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应用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2-21 阅读:1287 次
谭晓林
当人们认识一个地方或一座城市,首先是从认识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其背后的故事开始的,地名是人们认识一个城市或一个地方的“窗口”,是此域、此城有别于他域、他城的特征所在。从时间的角度说,它是历史长河翻卷的浪花,有着深层的文化意蕴。从空间的角度看,它是城市的坐标,可以帮助人们按图索骥,寻觅家乡。
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古都南京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结合具体案例讲一讲南京的做法,以及对海口保护传承地名文化的思考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具有极其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地名文化特色。多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重要指示,着眼于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服务于“美丽古都,文化名城”建设,采取建录立碑、复活使用、展览推荐、宣传传播等多种方式保护传承当地的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将极具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城市文脉的老地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设置非遗地名保护碑牌和地名文化特色标志,打造地名文化特色街区、地名文化公园和地名文化转角,既留住了乡愁记忆、靓丽了城市街区,又提升了城市品质、助力了城市文化繁荣。
一、打造地名文化特色街区——以主城秦淮区朝天宫街道为例
(一)挖掘梳理。朝天宫街道位于南京主城中心新街口西南片的朝天宫附近,常住人口10万余人,有96条街巷、24座桥梁,有200多个老地名,蕴藏着诸多历史人文故事,是朝天宫街区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宝库。朝天宫建于明代,是朱元璋称帝后下诏改建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元朝时为永寿宫),专门用于教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地方。人们称之为“朝天宫”。
通过对朝天宫周边街区地名群的梳理分析,可以把该地区地名文化的主要文脉概括为“一城一宫,一河两岸,七家之湾”。“一城”是指冶城,是吴王夫差设立的铸造兵器地。“一宫”是指朝天宫。“一河两岸”是指南京的内秦淮河及两岸地区。“七家之湾”是指早年河湾之地住有七家回民,以宰牛为业,是当时出卖牛皮和皮革制品的地方,七家湾的回民小吃在南京可谓家喻户晓。
通过以上分析,朝天宫街区的地理形胜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是皇家气派之旧名与市民之新实结合的有趣之地。
(二)调研分析。朝天宫街区原住居民人口多,驻区单位多,人员流动性大,老城改造任务重,城市街巷管理困难。在打造地名文化街区实践中,总结出“调研—共识—设计”三步法。首先,调研情况,理清思路。根据当时老旧小区改造等情况,结合街区实际,挖掘梳理区域内的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并以适当方式展示出来,取得大家的认同。其次,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多次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共识,采取“不争论、先试行、看效果、再推开”的态度和策略,开展街区保护。再次,招揽人才,具体设计。实施对地名的历史来历、文化含义、沿革故事、现代意义等方面进行整理考证,打好地名文化设计创作的基础。此外,吸收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技能,结合环境整治、街巷出新、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工作,使地名文化宣传寓教于欣赏整治一新的优美环境之中。
(三)保护传承。经过上下多方共同努力,因地制宜、由点到线、连线成片,朝天宫街道已在全街区范围内形成了以地名微标牌、微展馆、微街巷、微小区、微媒体的“五微”地名文化建设的氛围。
一是地名微标牌,宣承金陵文脉。从有步骤安装形式各异的微地名牌入手,记载宣传地名中大量的正能量人文故事,同时注重艺术性。目前,朝天宫街道已在室内室外解读地名2000多处,基本覆盖街区的全部老地名并适度引申介绍秦淮区和南京市的特色老地名。
二是地名微展馆,铸就共有记忆家园。发动所属范围内的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利用现有建筑闲置空间,逐步打造一批地名微展馆,居民每500米就能邂逅一家主题鲜明、绿色环保的地名微型展览馆。如七家湾社区“民族之家教育馆”馆内和馆外展陈与回民文化有关的朝天宫街区地名。评事街社区“可园史志馆”将社区功能室以老街区地名命名,如社区主任室称“评事街”、社区警务室称“南捕厅”、社区组织服务室称“程善坊”、居家养老室称“百岁坊”等。
