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7357308 位访问者
;
当前位置:首页> 地名文化> 地名故事

湘乡地名由来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11-07 阅读:169 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者按

  中国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一种用于识别、命名和交往的独特文化。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彭雪开教授,有“当代徐霞客”之誉,现任中国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是原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首席专家。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联合湖南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开设“彭雪开谈地名”专栏,畅谈“中国政区地名由来”系列话题,敬请关注。


  湘乡地域,上古属三苗国地,《禹贡》称夏属荆州之域。商属荆蛮之地,多为祝融部落、三苗部落、越人部落后裔所居。俞传超《寻找楚文化渊源的新线索》考定:周初至春秋中期,为扬越人部落所居,这已为地下出土文物证实。

  春秋初中期以后,楚人逐渐沿湘、资、沅、澧水,进入今湖南境内。战国中期,楚人深入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在交通节点或建立军邑或建立聚落邑。《史记·吴起列传》《后汉书·南蛮传》载:约在楚悼王时,以吴起为相变法(前386-前381年)图强,“南平百越,北并陈、蔡。”于今湖南境内置洞庭郡、苍梧郡。《战国策·楚策一》载:约在楚威王时(前339-前329年),又置楚黔中郡、巫郡。楚黔中郡治今沅陵县城西二十里。今湘乡地域首属楚洞庭郡,后属黔中郡。这是楚秦争战时,秦强楚弱,政区骤变所致。

  湘乡,作为地域地名,何以名之?

  湘,古今文中皆指河流专称。按《说文》释义:即古指湘水(湘江),最早见载于《山海经·中次十二经》。从《鄂君舟节》铭文中,可看出楚“湘”字,从水从相。从水,其字形表示河流从南到北流之状貌;从相,即楚、越人用双眼察看森林树木。我在《湘江地名源流考》中考定: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楚康王十二年(前548),被楚文王灭国的罗子国后裔,被迫迁驻今湖南平江县罗水流域,筑城族居,允其复国为楚附庸,仍称罗子国。其间,罗子国军政长官,很可能依楚令尹子木之令,与活动于湘江流域中下游之楚人、扬越人,依扬越人读音及湘水神之传说,以及湘水流向之地貌,将《诗经·采萍》中“湘”字,假借为河流专称,命为“湘”,湘水由此得名。

  乡,县以下行政单位。历代乡域各异。《周礼·地官·大司徒》《论语·雍也》,皆有相关记载。《汉书·食货志》:“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由此观之,秦汉之后乡为县以下行政单位无疑。

  湘乡,意为湘水岸那片地域。明《郡县释名·湖广卷下》:湘乡县“以在湘水之乡,故名。”此说甚合上述“湘乡”释义。

  战国未楚置湘乡县,皆有依据。

  其一,据《左传·庄公十八年》追记:楚武王五十年(前691),楚国灭权国置为县。春秋中期前段,楚庄王(公元前613-591)大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中强国后,遂向东南向拓展国土。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载:楚国开拓周边疆土,每灭一侯国,必置为郡、县。李玉洁《楚国史》载:春秋时据考楚灭国为县有20个。其时置郡,因面积较大,地处边远,地广人稀,其地位反而比县低。至战国中后期,才形成郡辖数县的格局。战国时,秦国、楚国置县已相当普遍。《史记·张仪列传》:秦国为了赎回张仪,愿“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史记·春申君列传》:“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可见战国后期,楚国置县相当广泛密集。由此推之,战国中末之交楚置洞庭郡时,今湘乡市已设置为湘乡县。

  其二,出土文物有证。楚湘乡县治在今湘乡市区三眼井一带。湖南《红网》官网2015年1月21日报道:今湘乡三眼井(市区)发现战国楚国楚简700枚。经专家认定:三眼井遗址为楚国晚期(前250)湘乡县邑。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张春龙研究员认为:现场勘查并结合历年考古发现和研究此三眼井遗址,东北3000米是牛形山战国古墓群,而相对应的楚国城邑则一直未被发现。现在可以肯定:三眼井一带即是楚国县邑所在。另据《包山楚简》中有“酃昜”地名。经学者考证:地处今湖南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一带,当为楚战国末酃昜县邑。由此可见,楚在战国中末之交,在今湖南境内,已置县邑、军邑。这与楚国吴起变法(前386-前381年),密切相关。秦沿袭楚制,置县肯定多于两汉官方史载。

  秦置长沙郡,史载有长沙、湘南、连道等12县。《汉书·卷十五下·王子侯表三》:“湘乡侯昌,长沙王子,建平四年五月丙午封,十一年免。” 《元和郡县志·江南道五·湘乡县》:“本汉湘南县之湘乡也,后汉立为县,属零陵郡。”清同治《湘乡县志》:“汉王子侯表,哀帝建平四年(前3)封长沙王子昌为湘乡侯,湘乡之名,益始于此。”由以上国史、地方志所载,作为乡级区划地名,始于汉高祖五年(前202);作为县侯国之名,始于汉哀帝建平四年(前3)。史载秦灭楚置长沙郡时,并末置湘乡县。这值得商榷。

