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港东段地貌变迁概述》考辨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1-25 阅读:807 次
来源:
伊洛
笔者所著摄影图文集《覆沧溟》中,有关于沈家门港地貌变迁史的文本和手绘示意图。为求印证,笔者一直在查阅同类地情文章。今见《渔港东段地貌变迁概述》(以下称原文)一文,收录于《普陀文史资料第一辑:中国渔港沈家门》一书中,作者留正铨(以下称作者)。原文回顾历史,讨论了宋元至今沈家门渔港的岸线位置,并配以手绘示意图。本文首先择要引述文章原文,然后对作者提出的明代岸线和清朝前期(清朝建立至康熙年间)岸线位置加以考辨,最后提出笔者的观点。
一、原文引述及作者观点
作者区分的第一个时间段是宋元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展复定海县。首先,宋朝的情况引用北宋宣和五年(1123),使者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南宋史浩《留题宝陀禅寺碑碣》载文并浙江省图书馆藏《宝庆图》(1225-1227)记载,说沈家门地貌那时尚未形成港地,还处于渔村时期。然后是明朝,原文为:“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朝廷颁旨设立沈家门水寨,并引用清光绪《重修富都乡鼓吹里马鸣隍庙功德碑》:‘嘉靖二十七年(1548)司湾塘成,千户聚居多业渔航’,是为有记载的第一条海塘,塘外是海域。”
据此,作者在手绘示意图中描出了1548年前的天然海岸线和1548年筑司湾塘后的岸线,从所绘海塘位置看,作者认为古代司湾塘西起宫墩(今戚家湾西侧山咀),东至今沈家门一小(龙眼山西坡下),基本是沿着今东海中路和东海东路绘制的。
第二个时间段是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展复定海县,开始大规模筑造海塘围地直至1709年。原文为:“据清光绪《定海厅志·名宦》记载:‘缪燧在康熙三十四年任定海知县,筑塘碶百余处,增田数万亩’。把西起东港浦东至天打岩的旧塘规顺筑成‘万丈塘’。据康熙《定海县志》记载有关沈家门的几条海塘:1、墩头塘,西起天打岩,东至伏虎山,长783丈,旁有小碶;2、西横塘,长190丈;3、东横塘,长255丈,均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县知事缪燧发银修建,有碶闸。里人建缪公生祠于宫墩以祀,其下为缪公塘;4、荷叶湾塘,长240丈。”
据此,作者在手绘示意图中描出了第二条虚线,即1709年岸线。对于这条岸线的位置,作者写了依据,原文为:“1、墩头塘,长783丈,相当于2610米的长度,现在是宽阔的兴建路;2、西横塘,长190丈,即630米,与现在街名西大路的长度不符,据研究分析,应是西横塘连接缪家塘的长度;3、东横塘,长255丈,即850米,应是今东大街连接新街的长度。东大街距离现在岸线平均86米;4、荷叶湾,是指羊府道头里碶闸至鸿兴道头里山咀碶闸那段,即现在的荷外里街,西段距离现在的岸线62米,东段距离现岸线70米。”
原文第三个时间段是1709-2005年,作者绘制出第三条海岸线(2005年岸线)。这条当代岸线不在本文考辨范围内,故不引述。
《渔港东段地貌变迁概述》示意图
二、考辨
在作者以上观点基础上,笔者试对其手绘示意图和结论进行推敲。首先亦是第一个时间段,宋元至清初。根据清康熙《定海县志》(以下称康熙《志》)「县境图·舵岙图」,该图左上角绘有一钳形小山谷,山谷两侧都还各有一山谷,且各有一海塘,左侧海塘标有司湾碶,右侧海塘内标有营房。因此比较明确的是,钳形小山谷就是今戚家湾,左侧山谷即今泗湾(泗湾为司湾之误),右侧山谷即教场,是为今东海中路东段和教北路之间的谷地。从图上看,清前期司湾塘不仅没有围入戚家湾,其西端甚至没有到达泗湾西侧山咀头,显然,作者示意图中绘制的明代司湾塘范围过于靠外。我们不能过于乐观估计明朝时的围垦区域。清前期复垦,多为重新修复明代海塘,因此,这条明代司湾塘(也即清前期司湾塘)更正确的位置,应在今北安路东段附近。
