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56854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论坛> 学术探讨

驿传制度:老地名的用字与古代交通以江苏老地名为例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3-27 阅读:3009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 

吴汉江 


中国古代的交通,分为水路和陆路。水路主要是排、船等,而陆路主要是步行、马及马车等。江苏经济发达,与其自古以来的良好交通有很大关系。而驿传就是古代交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中国古代政府设置的一种供一定品级的官吏往来,以及传递诏令文书的人夫车马食宿等用的交通组织。

驿传制度始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已建立完善了驿传制度,有邮、亭、驿、置、传舍等设施。秦汉时,是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宋代,采用的是邮铺来传递文书;到了元代,发展成为系统的急递铺制度;明清仍沿用铺的名称。到了19世纪末,随着铁路、公路的建设,西方现代的邮政也进入我国,铺递驿站被废除了,而铺递制度也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驿传制度并没有完全被人们所遗忘。现在,从老地名的用字中,我们仍可目睹沧桑岁月中留下的一点点印痕。这里,我们以江苏老地名为例来讨论。

老地名是指历史悠久、具有文化内涵或纪念意义的相延习用的地名。江苏老地名,大多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今天,这些被称为“活化石”的老地名,已成为我们用心来传承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可以说,江苏老地名的用字,与古代驿传制度的关系十分密切。据考察,这些驿传用字,主要有:驿、亭、邮、铺(堡)、墩等。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语料来源主要是:江苏省各级行政区划的名称,《江苏省地名录》及《江苏省XX市(县)地名录》(共76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等。

一 驿

驿,也即古代的驿站,是古时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等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简单地说,用马传送就称“驿”。江苏老地名中,不少就带有“驿”字。例如:

贺家驿村:属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因姓氏及曾经设有古驿站而得名。

驿城村:属徐州市铜山区铜山镇。因驿站得名。

盂城驿在高邮市区南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被誉为中国邮驿的“活化石”。

以上老地名中,很好地保留了“驿”字,真实地记录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不过,有些老地名尽管是因驿得名,但由于地名的不断衍变,“驿”字最终失落了,这与汉语地名多为三音节的强势驱动有一定关系,故今天的语词中,就没能体现出来。例如:

东葛村:属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洪武十三年,此处建东葛驿,村以此得名。——后“驿”字失落。

五牧村属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因五牧驿得名。古代无锡地区驿站之一,驿道沿着大运河塘岸,宽阔平坦,可容五马并驰,因而得名。——后“驿”字失落。

利国村属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唐代叫秋丘,明代永乐年间改名为利国驿,后作为村名。一一后“驿”字失落。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老地名中尽管不带“驿”字,但与驿站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因“驿”及其相关事物而得名的。例如;

走马村:属盐城市建湖县颜单镇,驻地走马沟。古时是淮安府到盐城的驿站,马路边有条长沟,称走马沟。——因驿马得名。

马棚镇:属扬州市高邮市,驻地马棚湾。传为秦时所设驿站,有棚栓马,地处运河大拐弯处,故名。——因马棚得名。

当然,有些老地名早就存在,也不是因“驿”得名。只是此地后来置了“驿”,故与“驿”也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

界首镇:属扬州市高邮市,因位于高邮、宝应两县交界处得名。明初置界首驿及巡检司,嘉靖《惟扬志》名界首镇市。——后来置驿。

宜陵镇:属扬州市江都市,驻地宜陵,汉代有东陵之称。据传,隋炀帝葬宜妃于此,遂改名宜陵。宋设宜陵驿。——后来置驿。

二 亭

亭,也即驿亭,是驿站所设的供行旅止息的处所。古时驿传有亭,故称驿亭、邮事。江苏老地名中,以亭为名的如:

望亭镇:属苏州市相城区。相传,三国东吴设御亭,隋设驿站,唐常州刺史李袭誉改望亭。镇以亭名。

前亭村:属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古时,此处有驿亭,该村在亭南,故名前亭。

屹亭街道:属无锡市宜兴市。驻地屹亭桥。屹亭,为古驿道亭,因位于屹山之西得名,桥以亭名,镇以桥名。

横塘驿亭:位于苏州市虎丘区恒通街道胥江彩云桥畔。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为古时传递公文、邮件中途休息处。