  秦置湘乡县,可能性很大。

  其一,秦置湘乡县有其历史渊源。《史记·楚世家》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王翦平定江南置会稽郡。次年(前221),秦始皇灭楚置秦洞庭郡,郡治长沙;又置秦苍梧郡,郡治待考,可能在今湖南永州苍梧山腹地九疑山一带。秦长沙郡治长沙县城,遭楚人反叛。秦屠毁长沙城,旋撤秦洞庭郡为黔中郡(秦灭楚撤楚巫、黔中郡为秦黔中郡)。楚黔中郡治,据考在今湖南沅陵县城西20里窑头古城遗址 。秦置苍梧郡,郡治待考(有学者认为苍梧郡治长沙,因史料缺乏,存疑)。后因秦黔中郡境域过大,不便管理,《湘川记》云:“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乡地区置长沙郡……。”秦又置湘南县,县治今湖南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秦苍梧郡攸县利乡,也发生暴乱,反秦;秦旋撤苍梧郡攸县为乡域,属阴山县辖。我在《秦置攸县及时间考》有考述。这应是两汉后国史、地方志有先秦黔中郡、长沙郡见载,末见洞庭郡、苍梧郡之郡名及攸县之载的根本原因。

  其二,秦置湘乡县又撤湘乡县属湘南县,应与秦置攸县又撤其为乡域相似。据洪猛、王菁《岱子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文化归属及相关问题浅析》,潘茂辉、曹伟《湖南春秋晚期越楚墓葬辨说》,黎克明《湘潭地域变迁史》等文章考述,可以初步推定:湘乡地域在旧石器时代有人类生活;新石器时代初,沿涟水、湘江流域有古人类村落。新石器初中期,这里是南北、东西文化剧烈交汇碰撞之地。商周之交,商人、苗蛮后裔及扬越人诸种文化,在此交汇消长。春秋楚人势力渐入。春秋中晚期为楚人势力范围。出土文物证实:战国未楚已置湘乡县。秦初沿袭楚制,仍置湘乡县,治今湘乡市城区;后遭湘乡县楚人反叛,撤秦湘乡县属秦湘南县。《读史方舆纪要》:“连道城,县西北六十里。汉县,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或曰故城,亦谓之龙城。唐初,曾移湘乡县治龙城,即此。寻还旧治。”“旧治”,亦当含楚置湘乡县治之意。

  西汉建平四年(前3),哀帝刘欣封长沙王子刘昌为“湘乡侯”,实以楚之湘乡县得名。因楚人历有崇左尚赤拜东向,不忘宗祖之习,恢复“湘乡”之名,是这一习俗之体现。两宋之交王观国《学林新编》认为:西汉封国之名与古县名相同,原因是“古之封爵,多取县名。”汉武帝刘彻封长沙王子刘则为攸舆侯,亦属此例。

  史载西汉初今湘乡市境属湘南县乡域之地;后属“湘乡侯”国地。东汉复置湘乡县,属零陵郡,治今湘乡市城区。三国吴属衡阳郡,吴主孙亮太平二年至两晋时,郡治今湘乡市城区。自先秦得名后,县名不改。隋唐之后,县域一并,县治两迁,县域微调,归属随郡、州、路、府、道等更易而属之。1949年10月属益阳专区,后随政区频调而归属。1984年属湘潭市。1986年撤县设市,由湘潭市代管。

  境内地处湘中丘陵中部偏北。气候温湿,河溪纵横。涟水纳西阳江、石狮江曲流全境。涟水两岸多河谷平原。水陆交通便捷。农业产稻、棉花、大豆、油菜籽、花生、茶叶、柑橘、苎麻、黄花菜等。副业多猪、鱼。特产有草席。林产多松、杉、竹、茅、杂。矿产有石膏、磷、锰砂、钾长石、高岭土等。工业有冶金、建材、新能源材料、精细化工、电力、电子、机械、纺织、造纸、印刷、食品加工等。“湘乡烘糕”食品省内闻名。古迹有岱子坪遗址,闻名省内外。纪念地有毛泽东母校东山书院、陈赓大将故居、谭政大将故居、李卓然故居、黄公略故居等。有曾国藩生平研究馆。古迹有文庙、伏虎井、褚公祠、观音阁、状元塔、宋窑遗址等。

  出品/湖南日报社株洲分社 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新湖南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策划/周小雷 罗咸辉 廖义刚

  执行/张  咪 刘韵霞 龙子怡

  本期特别鸣谢湘乡市委宣传部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