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619835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趣谈

炎陵地名由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5-24 阅读:418 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开栏语】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是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即日起,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株洲市炎陵县,原名酃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94年以境内有名胜炎帝陵更名炎陵县。”2009年《湖南地名志》及其它地志、史料,皆从此说。

酃县得名,历有三说:一说明嘉靖《衡州府志》谓“取古酃县(汉酃县)为名。”二说清乾隆《酃县志》谓:县城有酃泉,因而得名。三说因酃湖得名。三说之中,何者为准,至今仍有争论。

然而,明嘉靖《衡州府志》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共和国《酃县志·隶属》:“宋嘉定四年(1211),湖南安抚使曹彦约平定黑风洞(今桂东县境)农民起义后,为加强对边远山区的控制,上奏朝廷,析茶陵军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以汉酃县(注:境域在今衡南县境和珠晖区一带,珠晖区酃湖乡有古城遗址)之名名之,仍隶茶陵军,县治设霞阳镇。”省、市有关地志,也多从此说。酃县为移借地名。

俯瞰炎陵县城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始置汉酃县,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共和国《衡阳县志·沿革》载:衡阳县几经沿革演变,至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6),酃县(汉酃县)并入临蒸县,属湘东郡;蒸阳县并入重安县,属衡阳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并临蒸、重安、新城三县,始置衡阳县。”共和国《辞海》:古酃县“汉代县名,其地在今湖南衡阳县。”这说明汉酃县置县,有598年的历史。

汉酃县,何以名之?《后汉书·郡国志四》:“长沙郡酃县。”刘昭注:“《荆州记》云:‘有酃湖,周迥三里。取湖水为酒,酒极甘美。’”《水经注·耒水》云:“县东有酃湖可酿酒,故名。”又云“酃县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居民,彼人资以给酿酒甚美,谓之酃酒。岁常贡之。”《湘州记》亦有此类记载。因酃酒与醴酒(今醴陵市渌水流域所产美酒),世称酃渌酒。《晋书》:太康元年(280)五月“晋平吴”,其时醴陵、衡阳的县官们,分别进献酃酒与渌酒(醴酒),祀太庙,庆吉祥。这就是后世所称的“酃渌酒。”张载曾作《酃酒赋》。由此得知,汉酃县以“酃湖”得名,并产酃酒。

酃湖,又何以名之?应与“霝”和“邑”两字相关。

霝,字出甲骨文,字形从雨从三个口或两个口,字义指大雨点,会大雨之意。实为霖字本义;或象大冰雹之意。不过,综合《左传·隐公九年》《说文·雨部》《玉篇·雨部》《广韵·灰韵》高鸿晋《字例》诸说,我认为一是含有大雨中有冰雹之意;二是含有大雨中有雷电闪鸣之意。

邑,在甲骨文中,字形之上口,像城廓之形。据考古挖掘确证夏、商故城遗址多呈方形。甲骨文邑字,口字下面字形结构像人跪之形,故引申为人聚居之所。金文邑字形,皆像人聚居在方形或方圆形的城堡中的意思。《说文》:“邑,国也。从口从卩。”后人释其义,表示人所聚居之城邑,亦说为人名。后凡村、乡、县、国邑,皆可称邑。

综上所述,霝字可释义为:大雨中电光闪耀、雷声滚动,且有时裹着冰雹伴有雷鸣闪电之意。邑字可释为有人聚居的村、乡、县、国之都城之意。霝与邑相合为酃字。

白米下锅瀑布

然而,酃湖最早应为自然村邑地名,后经济发展、人口渐多形成区域地名,最后成为政区地名。《包山楚简》中有“靈昜”(霝易)之载。吴良宝在《战国楚简地名辑证》中认为:楚于战国已置“靈昜”(霝昜)县。据考位于今衡阳市以东,为楚之县邑。由此推断,战国中末之交,楚已置“靈昜”县;筑城后称“酃昜”。秦可能将酃昜县置为酃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酃县,因县邑驻“酃”或“酃昜(阳)”邑,故以此名县。从此酃县载入国史。

汉酃县置县后,至东晋太元二十年(396),并入临蒸县(今衡阳市衡阳县)。自此后,汉酃县国史无载。直到南宋嘉定四年(1211),析茶陵县“茶乡之尾”置酃县,酃县又复载于国史,但已是南宋另一县域,为移借地名。《大清一统志·衡州府》:“宋嘉定四年析置酃县,属茶陵军。元属衡州路,明属衡州府,本朝因之。”这时的酃县已与汉酃县,不可同语。

酃县设置时,为何借古酃县为名?史无记载。我认为主要有两种原因。

其一,借“古酃县”美名是主因。宋代王观国《学林新编·扬》:“古人建立州县,或由山名,或因水名,或因事迹而为之名。非此三者,而以意创立,则取美名。”汉酃县得名自《水经注》定论后,加之“酃酒”常贡太庙,由此可谓美名传天下。故酃县设置时,便以汉酃县为名,“则取美名。”

其二、平衡折衷的产物。据宋《舆地纪胜·卷63》记载:茶陵军境划分为西阳、睦亲、茶陵、衷鹄、康乐、霞阳、常平7个乡和永安(今高陇)、茶陵(今城关)、霞阳(今酃县城关)、船场(未考)4镇。因酃县是划“茶乡之尾”康乐、霞阳、常平三乡域为县域,境内无名山名水,有炎帝陵又怕犯讳,取其中任何一乡为县名,都不妥。朝廷只好听从曹彦约的建议:“以汉酃县之名名之”。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对的,致使酃县立县后,历经773年的历史,未改县名。

1994年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的依据,有如下几种:

炎帝陵大殿

一是炎帝陵墓,在西汉前就葬在今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晋代《帝王世纪》有炎帝“葬长沙”的记载。宋代《路史》明指“炎帝神农氏都于陈,盖宇长沙,是为长沙(湖南),崩葬长沙茶乡之尾……”二是历为国祭名胜。共和国《酃县志·炎帝陵》载:宋代规定炎帝陵三岁一祀。元、明、清,都有朝廷大型祭祀。其中明代有史可查者15次;清代大祭,有史可查者38次。三是顺从民意。据《史记》等典籍载:相传炎帝神农氏功绩至伟:一曰制耒耜教民耕稼;二曰尝百草开医药先河;三曰立集市首辟市场;四曰治麻教民着衣帛;五曰作琴以乐百姓;六曰剡木为弓威天下;七是治陶器改善民生等等。对于这样一位中华民族始祖人物,无论官方、民间皆极为崇拜。共和国中央政府顺从民意,便有改名之举。四是将始祖皇陵改为县名,在民国时已有先例。在封建专制时代,清代前因避讳无一县因皇陵而得名。

辛亥革命后,帝制推翻,民国始立,地名命名,也无避忌。民国33年(1944)4月,因轩辕帝黄帝陵所在,遂将汉为翟道县,后秦设置的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共和国1994年4月,因炎帝陵寝所在,遂将南宋嘉定四年(1211),设置的湖南酃县,改为炎陵县。这深得中华民族子孙的拥戴。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刘韵霞 张咪 颜青 文学容 周凯清 曹利 胡莘笛

责编:颜青

一审:颜青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