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57476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趣谈

浏阳地名由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9-04 阅读:722 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魏郦道元《水经注》:“浏水出县东江州豫章县首裨山导源西北流,经其县南,县凭溪以即名也。又西北注于临湘县也。西入于湘。”自此后,国史、地皆以此为据,言浏阳因县治处浏水北岸而得名。

浏阳,又名刘阳得名皆与浏水(浏江浏阳)有历史依源。

东汉末桑钦《水经》“浏水出临湘县东南浏阳县,西北过其县东北与涝水合。”东汉永和五年 (140)在荆州刺史部官方地图表上已标注“浏水之名。这应是这一自然水系的最早得名。浏《说文》“浏,清流兒。”《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汉语大字典》载:本义指河流深而清澈的状貌。后引伸为河流名称,亦特指湖南省浏阳县浏阳河。

浏,具体得名于何时,实难稽考。不过,也非无踪可寻。新石器时代古越人大量散居在今湘东浏水、渌水、攸水、流域,这在《史记·楚世家《战国策·秦策三》后汉书·南蛮列传》等史籍中,多有记载。春秋中期以后,楚人才沿沅、湘溯流而上,深入湖南境内,逐渐成为南楚主体民族,但越人亦占相当大的势力。春秋末,楚人己深入今长沙境内。《湖南日报》202435日记者谭登报道:长沙望城区王家洲遗址,发现春秋中晚期有较大聚邑;望城团头湖周边青草湖遗址群内,发现等级较高聚落,可能为战国时期长沙城外一处等级较高的中心聚落。之后,古越人逐渐退出湖南境地。今浏阳市县城附近樟树潭和大围山白沙乡廖家煅,发掘了龙山文化遗址。从出土文物看,在距今约 4000-4500 年,这一带聚居百越族村落。据株洲市文物考古队发掘的遗址和文物判识,新石器时期末,湘水、渌水、 攸水、水等河流两岸,开始出现少量印纹硬陶。这是百越文化的标志。商至西春秋中期以前,印纹硬陶文化,已成湘东地区的主导性文化;之后,楚文化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战国中期用“吴起变法”(386-381),先后在今湖南境内首洞庭苍梧、后置黔中郡、巫郡,标志楚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株洲市文物名胜志》载:战国中后期株洲境内百越文化逐渐式微春秋中期至战国末一部分越人迁居他乡,一部分越人逐渐楚化,但仍存独特的百越文化。

地名,是随着人群的居住、生产、生活交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因地因物因事因人等而取名,是一种普遍生成的事实。约在战国中后期,越人的一支翻越吴楚边界的幕阜山九岭山沿浏水上源大溪水流域,渐次族居开发。因山地纵横,谷交错,河溪斜列,森林茂密大溪河水深流缓,清澈见底,越人便称之为“浏”,后聚落以此名。

越人有民族语言,但无文字,采华夏语或楚语记事录史但也涉及越语底色读音。如越人称“盐”为“余”,故越地多“余”地名。杭州古称余杭,说明其时多产盐。湘东地区昌(水)、浏、漉(渌)、攸、溶、等诸河流名称,应是越人口语相传的地名。“浏”之地名,可能为越人取名。楚人族居开发此地后,楚人用(源自华夏语)《汉书·地理志》之前,即秦汉间,浏水北岸聚落一大村邑,故名浏阳。得名当在东汉郑玄(127-200)《尔雅》成书之时。

时,浏阳聚落邑,非县邑。西汉初改长沙县(亦云)为临湘县(今长沙市可能为临湘县一乡邑,名浏邑。但目前未见文字记载,需进一步考证东汉末《水经》中,才始见浏阳县名。至《水经注》才明确县因水而名。其后,浏水、浏阳县,名传全国郡、县。唐《元和郡县志》谓潭州浏阳县“因县南浏阳水为名”此后,浏阳以浏水名县,似乎已成定论。

然而,《三国志·卷五十四》:建安十四年(209),“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阳之名,始见于史籍。清光绪《浏阳乡士志》:置县“必始于是时。”以后《晋书》《南齐书》等史籍中,皆有刘阳县记载。刘阳为建安十四(209)置县,可以确定。

自《三国志》列刘阳县名,至《南齐书·卷五十·幸臣传》:升明初(约 477-478),临海人吕文显“封刘阳县男。”再到南朝齐建武四年(497), 改刘阳县为浏阳县,属湘州长沙郡约长达 288年间,皆名刘阳。因此之故,浏阳县(今浏阳市)究竟是以“浏水”名县还是以“刘”名县,值得进一步探讨。