国际海运学院研究员孙峰教授在《群岛探津:舟山地名与海丝文化》一书中提到:“在民国十三年(1924),戚家湾口开凿神功池(习称大井潭)时,出土过船板、铁锚及桅杆,证实明清以前戚家湾、外泗湾一带都濒临海滨。古时沈家门几乎没有平地,军民皆依山而居。宝陀巡检司的大约位置在今青龙山与宫墩之间的海湾处,最有可能在今泗湾路南端的山脚下,因为那里依山傍水,有一条小溪流经,可以解决巡检司百余弓兵的生活用水需要。且该地山势平缓,可以建立‘司城’”。孙教授文中的“今泗湾路南端”在今北安公园,比较接近笔者判断;“一条小溪”就是康熙《志》「县境图·舵岙图」中历司湾碶注海的那条河。
其次分析第二个时间段,1688-1709年清朝前期大规模筑塘后形成的区域。笔者查阅资料的结果,发现作者据以判定康熙时期海塘位置的数据均与清光绪《定海厅志》(以下称光绪《志》)「舆地庄图·舵岙庄图」和1991年版《普陀县志》(以下称91版《县志》)第八编「水利围垦」第三章第一节「海塘」所载吻合,而且91版《县志》海塘列表写明其均为“清末海塘”。再查康熙《志》「田赋·塘碶」,沈家门范围内亦仅提到司湾塘。因此,作者将清末海塘位置情况附会至康熙时期,是不严谨的。我们应该以康熙《志》「县境图·舵岙图」为基础在示意图上进行标示为妥。
那么再次回到康熙《志》「县境图·舵岙图」,按照图中所绘,当时西横塘的位置没有那么靠外,不可能是今西大街(西起兴建路,东至中大街),而是仅在教场外,最远不会越过今东海中路东段。笔者所绘之示意图此间也有误,误将西横塘画在戚家湾外,但由于《覆沧溟》已经出版,故无法修改,在此特作说明。
在康熙《志》「县境图·舵岙图」中,五雷峰下小蒲湾无塘碶,从大蒲湾开始往西一直到石龙潭都有塘,翟岙无塘,再往西是平阳浦,过浦已到芦花岙地界。从图上看,这些海塘均仅建在滨海沙砾滩外围附近而已(因为所绘塘线两端都是海滩两侧山咀),至多南到今东海中路,天打岩下的墩头塘亦不可能南达兴建路。此塘线外推至兴建路,东至伏虎山,已是清晚期,即91版《县志》所述并光绪《志》所绘之状态。
至于荷叶湾塘,按照康熙《志》「县境图·舵岙图」,清前期是没有海塘的,笔者《覆沧溟》示意图亦不标示,而作者将“羊府道头里碶闸至鸿兴道头里山咀碶闸那段,即现在的荷外里街”作为清前期岸线,同样不妥,这应该是清晚期之状态。
《覆沧溟》示意图
三、结语
以上分析,指出了作者观点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未比对康熙《志》中的记载,便把光绪《志》中记载的地情数据附会至康熙《志》。
舟山建制历史上废复无常,每次海禁都会弃地徙民,宋元海塘筑成后废于明初,明中晚期海塘筑成后又为清顺治所废。因此,笔者个人认为,清康熙年间的舟山陆域,大致就是过去所有朝代的最大陆域。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海塘已经远离山麓,就把光绪《志》陆域附会到康熙时,得出康熙时陆域已经外扩的结论。更符合实情的是,舟山各处沿海地区,在康熙年间维持着古代样貌,即平地逼仄。是有清一代,特别是康乾盛世后期开始的围垦,使得海岸线以比较快的速度外推。
康熙《志》创稿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成书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第二年缪燧就病逝了。此时,他修复舟山原有海塘的计划仍然没有完成。康熙《志》「田赋·塘碶」中提到舟山本岛上8条未筑海塘,全部都是仍待修复的宋元明三代海塘。康熙《志》编纂时间虽然长达十几年,但作为官修志书,应会及时修正期间的地情变化。可以认为,是志所载基本上代表了康乾盛世前半期舟山本岛海塘筑造的情况,那时海岸线的位置,也能由此得到一些基本的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和笔者在判断每个时期塘线(即岸线)位置时,均没有明确的依据(比如文物遗存或口述历史),因此,笔者的考辩,仅是推敲各自依据文本所作判断的合理性。笔者在比对过程中,亦发现《覆沧溟》示意图也有一处错误。同时,限于笔者水平,接触到的材料也极为有限,以上考辨难免还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