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集书会上的“地名好品”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2-12 阅读:221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周冉冉
“胡集书会八百年,孙子故里竞丝弦;说演弹唱和谐曲,万家灯火不夜天。”随着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一句铿锵有力的念词,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胡集书会热闹开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胡集书会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中国曲艺界的“活化石”。山东琴书、西河大鼓、苏州评弹,评书、相声、快板……来自天南海北的曲艺艺人齐聚一堂,以精湛技艺演绎经典,现场汇成“曲山艺海”。81岁的刘兰芳登台开讲评书《岳飞传》,让前来赶会听书的观众大饱耳福、掌声雷动。
书会现场的黄河大集上,多种多样的“地名好品”展销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古声今韵与乡村地名碰撞出别样火花。武定府酱菜酱香扑鼻、乔庄熏鸽金灿油亮、惠民泥塑生动可爱、清河镇木版年画栩栩如生……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将一个个摊位挤得满满当当,品尝、欣赏、选购,大家感受着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惠民县是孙子故里,我想用泥塑这种艺术手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胡冬梅是惠民县孙武街道办事处民政办主任,同时也是惠民胡氏泥塑第四代传承人,她创作的孙子兵法、黄河习俗、老渤海精神等一系列地名文化泥塑作品,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
“地名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惠民县民政局局长景乐军介绍,“惠民县紧抓以乡村地名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借助胡集书会百年传承的文化品牌,推广地名文化产品。”
据景乐军介绍,今年,惠民县将推出4期地名好品评选,并进行大力推广。1月份已评出第一期饮食类地名好品,武定府酱菜、姜楼西瓜等上榜。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文创类、非遗类、工业品类等地名好品,为乡村振兴添一份文化力量。
据悉,2月9日至10日,由山东省民政厅主办的乡村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座谈会也在惠民县举办,全省各地地名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分享数字地名发展情况、推介特色地名好品、观摩地名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和保护乡村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