三 邮

邮,也即驿站,是古时设在沿途,供出巡的官员、传送文书的小吏和旅客歇宿的馆舍。古时,马传曰置,步传曰邮。以邮为名的江苏老地名,不是很多。例如:

高邮市:属扬州市。西汉置高邮县(即今高邮市),属广陵国。因县治地势高亢,秦于此置邮亭,故名。

邮堂村:属无锡市宜兴市徐舍镇,因邮堂庙得名。邮堂庙,因古时设邮而得名,里面供奉“邮神”。

图片

四 铺

铺(pù),也即驿站。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驿传》写到:“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老地名中,叫铺的较多,也因此出现了“十里铺”的重名现象。江苏老地名中,带“铺”字的有不少。例如:

刁铺街道:属泰州市高港区刁铺街道。驻地刁家铺,明设驿铺,旧有刁姓摆渡,称刁家渡铺。今简称刁铺。

十里铺村:属徐州市沛县胡寨镇。古时为驿站,是县城通往徐州的第一站,离县城十里。明朝洪武年间,王姓人在驿站旁边居住,逐渐形成村庄,故名十里铺。

十里铺村:属泰州市海陵区京泰路街道。以驻地十里铺得名。古为驿站,东距泰州约十华里,故名。

马铺村:属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明清时,此处为急送公文的铺所,故名。

麒麟铺社区:属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古为急送公文铺所,铺前有宋武帝初宁陵石麒麟和天禄各一只,故名麒麟铺。

西八里铺居委会:属扬州市邢江区瓜洲镇。因八里铺得名,在伊娄河西,故称西八里铺。

东八里铺居委会:属扬州市维扬区八里镇。驻地东八里铺。相传,此地距原瓜洲城四里铺八里,又处古运河东岸,故名东八里铺。

当然,有些老地名中并未出现“铺”字,这是由于地名演变过程中,受词长区间所限而缩略了:它们曾经就是以“铺”来命名的。例如:

璜土镇:属无锡市江阴市。宋、元时,为江阴西路“急递铺”,名黄土铺;清代,名黄土市,后雅为璜土。——后“铺”字失落。

黄钟村:属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驻地黄钟铺。明嘉靖年间,黄、钟二姓从安徽徽州迁此,取名黄钟,清代于此设一铺,故名。——后“铺”字失落。

塘西村:属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驻地塘西铺。村位于马塘西南,清朝在此设过邮递铺,故名。——后“铺”字失落。

九里村:属常州市武进区奔牛镇。驻地九里铺。九里铺。古时,这里设有急递铺,俗称九里铺。——后“铺字失落。

双牌石集镇居委会:属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驻地双牌石。原名双牌铺,曾设有急递铺。——后“铺”字失落。

邰村村:属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古称邰村铺。现称邰村村。——后“铺”字失落。

值得注意的是,地名中“铺”(pù)字,也有衍变:有的地区,会写作“堡”(pù)、“甫”(fǔ)、“埔”(pǔ)等。请看:

二堡居委会:属徐州市铜山区铜山镇。明朝时,跑马送信10里为一堡,此处正好20里,故取名二堡。

四堡居委会:属徐州市铜山区三堡镇。明朝时,跑马送信,10里为一堡,5里为一墩,此处为40里,故名四堡。

三堡村:属徐州市铜山区三堡镇。明朝时,跑马送信,10里为一堡,徐州到此正好30里,故名三堡。

甫头村:属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旧时驿站称铺,南塘曾设有南塘铺,村位于其头,故名。

毛公埔村:属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原作毛公铺。传古时有谓毛公公者,具异术,村以人名,明清时设毛公铺(邮递铺),沿用至今。后写作毛公埔。

五 墩

墩,也即高墩。古时筑高墩,并在其上建驿站。明朝时,跑马送信,10里为一堡,5里为一墩。江苏老地名中,以墩为名的如:

毛许墩:属南京市六合区龙池街道毛许社区。清初,此地筑土墩为驿站,太平天国时,浙江绍兴毛、许二姓迁此,故名毛许墩。

古墩村:属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传隋朝南北驿道经此设站,筑土墩,故名。

四合墩社区:属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原为古驿站,名四号墩,后谐音为今名。



来源:《江苏地方志》2015年第3期

选稿:耿   曈

编辑:王玉凤

校对:郑雨晴

审订:刘   言

责编:计梦菲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