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8111756
位访问者
;
首页
基本情况
机构概况
地名书画研究院
法规文件
国家级地名法规
国家级地名规范
国家级地名文件
省级地名法规
省级地名规范
省级地名文件
市级地名法规
市级地名规范
市级地名文件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地名二普
地名文化
地名杂志
地名摄影
地名诗词
地名书画
地名故事
地名趣谈
地名文苑
地名书籍
地名楹联
地名掌故
地名人物
地名论坛
城市地名
学术探讨
工作研究
传承保护
地名自学
专家团队
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
地名学及地名管理咨询中心
地名二普成果应用研究中心
地名文化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名论坛
地名规划在中国的兴起与普及
时间:2021-02-07 浏览:1091 次
来源:地名笔谈2012年8月,由相关单位代表9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巡视员刘保全为团长、我为副团长,在美国纽约出席为期半个月的第十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所提交的中国地名规划建设、中国地名文化建设两个专题报告,前者由我(在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分管该项…
了解更多>>
古今重要历史地名辨析
时间:2021-02-05 浏览:1807 次
来源:地名世界一、古代都城的辨析1. 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初期建都阳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都城毫,毫在今河南郑州。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殷在今河南安阳。殷商末期,封王建行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公…
了解更多>>
语言学视角下的城市道路命名管窥 ——以青岛市内四区道路名称为例
时间:2021-02-04 浏览:1150 次
来源: 江西地名研究摘 要:道路名称虽然只是道路的代号,却和地名一样有其自己的命名规律。城市道路名称在命名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组合规律、语义要素及普遍命名规律。文章从语言学视角,以青岛市内四区的道路为例,分析这座城市的道路在命名过程中所反映的规律,并将结合全…
了解更多>>
为什么称江浙沪,而不是苏浙沪?
时间:2021-02-02 浏览:1282 次
来源: 地图帝说到我国的经济强省,自然少不了人称苏大强的江苏省(简称苏),散装的十三太保个个牛气冲天,都是全国百强市。江苏省南边的邻居浙江省(简称浙)同样是经济强省,而位于江苏省东南,浙江省东北的上海(简称沪或申)更不用说了,国家的经济中心,世界级大城市。关…
了解更多>>
济源、济宁、济南、济阳都和济水有关,济水到哪儿去了呢?
时间:2021-02-01 浏览:1500 次
来源:百度网说起山东的省会泉城济南,这座因泉水而闻名的网红城市,大家对于济南的泉水自然是津津乐道,而对于济南之名的由来或许没有太多的关注。济南的名字其实是来自“济水之南”,汉代时源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是贯穿济南而过的,在今济南主城区西北隔…
了解更多>>
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 ——基于“盗泉”地名历史记忆的考察
时间:2021-01-27 浏览:1069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摘要:自孔子不饮盗泉之水的传说产生后,历代文人儒士都将其视为修身养性的道德典故,盗泉则成为一种象征污浊、邪恶的符号,为君子所不齿。盗泉虽是微观地名,但历代地理志均对它青睐有加,盗泉也成为汇入泗水的一泓名泉。可在清代的地理志和地方志中,却出…
了解更多>>
陕北特色地名的文化内涵
时间:2021-01-26 浏览:3483 次
权伦陕北,地处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位,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这是一块储藏着丰富矿物的土地,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梁峁相嵌。陕北靠近内蒙古的市县,是汉蒙民族错居杂处的地区,大部分乡镇、村落、居民点…
了解更多>>
语言学视角下的城市道路命名管窥 ——以青岛市内四区道路名称为例
时间:2021-01-25 浏览:1077 次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摘 要:道路名称虽然只是道路的代号,却和地名一样有其自己的命名规律。城市道路名称在命名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组合规律、语义要素及普遍命名规律。文章从语言学视角,以青岛市内四区的道路为例,分析这座城市的道路在命名过程中所反映的规律,并将结合全国…
了解更多>>
老地名同样是文化遗产
时间:2021-01-22 浏览:1008 次
来源:地名世界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中国传统中,名字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标签,更蕴藏着深厚寓意。地名也是如此。一方地域、一个城市、一座古镇、一条胡同,地名里往往延续着历史的秘密。《禹贡》所列“九州”州名中,冀、兖、青、徐、扬、荆,至今仍为河北、山东、…
了解更多>>
文化基因视角下南京地名保护创新实践
时间:2021-01-19 浏览:1042 次
蒋蕴翔 地名有着重要的文化基因,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最接地气的文化。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重要指示,着眼于中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基因的传承,在“美丽古都,创…
了解更多>>
守护地名文化的基石——地名专用字
时间:2021-01-18 浏览:1394 次
来源:地名笔谈河北的“陉”“藁”,山西的“岢”“隰”,浙江的“鄞”“衢”,安徽的“歙”“黟”,河南的“渑”“陟”,湖南的“澧”“醴”……这些县级政区名称中颇为生僻的汉字,能有多少外地人识得、读得、讲得呢?殊不知,中华民族那深邃、博大的地名文化,正是植根于这…
了解更多>>
周恩来总理是如何关心地名工作的?
