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60183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传统文化与中国地名的关系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2-14 阅读:935 次

来源: 地名笔谈

王功俯  孙洪林


地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应运而生,并且追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发展。它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交往起到了指代作用,而且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因此说地名是浓缩的历史,地名是缩写的文化、中国地名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谓藕断丝连密不可分。

一、范畴与含义

地名命名的含义往往都在传统文化的宏观控制之下,脱离不开传统文化的范畴。比如万里长城、几千年来围绕着长城的文化演变告诉我们:长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族冲突与融合的标志,排斥与团结的象征,是区分农耕定居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分水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参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已经不是地名意义上的指代标志,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座丰碑。再比如西安、杭州、开封、洛阳、南京、北京等六大古都都从不同的方面昭示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演变及整合。西安代表着黄河流域的汉族文化体系,南京代表着长江流城文化体系、北京代表着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融合文化体系等。所以如果说传统文化为中国地名确立了丰富的内涵,那么中国地名则是传统文化璀璨的结晶;如果说传统文化为中国地名提供了广袤的肥田沃土,那么中国地名则是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茁壮成长的禾苗、树木、鲜花。

二、理论与基础

传统文化阴阳定位的理论,给地名命名奠定了水北为阳,山北为阴的基础。《周易》作为古典著作中最古老的一部,在没有文字之前始于伏羲氏画卦,后来文王做的卦辞,周公做的爻辞,孔子做的十翼,这是一部哲理较深的包罗万象阐述自然规律的书。它以阴阳八卦。互为消长为依据,它的阴阳定位理论,给中国地名命名奠定了基础。中国地名的“水北为阳,山北为阴”几乎是命名的规律。如:洛阳、山阴等等。追根溯源这是以《周易》中阴阳学说为蓝本的命名方式,已经成为不可变更的公式。再如周秦诸子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孔孟,孔孟学派的一贯主张是希望和平安定反对战争。因此地名命名表达这种含义的到处可见,如西宁、辽宁、南宁等等。另外以安字、定字、和字,平字命名的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的理论像雄厚的基石,为地名命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源头与见证

传统文化是地名命名的源头,中国地名是传统文化的见证。比如九州的由来,相传九州是夏禹治水后划分的,州名未有定说。《尚书·禹贡》作冀、兖、扬、青、徐、荆、豫、梁、雍州;《吕氏春秋》中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中有幽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但冀、兖、扬、荆、豫、雍、幽,得到较多的公认。以后,汉晋唐等代也实行州县制。因此,在我国县以上的区划中,以州为名的很多。再比如:西安。历史上的西安叫做长安,还有过大安府(后梁)、京兆府(后唐)、陕西路(宋)、安西路(元)、奉元路(元)等等不同名称。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第二年春,大将军徐达攻下奉元路,将奉元路改名为西安。西安是安定的大西北的意思。还有沈阳名称的由来,沈阳一名始见于元代成宗二年(公元1296年)设置的沈阳路,源自浑河。今天的浑河当时称为沈水。古人习惯把水北称为阳,而沈阳地处沈水的北面。故称之为沈阳。凡此种种,足以证明传统文化的精髓给地名命名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基础,是地名命名的源头。


本文转引自《中国地名》2000年第6期,排版时稍作技术处理。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