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6198400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趣谈

芦淞地名由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6-19 阅读:250 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芦淞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区,湘江东岸,京广铁路两侧。古有“南北通衢”“江南要冲”之称。现为株洲市经济、交通、商贸、文化中心,是株洲市的窗口、门户。

神农公园

芦淞,古名槠洲、建宁,又名株洲(均见《株洲地名源流考》)。政区名南区、芦淞区。

芦淞。芦淞区由原株洲市南区改称,以芦淞路得名。芦,俗称芦苇,雅称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传》:“蒹,薕。”《疏》:“郭璞曰:蒹似萑而细,高数尺,芦,苇也。”毛苌《诗疏》云:“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大概春秋时多称萑苇,秦汉时始称芦,东汉时则多称芦苇。至唐宋时,芦苇为文人雅士称颂,多写入诗文中。

淞,《集韵·钟韵》:“淞,江名,在吴郡。”清代魏源《皇朝经世文编五例》:“桑、漳筑堤而谓宜去堤,吴淞建闸而谓宜去闸。”现通称吴淞江谓之淞,亦称苏州河。《中国历史地图册》载:西汉时已称南江。三国吴已称松江。三国《国语·越语注》《后汉书·左慈传》:“所少吴淞江鲈鱼耳。”《陈书·侯瑱传》:“与(侯)景战于吴淞江。”吴淞江称名于东汉末三国初,是可信的。

钟鼓岭夜市

芦淞路,得名于民国26年(1937)。

卢,古通芦,取自于卢沟桥事变。 淞,取自于淞沪(上海别称)抗战。芦淞路得名,与以上事关民族存亡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民国21年(1932)1月28日,日本军侵占上海。其时驻防上海一带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下,奋起抗战。但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派代表与日本举行谈判。5月5日签订《上海停战及日方撤军协定》,(又称《淞沪停战协议》),规定双方自签字日起停战,并划上海为非武装区,中国不得在上海至苏州、昆山一带地区驻军,而日军可以在这些地方驻军。

《株洲市南区志》载:芦淞路,西起沿江南路,东至桠枝塘,全长2982米。原为民国26年(1937)十一兵工厂所建,是通往湘江边的一条简易公路。公路建成后,组织修桥的工厂厂长庄权,有感于“七·七”卢沟桥事变和第二次淞沪战争(抗战)爆发,感触良多,遂将此简易公路,命名为芦淞路,以纪念抗击日军入侵中国。为寄寓地名。当年国民政府官方文书上,录为芦淞路。民国35年(1946),株洲街道图上,已标志芦淞路、芦淞桥。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湖南省株洲市南区》、2004年《株洲市地名志》、2009年《湖南地名志》,均录此芦淞路地名。

芦淞通用机场

槠洲,以境内岗地盛长槠树,濒湘江有沙洲而得名;亦或以上、下大沙洲上,遍生槠树而得名,后聚落以此为名。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七月,为三国吴建宁县治驻地。

芦淞区实为株洲市发祥地。

三国吴时,境内湘江之西岸属湘南县,属三国蜀国境地;东岸今芦淞区属东吴孙权吴境地。设建宁县,县治首治今株洲市荷塘区石子湖公园,次迁今株洲市渌口区淦田镇淦田社区,三迁今株洲市芦淞区解放街、南湖塘一带。《株洲南区志》载:隋开皇九年(589)废建宁县入湘潭县,武德四年(621)又复之。后政区累调,归属随更。唐天宝八年(749),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其中湘江之东岸小部分地域,划入醴陵县。自此后,今株洲属湘潭县境。清末一度称为株洲厅。今芦淞区境均属之。

分袂亭。湖南日报记者 颜青 摄

民国初,又属湘潭县。今芦淞区境大部分属之。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属湘潭县株洲镇;镇治驻地集镇面积约0.5平方公里,人口约7264人(不含农村人口)。株洲镇辖一至四街居委会、田心塅、董家塅、石子头3乡,其中一至四街居委会、董家塅乡属今芦淞区境。

1951年6月,株洲镇升格为株洲市(县级),属长沙专区。1953年4月,株洲市改为省辖县级市。1955年3月株洲市设辖建宁街道办事处。1956年4月,株洲市升格为地级市。1957年9月,建宁街道办事处改称市区街道办事处。1958年9月,境内又改为市区人民公社、董家塅人民公社。1969年7月,原株洲市城市5区,划为南区、北区、东区,8月皆行使区(县)革命委员会职权。1970年8月1日,株洲市区设置为南区、北区、东区、郊区。1997年8月1日,株洲市撤东、南、北、郊四区,改设辖荷塘、芦淞、石峰、天元四区。南区改置芦淞区。

文化园

南区。南,字出甲骨文,示意南方或南土。《诗经·小雅·何人斯》:“胡不自北?胡不自南?”《左传·成公九年》:“使与之琴,操南音。”杜预注:“南音,楚音。”《玉篇·市部》:“南,方名。”古人常面向日出,以右手方向为南。

区,源出战国《书·康浩》:“用肇造成我区夏。”《史记》《天工开物》及其它典籍中,多有记载。《玉篇》:“区,域也。”古今文中本义是指“区域”的意思。后多引伸为行政区划单位。

山河星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株洲市南区,即指株洲市区南向一个县级区划单位(政区)。因区治位于市治之南,故名。《株洲地名志》载:1969年以中心、董家塅二区(乡镇级),合并为株洲市南区。1997年,从原北区划入贺家土街道办事处,纳入原郊区建宁、曲尺、五里墩三乡,划出文化路、东湖两居委会入荷塘区,组建成现制株洲市芦淞区;区治驻芦淞路。2009年迁驻株(洲)渌(口)大道古大桥。自此后株洲市南区地名,渐成历史记忆。

大京风景区。马春华 摄

境内有战国古墓10余座。有608所为主导的机械制造、湖大集团为主导的食品加工、湘龙服饰为主导的芦淞服饰专业市场等三大产业群。有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南方航空技术学院(北院)等高校。有槠洲古镇、资福寺、鲁班殿、分袂亭、徐家桥、大胜岭等遗址遗迹。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张咪 刘韵霞  颜青 文学容  周凯清 熊骁(实习生)

本期特别鸣谢芦淞区委宣传部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