时间:2021-01-14 浏览:941 次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一直关心我国的地名工作,虽然他已离开我们近40多年了,但他对地名工作的关心,仍激励我们后人去努力工作。1951年,在周总理的主持下,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以及《关于更改地名的指示》。1964年,…
了解更多>>
地名普查后如何做好这三件事
时间:2021-01-13 浏览:1102 次
来源:地名笔谈2017年8月,据说是全国地名普查办公室推荐,《辽宁日报》记者王敏娜对我进行电话采访,话题是普查之后如何治理地名乱象、传承老地名与地名信息系统建设;随后,我的言论与当地实情相糅合,作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辽宁系列报道”分三期发表。今视国内地名工作进…
了解更多>>
中国地名中的社会与文化心理
时间:2021-01-06 浏览:1477 次
来源:地名世界地名作为命名活动的一种,指的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本文采用字频分析法,以字为基本单位,对地名命名过程中用字偏好进行分析,研究我国地名的命名特点及其中的社会与文化心理。本文所用地名资料,出自贾文毓等(2005)主…
了解更多>>
南京红色地名来了,看看在不在你家附近!
时间:2021-01-04 浏览:1065 次
来源:南京民政创新名城美丽古都近日,我市按照“首创性、引领性、地域性、影响力”的原则,研究遴选了22条南京红色地名。遴选出的22条南京红色地名,按照类别分为:革命遗址和纪念地类14条、革命事件类6条、革命人物类2条。这些红色地名,传承红色基因,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了解更多>>
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钱从哪来?如何盈利?
时间:2020-12-30 浏览:931 次
来源:中国网今年5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和相关部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落实落地。在建设体系框架清晰完整的情况下,文化大数据建设的资金从哪来,又该如何盈利成了摆在各部门和企…
了解更多>>
加快地名标准化建设 提升地名规范化水平
时间:2020-12-29 浏览:1228 次
来源:地名笔谈大力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对于正在开展的全国地名普查、保护地名文化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进一步规范地名常态化管理,提升地名规范化水平也具有重大意义。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当前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进一步增强对标准重要作用的认…
了解更多>>
加强区划地名管理服务 鼎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民政系统推进区划地名工作综述
时间:2020-12-28 浏览:934 次
来源:中国社会报区划地名工作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社会建设,关乎民生,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十三五”期间,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划地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抓好各…
了解更多>>
中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价值内涵何在?
时间:2020-12-25 浏览:986 次
来源:中国网地名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特殊记录与见证,也是世界文明史的记录与见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蕴含着多重价值内涵,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地名文化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文化归属、提升爱国热忱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话…
了解更多>>
强化政治责任 创新发展新时代地名科研工作
时间:2020-12-24 浏览:935 次
来源:地名世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地名研究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五中全会以来,地名研究所按照部…
了解更多>>
首页
上页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下页
尾页
;
—— 友情链接 ——
民政部网站
中国行政区划网
中国地名研究所
国家地名普查网
上海浦东新区地名网
济南地名网
沈阳区划地名网
郑州地名网
合肥区划网
杭州地名网
舟山地名网
苏州地名网
扬州地名网
地 址:南京市玄武区珠江路通贤桥6号(创业园)401室
邮政编码:210018
联系电话:(025)84811566、84825871
E-MAIL:njmzj@163.com
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工作群):458654456
版权所有 地名学会城市地名专业委员会
技术支持:速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号:
苏ICP备2023011537号-1