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422米的老街,很多舟山人都去哄过热闹!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3-14 阅读:784 次
来源:舟山发布
王建富
定海繁华的东、西、中大街
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同样,在普陀沈家门
也有着同样名字,历史悠久的老街!
沈家门中大街
位于沈家门街区中部,南起滨港路,北接文军弄,长422米,因旧时是沈家门街区集市中心而得名。
依托天然的港湾资源、优越的位置
和周围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
沈家门渔港唐宋时期已形成
并成为中日、中韩“海上丝绸之路”上的
避风、锚泊、休憩和补给港
关于沈家门渔港的最早文字记载,出自于由北宋宣和年间出使高丽使团的随员徐竞撰写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该书“卷第三十四”记载:“二十五日丁丑辰刻,四山雾合西风作,张篷委虵曲折,随风之势,其行甚迟。舟人谓之拒风。巳刻雾散,出浮稀头、白峰、窄额门、石狮颜,而后至沈家门抛泊。其门山与蛟门相类,而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尚属昌国县。”
宋元两代,沈家门港都是中日、中韩海上贸易线路的重要节点。明洪武十九年(1387)海禁以后,沈家门港是海上勘合贸易的中继站,常受倭寇和海盗袭扰。洪武二十一年(1388)朝廷在舟山沿海设6隘、3寨、28烽堠,以水寨游兵制度,构建海岛防线。其中,于沈家门港北岸设立了沈家门水寨和沈家门烽堠。明清两代,沈家门港也是浙江水军出海巡洋的首发港。
舟山展复之后,每逢鱼汛,浙江、福建等地渔民云集沈家门避风、补给、过鲜,沈家门港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渔港集市。清末到民国年间,每年有十多万渔民于汛期齐集沈家门港,桅樯林立,鱼山虾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岛渔港景观,沈家门港成为全国最大的渔港。
中大街因港而兴
沈家门渔港的集市初形成于海边地带,因港而兴。
康熙四十八年(1709)定海县第三任县令缪燧先后修筑了东横塘(起自青龙山,终至宫墩山,当时称为司湾塘)和西横塘(从东横塘到伏虎山),海边的集市遂沿海塘展开,并沿海塘至村岙的道路延伸,而这条道路,因市而兴,逐渐建造了商铺,形成了中大街。再后来,海塘外推,海塘内的平地也随着集市的发展建成为街区,东横塘和西横塘变成了市肆骈列的商业街。
至清同治、光绪年间,沈家门已商贸繁华,形成了“沈家门镇”地名。1918年,沈家门户籍人口增至1.3万人。1932年设立了现代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建制镇,成为了东南沿海渔民的主要集聚之地。1946年,仅鱼行、鱼厂和鱼栈就达300余家,流动人口最多时达10余万人,产生了“东西两横塘,大街一直上”的繁华街市之说,沈家门因此被誉称为“活水码头”和“小上海”。
从沈家门开埠以来,中大街聚集了市井百态和各类商贸业态。中大街两侧原多为两层的传统木结构砖瓦建筑,一楼经商,二楼住人,屋后作坊,街上人流随渔船而来,又随渔船而走。渔船归来,商贩走卒齐聚海滨,议价过鲜,打磅称重,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大人和小孩也从房前屋后钻出,纷纷走向港边海口迎接亲人,分享丰收的快乐,此时也是各类商铺最为繁忙的时候。
上世纪70年代开始
古老的中大街悄悄地融进了
现代生活元素
街上开设了当地:
➣最大的家电市场——五金交电公司
➣最大的饭店——东港饭店
➣最大的猪肉供应点——副食品公司
➣最大的药店——医药公司门市部
➣两大照相馆——红旗照相馆和光华照相馆
……
中大街上都有过…
中大街的南口,与滨港路相接
西侧是搬运站,东侧是东港饭店
是沈家门码头搬运工工作的地方,解放初这一带曾经设有“中国搬运工会沈家门筹委会”。旧社会,搬运工人“舱板墩分铜钿”,辛辛苦苦赚小铜钿,解放后搬运站收益好了,为解决员工子女的生活问题,搬运站还有专门为员工服务的理发室,旗下还有托儿所、幼儿园、交通饭店、招待所和副食品厂等单位。后来,沈家门港口监督也曾设立于搬运站楼上。
分上下两层,是当时沈家门最大的饭店。很多搬运工人都是东港饭店的老顾客,那时候吃饭要粮票。很多工人没有粮票,就每人备一个铝制饭盒子早上出门带一点米,中午让饭店代蒸,点一两个小菜,或来一碗黄酒,细斟慢酌地吃个半天。
搬运站后面是五金交电公司。改革开放初期,结婚讲究“三转带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那个时期的这些“奢侈品”有的还是要凭票供应,独家垄断的五金交电公司很吃香。再后来,黑白电视机等家电逐渐走进百姓家庭,像金星、飞跃、凯歌等上海产的名牌电视机,几乎一上柜台就被抢购一空。一些家里买不起电视机的孩童,就只能到商店里去蹭看电视,那些个留在柜台里的黑白电视机很多是匈牙利产的,进口货价格高,质量还不好,沈家门人门槛精,不上当,只相信上海产。
五金公司的北面就是西大街。穿过西大街,就是医药公司。医药公司的斜对面,曾有令人难忘的“老虎灶”和布店。沈家门中大街宋家弄口的老虎灶,是旧时专卖开水的店铺,一直营业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铺子内有很大的铁锅与炉灶,店堂里终年水汽腾腾。每天拎上暖水瓶到老虎灶花1分钱打一瓶开水是许多沈家门人童年的必修之课。
从布店迈过东大街,过百货公司、红旗照相馆和冷饮店,就到“泰生横头”了。“泰生横头”可能就是“滩横头”的谐音雅化,因原是海边的小山嘴而得名。“泰生横头”地处宫墩山麓,明清时期就已成为渔船、商船的靠泊地,是沈家门最早的一处闹市区。也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往西就是通往小菜场以及宫墩、教场方向的同济路和宫下路,是从周边乡下到港口的必经之路,行人如织。旧时,这附近有染布店、大饼店,照相馆、理发店等店铺。到了金秋十月,“泰生横头”街头有三四个糖炒栗子铺,香气四溢。
过了“泰生横头”,往北的路通向沈家门剧院,以前不甚宽敞的街道在十多年前经过改造拉直,造起了烟草大厦、中国银行等高楼,附近还有肯德基、手机大卖场等。
中大街北段西侧有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老街通往宫墩(现称为缪家塘路),老街现仍较完好地保留了三幢传统商铺的风貌。坐落在缪家塘路40号的普陀博物馆于2002年开馆,展示了普陀区域文化及渔都风情风貌,系由旧时黄泉源商行改造而成。
黄泉源商行建于1942年,由当时经营沈家门最大渔行的黄德财四兄弟出资兴建。据说,该宅系购置镇海小港镇的一座古宅拆建而来,以姓氏命名商号为“黄泉源”,以四兄弟所拥有的四个“德”字命名宅名为“四德新邨”。黄泉源商行为四合院式双层木结构楼房,雕刻精美,做工考究,具有晚清建筑风格。
中大街160号陈家老屋也是沈家门渔港硕果仅存的少数具有文物价值的传统建筑之一。陈氏祖先曾经营陈顺兴渔栈,为当时沈家门最大的渔栈之一,在当地颇有名气。陈家老屋建于1918年是沈家门现存最早的大宅院,也是沈家门当时渔港繁华的见证。该屋仿福建民宅而建,其木材均购自福建,花岗岩地面石料则取自于朱家尖岛。现存正屋五间,占地面积40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