三是地名微街巷,更新城市景观。向“存量空间”要“增量价值”,赋予不同街巷各具特色的人文主题,主推“转角遇见美”系列。完成地名微街巷建设百余处,代表性的有红土桥“南京特色地名与运渎桥系列地名”微街巷;富民坊“南唐天空”地名微街巷;绒庄街“龙蟠虎踞”地名微街巷;七家湾“南京地名谚语”微街巷等。
四是地名微小区,打造诗意栖居。朝天宫街道范围内的居民小区以老旧小区居多,通过“街道牵头、单位联动、居民参与”的模式,按照“一小区一主题”,对老旧小区的外墙壁、车棚、花坛、门禁等公共空间进行主题设计,代表性的有评事街小区“老城南地名记忆馆”,小区内地名诗篇、地名典故随处可见。秣陵路101村的“博爱101馆”把承载好人文化的朝天宫地名全部纳入;韩家苑小区以“南京鸭文化”地名为主题进行创意。
五是多种微媒体,提升老地名的新价值。朝天宫街道的微媒体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微电视台、社区微小报。着重以社区区域为单元整体介绍地名和文化,以“走街窜巷赏地名”为主题深度介绍老地名;“秦淮地名史话”专题则全方位组合式推介地名文化61集。
(四)保护成效。地名文化特色街区的打造,展示了地名文化建设与城区改造建设的互相结合,提升了城市街区的文化品味,增强了文化特质,深受市民喜爱。具体成效有:
一是浓郁文化氛围,彰显街区特色。借由遍布街区的地名文化载体,使城市记忆从凝固历史变为触手可及的城市景观,使城市形象从抽象概念成为可亲可感的生活具象,以文化特有的温度与情感让街巷、居民小区不再千篇一律。结合政务微信号“美丽朝天宫”以地名文化为主线的原创文章,营造出的“城区即景区”的生动文化气象,使朝天宫街区日益成为一个彰显南京特色的、开放的城市地名文化展览馆。
二是培根精神认同,凝聚主流价值。乡土情怀是现代人内在具有的情感共性,具有所在区域特色的人文典故是城市居民挥之不去的当代乡愁。通过与富有城区特色的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相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进入了居民生活空间,成为老人看见的回忆、孩子瞧见的故事、中青年人欣赏的景观,实现对群众滴灌微化,于无声处培育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三是践行文化为民服务,赢得百姓认可。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保护传承形式,注重将静态的载体与动态的为民办实事相融合,既解决居民环境诉求,又回应精神期待,使朝天宫街区城市面貌由曾经的全区倒数第一,变化为接连荣获南京市城市治理进步奖,多个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被媒体和居民誉为“城市客厅”。
地名文化特色街区的打造,形成了浓郁的地名文化氛围,广大居民既感受到家园文化的可亲,又感受到街区品质的提升,乡愁记忆和幸福感油然而生,深受市民喜爱。
我们的体会是:老地名是城市的“活化石”,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让老地名从档案里、史料中走出来,让人民群众亲见、触摸并近距离的感知和认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当人们休闲漫步街头,不时驻足观赏,品位地名背后的故事,不仅增进了原住民的乡愁记忆和对家乡的情感,也成为外地人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热爱这座城市的窗口。
二、多载体保护传承地名文化——以具体的工作举措为例
多年来,我们采取建立名录、立碑建标、科普讲座、书画摄影、巡展宣传、复活使用等方式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建录立碑。通过挖掘梳理、公开征集、大众评选、专家研究等方式,建立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10个、历史地名名录235个,其中,将100个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取“非遗”标识、地名来历含义中英文对照、地图示意指位的方式,用石刻立碑的方式予以保护,为其他老地名设置标记、标志牌500多块,为千年古镇建设千年古镇地标设施或宣传墙。这批老地名成为可见可摸的城市永久记忆。
(二)复活使用。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有些老地名逐渐消亡,十分可惜。我们在地名规划时,抢救使用当地老地名,用于新建、改扩建道路、桥梁,以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如在城东干道、城西干道快速改扩建时,新命名“虎踞路”、“龙蟠路”,有意从地名的视角形成“虎踞龙蟠”形胜之势。在过江通道命名中,传承使用“大胜关”、“龙江关”等命名大桥,充分体现南京江河形胜之利。
(三)展览推介。利用南京市非遗展馆面向广大民众公开展览地名书画、摄影作品;通过流动地名展板,进入广场、社区、学校,介绍地名文化、推广地名故事;通过南京市的“市民学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学生业余课堂等平台讲授老地名的来历、含义及背后的故事,传播地名文化。
(四)宣传引领。南京青奥会期间,我们编写中、英、法三种文字的《南京十佳老地名》宣传手册,向世界各国青少年推广南京老地名。以记实的手法,拍摄五集《南京地名文化》系列纪录片《印记·南京》,系统展现地名文化韵味。编纂有《故都印记》《地名掌故》《南京老地名》等系列地名科普丛书。2019年,南京市民政局组织编撰的《中国·南京地名非遗保护》(中英文双语版)在第31届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交流,受到中外专家好评。
