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619837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趣谈

荷塘地名由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6-05 阅读:355 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荷塘,古名荷塘、亦名荷塘铺。政区地名东区、荷塘区。

《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第一卷》载:1969年7月,设立东区(注:应是筹建,县级)1997年5月置荷塘区,以境内荷塘铺而得名,区治晏家湾。

荷塘铺,源自境内自古有聚落地名荷塘。

十里荷塘。杨淑如 摄

荷塘。荷,字出《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晋代张华《荷》:“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其本义指荷,夏季开淡红或白色花。藕、藕节、叶、叶柄、莲蕊、莲房、莲子皆可入食药。

塘,首见载于《国语·周语下》:“陂塘污庳,以钟其美。”《后汉书·许杨传》:“杨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余里,数年乃立。”《七国考·楚食货》:“孙叔敖为楚相,截汝坟之水,作塘以溉田,民获其利。”古文中圆的叫池,方的叫塘,俗称池塘。

文昌阁。胡子平 摄

《株洲市东区志·大事记》:“春秋(公元前约552~480年),楚国贤人老莱子隐居于宋家桥(古名图良塅)。”战国时,今荷塘区境域属南楚,境内已开始植莲,居民“饭稻羹鱼。”三国时,境域属建宁县。其时,境内已有村落散居,其中于今荷塘区政府附近一村落,在一处池塘内,遍植荷花,故名荷塘;又传今境内荷塘铺小学近处,有一数十亩荷花池塘。春夏时,荷花争艳,清香四溢,故名荷塘。

荷塘铺,最早应是指官方递铺。铺,《现代汉语词典》释为“驿站”或“商店”。旧时除官方邮政外,一般称有旅店、饭店、商店的地方为“铺”。荷塘铺之“铺”,最早指的是递铺。后因地处交通要径,经济发展、人口渐聚,便形成集市集镇。

荷塘区仙庾镇桃花岛。曾石祥 摄

湘东邮驿,始设于何时,待考。唐代茶陵有“代为传舍”的记载。“传舍”应是指邮驿。共和国《茶陵县志·交通》:“北宋时期,境内即有驿道。”茶陵秦代置县后,多属长沙郡。由此推测,湘东邮驿,有文字记载的至少设置于唐代,甚至更早。有关史料记:邮驿之设,始于商周,兴于秦、汉。唐代盛极一时,全国有1600多处,几乎逢县必设。宋代,荷塘区境内可能设递铺,名荷塘铺。清光绪《湖南通志》,已录荷塘铺地名。清光绪《湘潭县志》记有:荷塘、新造、石牛等30个驿铺。可见清代荷塘铺,是湘东诸县经湘潭县白关铺、荷塘铺,入长沙县龙头铺之中心递铺。

荷塘铺集镇。因地当要道,又历为递铺,明清时有小村街,当无疑。共和国《株洲区东区志》载一首民谣曰:“有钱莫买荷塘铺,年年都有粮子过”(粮子:旧称当兵吃粮之人)。清末民初,有老街长约250米,宽约4米,麻石街面,两旁有小木板瓦房、门面店铺,多旅舍、饮食店,设墟场,习称“荷塘铺店”。清光绪《湘潭县志》已录其名。

仙庾岭

晏家湾,在京广铁路以东,与荷塘铺毗邻。历为荷塘区(原东区)区治驻地。明洪武年间,晏姓迁此定居得名。2008年街区呈“十”字形,人口聚集。附近有众多机关、工厂、商贸中心、超市、酒店等。四周高楼林立,居民聚居。株洲市汽车中心站驻近,交通繁忙。1969年筹建株洲市东区,东区党政机关驻此后,渐成株洲市东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聚集中心。

东区,政区地名。东,在甲骨文中,字形象实物囊中括其两端之形,后引伸为“东方”之东,古人以面对太阳出来的方向为东。区,古今文中多指“区域”的意思,后引申为行政区划单位。株洲市东区,即指株洲市所辖东向一县级区划单位,因区治位于市治之东,故名。1970年7月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株洲市东区(县级)。1997年8月1日,株洲市撤东、南、北、郊四区,依次设立荷塘、芦淞、石峰、天元四区。荷塘区,以境内荷塘铺而得名。区治仍驻晏家湾。此后,东区地名,文字不载,仅口传至今。

荷塘区仙庾镇婆仙岭百草冲水库。龚志文 摄

荷塘铺境域,上古属三苗国地。殷商属扬越长沙方国之域。西周沿袭之。春秋为扬越人族居之地。春秋中期渐成楚人势力范围。战国中期属楚洞庭郡(亦云楚苍梧郡)之域。秦置长沙郡长沙县(亦云湘县),境内属长沙县之地。西汉为长沙国临湘县地。东汉为长沙郡临湘县地。东汉建安二十年七月间(214-215),三国吴主孙权置建宁县,今荷塘区(原长沙县龙头铺公社于1965年划入株洲县,1984年划入株洲市郊区)历属之。隋开皇九年(589),废茶陵、攸水、阴山、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后复原建置。唐天宝八年(749),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后历属之。明时属湘潭县一都,清时属三都。清末曾一度属株洲抚民府(又称株洲厅),民国初又属湘潭县东一区,民国末属株洲区、株洲镇。

红旗广场

《株洲市志》(第一册)载: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6月6日湘潭县株洲镇改设株洲市(县级)。1954年3月今荷塘区境域属株洲市郊北区等地域。后区划累变。1959年,分属荷塘铺、田心两区。1969年筹建株洲市东区(县级)。《株洲市东区志》载:1970年7月8日,成立株洲市东区(县级)。1997年8月1日株洲市撤东、南、北、郊四区,依次设立荷塘、芦淞、石峰、天元四区。荷塘区,以境内荷塘铺而得名,仍治荷塘铺晏家湾。

荷塘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东部,京广铁路线以东,浙赣铁路线两侧。北望武汉,南瞰广州,东接赣、浙、沪,西通云、贵、川,誉为株洲市东大门,是长株潭金三角中心环之一,为株洲市次中心区。

株洲硬质合金公司

境内有老莱子墓,其清乾隆时所立残存墓碑,现迁入境内仙庾岭风景区仙庾寺内。另有宋家桥古桥遗迹。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株洲601硬质合金厂、国家级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园、中南现代物流城,均驻境内。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张咪 刘韵霞  颜青 文学容  周凯清 熊骁(实习生)

本期特别鸣谢荷塘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