《广雅·释器》:“刘刀也。”《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营。”。孔传:“刘,钺属。”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刘,盖今镵斧。”《曲园杂纂》也认为:刘为刘字本义,盖兵器也。指水名,亦指氏。《通志·氏族略三》:“刘氏,祁姓。 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裔孙刘氏”显然,依“刘”字本义,释“刘”之地名,难以说通。刘阳之“刘”,应是以姓氏名地。《水经注·》在阐述此条“刘水”地名时,认为刘“水出半石东山,西北流经刘聚,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周畿内刘子国,故谓之刘涧。”郦道元肯定“刘水”地名,源于姓氏。

刘阳得名,应以刘氏聚落名地,并非以浏水名地,为汉景帝时长沙定王刘发所置族邑。史籍虽无明载,但实有可能。

汉高祖刘邦,改秦长沙郡为长沙国改附廓县长沙县(亦云湘县)为临湘县今长沙市)汉景帝时,封子刘发为长沙王。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注:长沙定王发其母为唐姬,原为程姬侍女,后因故“及生子,因命曰发。孝景前二年(前 158)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为首发动“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刘发认定效忠朝廷的时机到了,便选取临湘县东向刘邑为军事据为朝廷平“七国之乱,制造箭镞等武器,以忠皇室。

,《史记》[集解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长沙定王刘发,略施小计得添三郡。这当然决非实情,是汉景帝为奖励刘发平定“七国叛乱”制造武器(箭镞)之功,便借故封三郡。这种可能性极大。

长沙定王刘发在今浏阳县既末封候又末置县,必有深因。据江西省《安福丛录》载:公元 56年,长沙定王子裔安成侯国撤销复为县计214年,湘东数县,先后封侯者有长沙王子刘安成侯(今江西省福安县前129),刘福为容陵侯(今安仁县、攸县小部分前129), 刘则为攸舆侯(今攸县,前125),刘欣为荼(茶)陵侯(今茶陵县、炎陵县,前125) 。唯独今浏阳市,既不置县,又未封侯。其主因皆可探讨,但最有可能是其时刘邑为长沙定王族裔之封地,位在诸侯之上。因是乡邑之封,又属军事要地故不记于史籍当然个中原委只有景帝父子得知。

其四,刘姓族今浏阳“刘邑”,其地望应在今浏阳市官渡镇。《湖湘地名纪事•浏阳市》(第3卷)载:2002年当地出土文物考证,春秋战国时,境内居住着相当级别的贵族,又有战国、汉、三国、魏晋等年代的古墓10多座,出土不少文物。两汉时这儿四周环山,有大溪水(浏阳河上游)流经,物产富足,人口聚居,水陆交通便捷。至三国吴孙权置刘阳县时,“浏”之谐音去三点水,以刘阳邑为名,以示对刘氏宗室的尊重,也为拉袭刘氏皇家宗室势力,扩允自己势力,谋取天下。这是极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扬越人聚落邑,应以浏水名邑;作为长沙王封国族邑,当以长沙王刘氏称名;作为三国初置刘阳县,以长沙王封国“刘阳邑”称名。当然,以上是否为史实,有待于先秦两汉文献及岀土文物去证实。

共和国《浏阳县志》载:浏阳后,县名不改,县域略调,归属随历朝政区调整而随属。隋开皇九年(589) ,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大业三年( 607 )废浏阳县入长沙县。唐景龙二年(708),复置浏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 )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县。自此后,县境始定民国时期政区多调,县名不改,归属频更。新中国成立后,初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68年属湘潭地区。1983年属长沙市。1993年撤县改市,由长沙市代管。

山丘盆地交错。气候温湿,河溪众多。主产稻、薯、油菜籽、棉花、烟草,多产竹木,生态环境优良。茶叶、金橘为优质名产。大围山相思鸟为名贵观赏鸟。矿产有煤、铁、铅、锌、钨等。水陆交通便捷。工业以轻工产品为多,尤以鞭炮烟花、皮革服装、食品产业著名。浏阳豆豉、花炮为传统特产。菊花石雕为著名手工艺。纪念地有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和谭嗣同祠、墓。名胜古迹有浏阳文庙、石霜寺、道吾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樟树潭遗址。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张咪 刘韵霞 杨子情

本期特别鸣谢浏阳市委宣传部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