三、打造本土地名城市名片的思考与建议——以服务于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
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地名中有历史、有文脉、有记忆、有乡愁、有梦想,是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接地气的文化。保护老地名是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推动城市“软更新”的重要抓手,也是凝聚市民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纽带,更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火如荼、形势喜人,如何从地名文化的视角助力自贸港整体文体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值得研究,也更值得期待。我结合多年从事地名文化建设的经历,谈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挖掘地名资源,筑牢保护传承的根基
一是开展地名资源调查。通过深入挖掘、细致调查,把当地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当地历史文脉的地名资源摸清楚、统计好,形成一本总账。
二是组织地名研究论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论证,把地名的来历含义释义好、论证好,把地名背后的故事讲好、讲出水平。
三是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在调查统计、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向社会公开发布,让人们从地名的视角了解和认识海口。
其次,结合城市建设,加强本土品位地名命名
一是在新生地名命名中充分使用当地历史文化、有传承价值的老地名。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命名使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在命名工作中,要按照“新老一体,尊重历史,注重内涵,彰显特色”的原则,注重把握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充分挖掘使用当地的老地名和结合区域功能的地名采词,既充分彰显地域特色,又积极体现海口新时代风范。
二是在城市更新中把老地名的保护传承融入历史街巷,留住乡愁记忆。老地名的挂牌立碑需要实际的费用,在各地压缩工作经费的情况下,将老地名的保护传承纳入城市更新规划,做好更新保护相融合的文章,是最实际、最有效的办法。
三是在城市道路改扩建中把握好时机,统筹做好老地名的复活使用。借助城市拆迁改造、道路改扩建设时机,做好老地名取舍整合的文章,命好一条大道,将会宣传一片、影响一方、带动一个板块。
第三,设置保护碑牌,打造本土地名保护名片
一是有重点的打造名片,以点带面。结合城市一些重点地段、重要窗口的打造,将当地极具文化价值、体现当地历史文脉的老地名予以重点保护设置,配以来历含义的简要说明,让人们通过地名及其背后的故事,进一步认识和热爱这座城市。
二是有特色的营造环境,由线到面。结合乡村著名行动、乡村休闲旅游等,有选择地把当地的老地名展现出来,融合到人们的休闲之旅,让人们在休闲的过程中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打造一批体现“海风南韵”特色、匹配“海滨城市”“文明椰城”发展、自贸港建设的精品力作。
三是有力度的拓展扩面,形成聚集效应。就是说,结合城市更新、公园广场的改造或新建,有意将一批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老地名融入其中,集中力量打造地名文化广场、地名文化公园,使地名文化家喻户晓,增进人们的家乡情感和认同。
第四,加强宣传推介,深化本土地名文化传播
一是借力专家团队的智慧。老地名的挖掘调查、研究释义既有专业、更具历史和文化,没有相应专家团队的力量,是很难高质量完成的。
二是发挥志愿团队的力量。社会上有不少地名爱好者,因为爱好,就爱研究,因为深入,地名的来历含义才挖掘的更充分,尤其是对有争议的,通过反复论证,形成相对的统一认识或普遍的认同。同时,地名志愿团队也是宣传传播地名文化的有生力量。
三是开发地名文创产品。如通过拍摄地名文化宣传片、地名微视频,编纂适合社会传播的地名文化图书,制作地名文化地图册,利用茶杯、雨伞、帐篷等,宣传地名文化,讲好海口故事,使人们从地名的视角广泛了解和认识地名背后的海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成就一方文化。地名作为一个城市或一方地域的历史载体、文化标志和风俗符号,是一个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更是展现一个城市特质和一方水土的标志。海南、海口地名有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从地名的视角有效并有力传播之,促进自贸港整体文化建设,必将会让人们更具体、更接地气的了解海南、海口,增进人们对海南、海口的认识和向往。
在地名文化建设征途上,愿古都“南京”与自贸港“海口”,比翼齐飞,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