及运河地名知识竞赛等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使镇江市民更好地熟悉并理解运河地名的丰富文化内涵,了解一些运河地名与沈括、范仲淹等历史名人高度关联的历史故事,引领市民领会一些运河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另一方面,对于仍在使用以及已经消失的运河地名,可以在原址上设立标示牌,形象生动、具体清晰地讲述关于该处运河地名的变迁故事,使镇江市民忆起繁荣的运河历史和镇江曾有的城市荣光;同时,通过在镇江卫视、镇江市人民广播电台、《镇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宣传包括运河地名在内的镇江市运河文化,增强镇江市民对运河地名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进一步认识保护和传承运河地名文化对于凸显镇江城市特质的重要意义,从而共创全民保护并传承运河地名文化的盛况。


作者:冯晓华

来源:《运河学研究》2023年第1期

选稿:宋 柄 燃 

编辑:徐和惠子

校对:朱      琪

审订:欧阳莉艳

责编:汪 鸿 琴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